张天元 [公元1909年-1967年]

  • 张天元(1909-1967),湖北恩施县咸丰小村人,苗族,全县著名打猎能手。1956年和1958年,两度出席省劳模会,获得奖旗、奖章、奖品,省长张体学亲自为其佩戴奖章。 张天元世代狞猎,其父是神 手,传说可以隔屋打桐子(即一人隔着屋摔桐子,喊声摔,举 即中)。天元从小跟父赶山,学会打 、安套...[详细]

张廷桂 [公元1863年-1929年]

  • 张廷桂(1863-1929),字馨元,晚年号潜山。清代通州(今属北京)人,世居通州城南三垡乡(今永区店镇三垡村)。清末民初教育家。 清同治二年(1863)生。自幼聪慧,悟性强。8岁入私塾读书,14岁学完《诗经》、《尚书》、《经易》、《礼记》、《春秋》等五种儒家经书,且深通其义,其诗文颇有文采...[详细]

张廷瑞 [公元1901年-1940年]

  • 张廷瑞(1901~1940)化名张乃东、张之达,号云阶。涿县(今涿州)永乐村人。1920年夏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1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2月,保定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建立,他为领导成员。1923年由团转党,1924年5月至1925年春,任首届中共保定市委委员并任代理书记。1...[详细]

张桐 [公元1916年-1946年]

  • 张桐(1916~1946)又名张获。曲阳郎家庄村人。出身于地主兼陶瓷业主家庭。父亲张仲山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和正义感,曾保释被国民党当局关押的仁景树村共产党员王德润(王银科)。高小毕业后,王德润利用亲戚关系接近张桐,向他灌输革命道理,启发他的政治觉悟,并于1931年春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党后经...[详细]

张维 [公元1926年-1983年]

  • 张维(1926-1983),湖北新洲(今武汉市新洲区)人。 自幼喜爱体育活动。中学毕业后,报考国立武昌体育专科学校,1949年秋毕业,即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1951年作为湖北省足球运动员,到广州参加比赛;1955年,作为体育教师代表到北京参观学习;1956年作为省田径队教练到青岛参加全国...[详细]

张维藩 [公元1892年-1963年]

  • 张维藩(1892-1963),字介人,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少年时在家耕地、读私塾,及长進入保定陆军学校、北京青河陆军中学就读。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 民国元年(1912)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期。 1914年11月,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详细]

张维贤 [公元1905年-1977年]

  • 张维贤(1905-1977),新剧领导人。原名张乞食,笔名耐霜。台北市人。1921年台湾文化协会创立后,推动以艺术、音乐等为媒介的非武装抗日活动,一般有杰出表现者都受到各方支持,也有主动推行文化下乡活动者。1924年彰化人陈凸由厦门回台,曾参加话剧活动,大稻埕“摘星网球会”会员想结合对新剧有兴趣...[详细]

张文烶 [明]

  • 张文烶(tǐng),字彦彪,号湛生,明代通州人,自幼好学不倦,崇祯七年(1634)春,与其弟文辉共同赴京参加科考,双中进士。其初任山东益都(今县)知县。该县长久以来风俗不正,民多桀骜(jiéào)不驯,暴虐狡猾,难于治理。他到任后,调查访问,摸清实情,便依法制服豪强凶暴蛮横狡黠分子,尽力保护善良...[详细]

张文炳 [公元1887年-1912年]

  • 张文炳(1887-1912),字雅堂,原籍浙江,寄居北京,他在通州从军,并在通州参加辛亥革命运动而壮烈牺牲。他任驻通毅军-教习,受王治增影响而加入铁血会,转入共和会,再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通州分会副会长,为同盟会在通州南关毅军-联络员。他大力协助蔡德辰、王丕丞、王斌等深入毅军做推翻封建王朝的宣传...[详细]

张文伯 [公元1876年-1960年]

  • 张文伯(1876-1960),原名家驭,因得张巽汉印,遂改名巽,文伯为其字,号龙眼山人,葆静斋主人、青桐山馆主人、退翁。祖籍安徽桐城,1905年随父移居襄阳。 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仕宦世家。雍正元年(1723)进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张廷瑑后裔。其父张湘谷,历任咸宁、大冶、光化等县知...[详细]

张文德 [公元1901年-1937年]

  • 张文德(1901-1937) 大悟县宣化店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1933年任红九军二十五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政治委员。1937年3月牺牲于祁连山,时年36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同名人物:...[详细]

张文清 [公元1928年-1987年]

  • 张文清(1928-1987),祖籍河南,出生于淮北市烈山镇。幼时即在烈山煤矿附近的矸石山捡炭换钱补贴家庭。11岁时去蚌埠卖过油条,后又去江南铁矿当小工。民国29年(1940年)9月,经人介绍到淮南大通煤矿一号井当童工。因不堪折磨,一年后逃回家中。由于生计无着,民国31年3月又回到淮南。此后六七年...[详细]

张我军 [公元1902年-1955年]

  • 张我军(1902-1955),原名清荣,笔名一郎、忆、野马、M.S.、剑华、大胜、云逸、废兵、以斋、迷生、小生、四光、老童生等。台北板桥人,祖籍福建漳州南靖县。清光绪二十八年九月六日(1902年10月7日,日明治三十五年)生。板桥公学校毕业。少曾任学徒,业余努力自修。1921年服务于新高银行厦门...[详细]

张濂希 [公元1894年-1969年]

  • 张濂希(1894-1969),原名祖濂,字濂希,以字行,别号擘窠庐主,湖北荆州沙市人。著名书画家。 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自幼天资聪颖,小时入德馨私塾,受业于清末拔贡刘寿龄先生。壮岁从商,后专事书画。因精于书画金石考古之学,遐迩闻名。且交游广泛,影响深远。于书画教育贡献巨大。 自幼...[详细]

张锡珩 [公元1910年-1969年]

  • 张锡珩(1910-1969)曾用名张秉珩、张国钧。河北磁县人。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曾任山东芝罘陆军军官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党委武装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南郑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郑州地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详细]

张祥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

  • 张祥,男,汉族,1919年生,湖北省大悟县人,曾用名张焕模,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指挥系毕业,大校军衔。 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鄂豫皖苏维埃特务大队勤务员,红28军后方医院看...[详细]

张享德 [清][公元1834年-1888年]

  • 张享德(1834-1888年)字濂石,号重斋,别号亦元咸丰辛酉科拔贡生,栾城东街人。少时有神童之称,好书法,擅长篆籀,工汉隶。博学能文,精于考据学,尤精目录学。家有“从吾好斋”,藏书甚多。一生纂著甚富。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栾城县志》14卷;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唐县志》12卷;光...[详细]

张相尧

  • 张相尧,原居崇阳县,清道光末年(1850),迁居湖北咸宁汀泗桥彭碑畈。 弟兄4人无以为生,乃携四弟春恒去汉口,自己当码头工人,送其弟到沔阳沙湖在药铺当学徒。兄弟俩勤扒苦做,省吃俭用,数年后,在沙湖开张春林药铺,由春恒负责经营。 咸丰三年(1853),在汉口大夹街开设“万福顺”收货店,专做...[详细]

张显瑞 [公元1924年-1984年]

  • 张显瑞(1924-1984)北京市人。中共党员、青岛市人民武装部部长。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中,张显瑞参加了河北宛平县大合岭、昌平县锁门城、察南阳原县杨家坡、太原等战役及战斗。1956年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详细]

张孝栘 [公元1881年-1949年]

  • 张孝栘(1881-1949前后在世),字棣生,又号逖省。湖北省江夏县(武昌)人,一作鄂城东沟镇龙塘村人,书法家张裕钊之长孙。清朝及中华民国法学家、官员。 清光绪七年(1881)生。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归国后,历任京师法政学堂及京师法律学堂教席,修订法律馆纂修,-编查馆科员,清朝大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