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浣(约678~750)字洗心。定州义丰(今安国)人。少年时以词学著称,20岁中进士,初任蒲州(今山西境内)司法参军。景云二年(711)中书令姚崇荐齐浣为御史。开元年间升任给事中、中书舍人,为唐玄宗李隆基撰写诏书旨令,颇受侍中宋璟、中书侍郎苏颋器重,常使其参与机要,号“解事舍人”。玄宗诏令秘书监...[详细]
钱毅文(1915~1942)原名钱金玺。望都邱庄村人。1927年本村小学毕业后考入城内高级小学,三年后进入县师范学习,期间阅读革命书籍,参加-。1931年毕业后回本村任小学教师,向学生们讲革命故事,教唱爱国歌曲,到贫苦农民中宣传反帝、反封建及翻身革命的道理。1934年到北平(今北京)谋生,曾在北...[详细]
钱远镜(1919-1941) 化名程全。湖北咸宁人。钱亦石之子。1937年9月赴延安,进入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4月,任中共鄂南中心县委组织部长。7月,得知“夏家榜事件”消息后,赶赴鄂城,收集失散的干部战士,整顿党组织。不幸于8月上旬被日军抓获。8月1...[详细]
钱允中(1912~1988)雄县人。1933年就读于河北医学院,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到贵阳医学院学习,1941年毕业。历任贵州省立医院住院处医师、贵阳医学院病理学助教、内科代理主任、副教授。1950年出任贵州卫校附属医院院长。1953年该院更名为贵州省干部医院,1957年再更名为贵州省人民医院。“...[详细]
乔惟忠(1209~1264)字孝先。涿州定兴人。从张柔起兵,保卫西山的东流埚。金行台授他为定远大将军、恒州(治今曲阳)刺史。张柔投降蒙古军,招降乔惟忠,他不从。张柔攻克东流埚,乔惟忠被擒,张柔赞赏其义气,释放他,他归顺蒙古。正值投降蒙古的金将武仙又杀蒙古将领归金,张柔会诸将讨伐他,使乔惟忠摄元帅...[详细]
乔用迁(?—1851)字见斋,孝感杨店镇乔家湾人,清代官员。嘉庆十九年(1814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后历任广西南宁知府、道员,广东按察使。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查禁 时,他奉命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轰击入侵的英国军舰和0船。同年升山西布政使。1845年升贵州巡抚。1850年贵州苗族...[详细]
齐怀远,原名夏雄,男,汉族,湖北鄂城(今鄂州)华容镇杨巷夏家庄人,1930年1月生于上海。清华大学肄业。 1947年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学习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入华北人民大学1部学习。194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详细]
齐亮(1922~1949)原名齐钟亮,曾化名齐燕生、陈世荣、李仲伟、赵玉洁等。蠡县大曲堤村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先后在金陵中学初中部、重庆求精中学、南开中学高中部读书。1939年初,经许一凡(许光祖)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42年底组织关系转到联大。1...[详细]
秦邦彦(1524—1583年),字美,号兰坡。曲周县里岳乡马兰村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二十三日,卒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闰二月二十六日,享年60岁。 其父秦瀛去世时,他还不到15岁,其弟弟善士、吉士、国士与三个妹妹都还小,邦彦奋然代母亲掌管家政,并经与母亲商议后决定:自己...[详细]
秦道三(1919~1943)博野淮南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参加了抗日工作。1939年参加博野县大队,次年任县大队副政委。1942年3月在一次突围中左臂负伤。就用毛巾缠住伤口坚持战斗,后在李家坨战斗中左臂再度负伤,在四周尽是日伪军的枣树坡隐蔽了整整一...[详细]
轻影(1925~2001)原名臧恩。唐县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在晋察冀边区唐县抗日政府工作。1942年1月参加八路军,任第二团宣传队员。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至1945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创作员,创作了一些随队演出的大众歌曲等。 1946年4月,调晋察冀军...[详细]
秦礼刚,男,1949年生,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现任湖北省云梦县梦泽影戏馆馆长,在皮影传承创新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有突出贡献。创作演出的皮影剧《武松打虎》获得国际木偶皮影大会组委会颁发的第21届国际木偶皮影“最佳传承奖”和国家文化部颁发的“文化遗产日”奖。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文化演...[详细]
秦廷奏(1600—1640年),字进思,号圣俞,曲周县安寨镇南马店村人。先祖由洪洞迁入,耕读起家,后人中秦昇以明经致仕,任保安令。六世族人秦邦彦嘉靖举人,初仕磁州,终员外郎。秦吉士嘉靖进士,历任知县、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广参政、按察山西等职。秦廷奏父名秦允若,生员,以子贵封文林郎、辉县知县...[详细]
秦应逵(1850-1915),字鸿轩,湖北孝感人(今孝南西河镇秦家松林人)。清末连中两元、并中进士,曾重修泰山南天门的清末名臣,著名藏书家、教育家。自幼秉性忠直,聪明好学,每次静读,必带笔而读。凡妙处、奇处、疑处、异处、感人处,必将看法和感受注在书楣、字缝、页边。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中会元...[详细]
秦正安 男,1943年11月出生,湖北汉川人。大专文化。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参加工作。曾任北京通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通县县委常委兼文教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信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崇文区委副书记、区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副院长。1998年任北京市高...[详细]
齐庆祥(1914~2001)蠡县王家庄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省立第六中学党支部书记。1932年夏,保定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爆发 ,中共保属特委委员大部分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护校斗争,特委书记李之道为加强对-的领导,组织中共保定中心支部,任命齐庆祥为书记。齐庆...[详细]
齐如山(1876~1962)字宗康。高阳庞家佐村人。19岁入同文馆习外语,通德、英、法文。先留学西欧,涉猎外国戏剧,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在北京经常对梅兰芳的表演、剧本词句提出修改意见,遂成契友。之后,开始为梅兰芳编写剧本,由梅兰芳主演。写有时装戏(当时的现代戏)《一缕麻》、《牢狱鸳鸯》,...[详细]
齐树楷(1869~1953)自号隐斋。蠡县曲堤庄村人。18岁考取秀才,就学于清苑县王锡三门下。清光绪十九年(1893)考取举人,见国事日坏,遂放弃仕途念头,一心举办教育。曾在高阳教书,从学者甚众。他提倡剪辫子、女子上学及义务教育等,不同意康、梁改良式的变法,主张从根本上推翻清王朝。后赴日本早稻田...[详细]
齐四喜(1851~1925)字增福,号洛增。蠡县东柳青庄(今东柳青)村人。自幼习武,练就一身好武功,人称“飞毛腿”。清光绪六年(1880),一农家失火,他手提满满两桶水,飞身上房,如穿梭一般,来回30余次,直到将大火扑灭。光绪十二年(1886),潴龙河堤决口,东柳青庄村内房屋倒塌,财物多被淹没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