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干臣(1905-1969),名朝相,本县五沟区童亭乡张糟坊人。童年入塾,读经诵诗,20岁即受聘为塾师。当时农村缺医少药,为解除病人苦痛,又弃教习医。他先从熟读《汤头歌》和《药性赋》入手,继而博览医学名著,精通脉理。30岁时,乡邻多来就医。 张干臣诊病仔细,用药慎重,凡经治疗,愈者居多。五沟...[详细]
张干民(1907——) 原中共鲁西县委书记、著名的阳谷坡里暴-动的主要组织者。 张干民,男,汉族,原名张存礼,现名赵文栋,临清县尖庄乡李圈(今属河北省临西县)人。1925年,在济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6年秋,受党组织派遣,...[详细]
张皋如(1878-1934),字穆熙,河北省盐山县大许孝子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的国文老师。在沧(州)盐(山)地区,与贾佩卿、李焕卿有“三大儒”之誉。 清光绪四年(1878)生。从小天资聪慧,颖悟过人。青年时应童子试考中秀才。 光绪三十一年(1905),离...[详细]
张根生(1923.03~2008.01),男,河北安平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第七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原书记,中共吉林省委原书记、吉林省原省长。中共第12届中央候补委员。 张根生1923年3月出生于河北安平...[详细]
张贯(生卒不详)蠡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中进士,授河南知县,从政慈祥简易,受到百姓的爱戴。后任至陕西按察司佥事,整军讲武,边境安然。弘治十一年(1498),哈密兵乱,张贯带兵讨平,被赐彩币。擢贵州按察使,因得罪宦官刘谨,改任参议。后起用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整饬边关武备,修城防,建墩堡...[详细]
张煦光(1895~1949)字润生。蠡县人。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工兵科学习。1920年直皖战争波及军校,收容在军校内的皖军第十五师哗变,将军校部分校舍烧毁,学校被迫停课。为早日复课,促使各界向北京政府施压,他身穿军校校服,在北京大街上拉洋车,引起新闻舆论界的注意和社会的广泛同情。保定陆军军官...[详细]
张广泉(1905-1994),北京市海淀镇人,祖籍山东。民间艺人。生前住海淀镇莺房胡同南口。张广泉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六(1905年9月4日)出生于一个民间音乐世家。从小跟从父、兄学艺,14岁时即搭班演出。年轻时曾向昌平关帝庙的裕丰和尚学习佛教音乐,并在骚子营、蓝靛厂地区的寺庙出家当和尚。193...[详细]
张桂良(1895~1953)艺名小莲花。安新北边吴村人。15岁时在其叔父成立的兴顺和老调班里为演员剃头,边在戏班剃头,边刻苦学戏。1918年秋随张洛耀戏班在北京大栅栏同乐园、三庆园戏院演出。因扮相倜傥、嗓音清婉圆润,深受观众喜爱。老调名旦小莲花的名字很快在北京叫响。 在三乐园戏院(今大众剧场...[详细]
张国荃:(1886-1916)会党首领,老河口起义发动者。原名国威,亦名东炳。原籍天门,后随父居汉川。1908年往武昌投军,先后入四十一标二营、马队等八标三营右队当兵。辛亥革命前,随队驻襄阳,加入以"反洋排满"为宗旨的江湖会。武昌起义胜利消息传到襄阳后,和同队李秀昂等发动会党,于1911年11月...[详细]
张国恩(1880-1940),亦名眉宣、梅先、梅轩。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杨二乡张家湾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创建武汉中共早期组织者之一,亦是第一个-组织的人。 清光绪六年(1889)生。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秀才,以乡塾糊口。 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详细]
张国藩(1905—1975) 安陆人。1930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1935年获美国及衣阿华大学工程博士。1935—1952年先后在北洋大学、南开大学等四校任教和系主任。1952—1975年在天津大学任教,并任副校长、校长和天津市副市长,市科协和市政协副主席,第一...[详细]
张国溶(1879-1943),字海若,号月波,别号万善楼主,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清朝及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张国淦胞弟。 清光绪五年(1879)生。幼年随父寓居安徽芜湖。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与兄国淦同科中举。 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奉旨留学日本。时孙...[详细]
张国维(1921—1949) 原名文品,化名文江,汉川榔头张家台人。幼读私塾,后入汉阳初中学习。1937年考入武昌联合中学。抗战初,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青年救国会,组织进步学生建立菱湖剧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武汉沦陷,武昌联中迁址建始县三里坝,易名建始高中。张在建始高中中共地下总支领导...[详细]
张海峰(1910.10~1998.6),原名张润生,河北省衡水县(今衡水市桃城区)旧城村人。 1930年8月至1936年6月就读于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师范,1934年4月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8月至1941年3月,先后任小学教员,民先队员,抗日游击队负责人、支队政...[详细]
张汉文(1901~1969)高阳长果庄村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鲁贝工学院,毕业后在鲁贝纺织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1929年回国,先任上海章华毛织厂工程师,再任天津东亚毛纺厂总工程师,期间创制著名的“抵羊牌”毛线,后任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工程系教授兼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详细]
张亨(1125-1202),字彦通,金代漷阴县(今通州)人。幼聪明好学,参加科考,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贡士,一路直上,至皇统六年(1146),他年方21岁,便参加廷试,应对皇帝策考,成为进士。不久,接受任命,前往樊山县任县丞,佐助县令(知县)治县。此间,他清廉干练,政绩显著,升任弘州(今河北阳原县...[详细]
张弘纲(1237-1301),元初辅佐忽必烈南征北战,定乱致平。曾率军围襄樊、下江陵、镇江阴、移通州,前后二十载,号令肃然。勤以守官,一无所受。事迹在《元史》、《新元史》、《元史类编》中有传记之。其墓位于小红门,1972年发现。(朝阳区志)...[详细]
张弘略(?~1296)字仲杰。定兴河内村人,张柔第八子。有谋略,通经史,善骑射。曾经跟从张柔镇守杞州,又移至亳州。蒙古宪宗五年(1255)入朝,宪宗授金符,权顺天(治今保定)万户。从征蜀地,因年幼,赐锦衣,令回镇守之地亳州。张柔退休后,授张弘略金虎符、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仍总领宣德、河南、...[详细]
张洪山(1882-1978),武汉东西湖区养殖场张家墩人。 12岁时经人介绍到英国怡和洋行昌和轮船当西崽。两年后升为水手,以后又晋升舵工、领江,驾驶海船航行于世界各地。 1911年返国,转至美国花旗洋行当了3年船长。后到长江怡和公司当领江,往返于汉口至重庆一线。 1926年,任汉口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