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魁林(1903~1947)化名赵明。徐水小西张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几岁时即扛长工、打短工。同时练就一身好武艺,有“盖京南”之称。1938年得悉防陵、迪城一带有共产党活动,便主动和党组织取得联系。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安排他回本村组织开展抗日斗争。与李维农一起秘密发展党员。1939年...[详细]
李来(1917~1971)涞水墩台村人。因生活贫困,12岁即给地主当长工。1939年,瞒着父母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由战士、班长逐步升任到团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期间,先后立功数十次(仅其家中收到的部分立功喜报与荣誉证书即有20余件),其中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立大功三次。为此,涞水县人...[详细]
李力(1913-1942) 原名李双福,后更名李幼贤。河北省冀县烟家雾村。1930年高小毕业后到北京学徒。后赴天津投亲。九一八事变后,目睹了国难当头的现状,李力开始走向追求真理的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 组织——反帝大同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初,受中共北方局委派,回到家乡,以教书...[详细]
李 理(1920—1985) 又名李世英,大悟高店乡汪洋店人。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森林系。研究生肄业后,就职于中央林业实验所。新中国成立后,调林业部。1950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1958年被派往苏联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进修。1...[详细]
黎莲湘,(1925—2007年),曲周县白寨乡永安村人。曲周县原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委顾问。 1945年4月参加工作,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曲周县政府财政科科员,1949年5月任曲周县第一区公所副区长,1954年3月任曲周县委农工部副部长,1962年3月任曲周县南里岳公社党委书记...[详细]
李茂勋(?~926)深州博野(今蠡县)人。李茂贞的堂弟。唐朝末年曾任凤翔副将。李茂贞荐举他为鄜州(今陕西富县)节度使。官至兼侍中。后梁时改名周彝,署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平年间(907~910),任河阳节度使,从征伐镇州(今河北正定),进围枣强县。有一居民缒城墙而出,李茂勋把他留下来,一点也没怀疑。...[详细]
李茂之(1905~1984)定县(今定州)东汶村人。1929年毕业于北平(今北京)大学医学院,留校任生理学教师。后到日本东北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进修。1939年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医学院副教务长、基础部主任、副院长,浙江医科大学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秘书...[详细]
李明性(1615~1683)字洞初,号晦夫。蠡县人。明代时与其兄成性、弟尽性均为蠡县诸生,颇有声誉。明亡后,明性闭门家居,谢绝交游,不求闻达。清顺治八年(1651),被郡县以“学行兼优”推举参加选考,但推辞不就,仍隐居家中,立意一心诵法先王圣学。明性慨叹学人只在古人所编摘的书中“穷致物理”、“注...[详细]
馨龄,汉军八旗正白旗人。出生于湖北武昌。 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四,在荆州、沙市长大。清朝末年官僚・外交官,1905年4月至1911年10月任自强学堂提调。...[详细]
灵裕(518~605)定州曲阳人。俗姓赵。幼习儒学,18岁在赵郡(治今河北赵县)应觉寺出家为僧,长从道凭学地论。具戒后,多方拜师,广泛学习,通晓大统法等前所未闻的佛教知识。此后,专攻《华严》、《涅槃》、《地论》律部,并精通儒家经典,一时著称于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灵裕经常博采旧解,穿凿新异,讲...[详细]
丽尼(1909—1968)本名郭安仁,笔名丽尼。孝昌白沙镇栗树张湾人,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授。1921年,入汉口博学书院(后名博学中学)读书,1925年,因参加反帝大-被开除学籍。1926—1927年夏,在武汉邮电局任职员。结识吕骥、夏芝圃等进步文人,曾与夏芝圃合编综合性文艺刊物《汉心》,并以...[详细]
林里青(1915~1942)原名董国钧。蠡县荆邱村人。高中毕业后,于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参加蠡县新世纪剧社,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新世纪剧社调到冀中区,董国钧留蠡县任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科长。在残酷环境下,他坚持党的义务办教育方针,使大多数男女适龄儿童都能入校学习,对成年人则开办...[详细]
林沐然,2006年10月20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 2007年,林沐然参家庭情感剧《金婚》,正式出道。2010年,他参演年代剧《天行健》。2012年,他因在爱情电影《LOVE》中饰演赵薇的儿子而为观众所知。2013年,他出演动作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2014年,他参演动作喜剧电影...[详细]
林岩(1912~1986)定县(今定州)人。1928年考入定县师范学校。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河北人民自卫军政治部春雷剧社队长、定县人民自卫队大队长、定县先锋报社、定县文建会文艺部干事、部长、冀中文艺训练队政治指导员、冀中新世纪剧社队长、冀中火线剧社队长。1947年任冀中实验剧团团长、...[详细]
李培翰(1878~1943)字荫泉。易县西北奇村人。行九,人称李九爷。世代耕读传家,清光绪后期中秀才,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法、德、意等国联军侵占易州,他目睹国事糜烂之现状,慷慨悲歌,写诗“刺耳胡笳并胡风,愧歌麦秀对玄穹。莫言击揖空悲慨,衔石终能填海东。”宣统元年(1909)中拔贡。授候...[详细]
李佩先(1922~1963)望都许庄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8月任中共望都县一区区委副书记、书记。1942年7月任中共望都县、定唐县二、四区区委书记。1945年4月任中共定唐县委委员、组织部部长。1945年8月任中共定北县、望都县委组织部部长。1946年9...[详细]
李培之(1904~1994)又名李沛泽。女。王若飞夫人。河北龙关(今赤城)人。1922年在保定直隶第二女子师范上学时,与王佩珊、王绍华等人在进步教员王森然、程箴四的帮助下,组织了“读书会”,购买、阅读马列著作。1924年初,直隶女二师校长燕士奇反对学生的进步活动,取消白话文课程,封闭图书馆,解散...[详细]
李平(1912~1990)高阳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县财政科科长,河北游击军一师办公室主任、 科科长、侦察大队政治主任等职。参加了攻打蠡县、武强、北阳堡战斗及晋东南反顽斗争和1942年反“扫荡”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详细]
李平(1918~1999)原名李树泉。博野凤凰堡村人。1937年9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博野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员,河北民军政治部教育股股长,抗日军政大学一大队学员,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十六团连政治指导员,延安八路军军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