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发(1912-1984),湖北襄阳人。20年代初,随父迁居铜陵县朱村乡。1953年参加工作,成为市消费合作社的正式职工。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车间副主任、市商业局革委会委员、市食品公司党委委员、商店主任等职。在近30年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几十年来,很少休过节、假日,为保证一些重要...[详细]
张开基(1914~1985),原名张启宗,河北蠡县蔺岗村人。父亲是农民。张开基在叔父资助下,到天津私立觉民中学、河北省法商学院附属高级中学读书。1934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法律系。1936年,他参加进步学生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参与校内外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张开基投笔从戎,入国民...[详细]
张兰国籍:加勒比岛国民族:汉出生地:湖北省孝感市出生日期:1958年4月7日职业:企业家毕业院校:北京工商大学;长江商学院主要成就:俏江南集团创始人代表作品:成立俏江南集团张兰算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海归派”,回国后,张兰即创立高端餐饮品牌“俏江南”,大获成功。她拥有17年的餐饮行业经营管理经验,...[详细]
张兰梅(1930~1983)女。望都小辛庄村人。幼失父母,七八岁时开始操持家务,17岁嫁到周庄村,夫家同样一贫如洗。战争年代,她经常帮助做交通员的丈夫传送文件,为干部站岗放哨、做军鞋、送军粮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她全家第一个加入本村互助组。1955年村里办高级社没有办公的地方,她主动让出自家的三...[详细]
张兰舟(1901-1941),名学贤,本县双堆区罗集乡梨园村人。为人忠厚,热爱乡里,群众对他有“正直士绅”的誉称。抗日战争前,任国民党地方保安队中队长。民国27年(1938年)地方沦陷,政局混乱,土匪蜂起,百姓生命财产毫无保障。张兰舟便把民众组织起来,看家护院,被群众推选为队长。为维护群众利益,...[详细]
张连泽(1917-1990),通县渠头乡小海子村人。家贫未人校门。15岁始做长工,后赴京谋生。194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47年为该村首任党支部书记,带领贫苦农民开展土地改革斗争,并以贩卖鸡蛋为掩护传递情报。1949年起,历任四区组织干事、五区民政助理、中共通县委员会组织部组织员、一区区委副书...[详细]
张李成(1842-1894),名达斌,别字炳南,台湾省台北木栅人。抗击法国侵略军英雄。 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生。性强毅,好武,有膂力,时与人角胜为乐。原为台湾老哥戏班伶人(演员),扮演角色多为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弱不禁风的女性形象。 光绪十年(1884)九月中旬,法国海军中将孤拔...[详细]
章林(1918-1987)湖北咸宁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秘书。1941年入延安大学学习。后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工作队副队长、八路军总部办公厅秘书、北安县公安局局长、海伦县县长。建国后,任黑龙江省商业厅副厅长、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和市长、黑龙江省建委主任、中共黑龙江省...[详细]
张林池(1911~2002)曾用名张冲。清苑东闾村人。1923年随父亲张培植到保定,入第二模范小学读书。1925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和同学们一起秘密阅读进步书刊。1929年考入河北大学预科班。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二年级时,父亲张培植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保定行营抓捕入...[详细]
张丽云(1908~1988)女。艺名筱桂花。容城东河村人。1921年在天津拜孙凤鸣(东发红)为师学习评剧,演青衣、花旦,20岁成名。20世纪30年代,与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一起被誉为评剧界“四大名旦”,成为评剧“奉天落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1931年前后,演出文东山编剧的《孟姜女》、《昭君出...[详细]
张陆崶(1801-1862),字佩巌,号韵泉,晚年号淡如居士,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5岁丧父,母亲系河南观察汉川人罗正墀之女,因而随之居外公家。10岁时所作诗文即晓畅大意,舅父非常喜爱他,在京师做官时把他带在身边,并请名师授读。清道光元年(1821)南归,以优等成绩入县学,十二年...[详细]
张禄增(1915~1991)蠡县大百尺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人民自卫军后方医院医生、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后方医院医生,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医生,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学校教员,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详细]
张茂渊(1901—1991),女,张爱玲的姑姑。大部分人对她的感受与了解都是来自张爱玲的作品,她清高智慧,张爱玲在她面前,也常常感觉到自己生活上的愚钝。张爱玲和张茂渊的合影,可以看出这个身材高大的女子,长相也还说得过去。她在张爱玲的身边,有着自己的职业,说着一些“冬之夜,视睡如归”的俏皮话。 ...[详细]
张梦侬(1896—1977) 字宏彪,汉川刘家隔张家垸人。1926年任刘隔乡农会主席。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离关系。梦侬家贫,15岁辍学从渔,自习塾师所赠≮经》等医籍。并将砖面磨光当纸,以水代墨写字,常学而忘捕鱼。1922年,得林世安指导针炙术,守《医宗金鉴?针炙...[详细]
张梦庚(1920~1994)定县(今定州)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8年到陕西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民族革命实验剧团,从事抗日救亡戏剧活动。1940年4月经中共地下党领导人介绍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先后任学院教务处干事、鲁艺平(京)剧团演员。1942年4月起历任延安平剧研究院...[详细]
张梦锡,字云生,自号破屋先生,明朝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明朝贡生,入太学。明末清兵南下,与董志宁、王家勤、华夏、陆宇火鼎、毛聚奎称“六狂生”,起兵抗清,驻鄞县大皎。...[详细]
张弥川(1900-1964),字伯泉。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 早年肄业于湖北省立第一中学。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东征等战役。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任职于总司令部征募处;旋任蒋介石侍从参谋。 1927年任金陵兵工厂政治部主任。1928年奉调武汉。1929年春...[详细]
张敏是河北定县(今定州)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宣传员、干事、分队长、连副政治指导员、参谋等职,参加了讨伐顽军、反“扫荡”、反“蚕食”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干事、大队总支书记、师直属队特派员、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广州...[详细]
张明远(1898~1973)易县南城司村人。自幼投师学医,学成后开药铺当医生。1941年在龙华县创办了医疗合作社,并担任了中西医药研究会主任。当时由于农村缺医少药,造成严重病灾,仅长岭一带5个村流行病患者就有2500多人,占总人口的50%。为了解除病患,他吸收股金作资金,办起了医疗合作社,并将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