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钟汉(1878—1959)字瑞堂;梁耀汉(1883—1912)又名楠、隽民。梁钟汉之胞弟。汉川系马口人,家巨富。先人曾入太平军。弟兄幼受熏陶,读书习武,夙存“排满兴汉”之志。稍长,悉以“汉”入名。耀汉曾中武秀才。康有为上 书变法,钟汉认为是“与虎谋皮”,主张“大丈夫欲有动作,须追踪楚项羽,学万...[详细]
连玉岗(1896~1973)字幼陵,曾化名李荫南。清苑人。1921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骑兵科,毕业后在川军刘文辉部任基层军官及师部军法处处长。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程潜部任上校团长,参加了攻打南昌、九江、南京等战役战斗。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详细]
廖荣坤(1903-1933) 麻城乘马大河铺人。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任麻城县农民自卫军第2排排长,多次率队与反动红枪会作战。大革命失败后,及时发现教练官的叛乱阴谋,向县委汇报并率全排参加平叛,终使农民自卫军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麻城县委手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详细]
廖学道(1910—1947),名东强,又名学导,号成美,化名祖德,湖北天门蒋场镇廖家河岭人,生于农民家庭。幼时读私塾,1932年参加革命,任天西郑滩乡苏维埃政府文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任文书。1935年11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夏,奉命回湖北,到汉川游...[详细]
李必武(1864~1946)又名信武。易县辛庄头村人。幼习少林义和拳,后随定兴县拳师杨某习形意拳。曾在州衙当捕快,后得金科秘方,辞去衙差,行医乡里。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他组织成立了百福社义和团,后被各村团众推举为易州义和团大团总。农历四月,他率团众赴涞水县参加攻打高洛教堂之战,随...[详细]
李颉[xié]伯(1912-1987),河北丰润人。193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后曾任中共丰润县工委书记,赤色工会唐山市工联秘书长,中共曲沃特委、乡吉特委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职 动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副局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天津市总工会主任。...[详细]
李彩亭(1872~1930)字呈章。定兴张祖庄村人。出身武术世家。祖父李铁珊,为镖师,人称“花刀李”。父李梁栋,在河北颇有影响。他自幼随父习武,擅长地蹚拳、地蹚刀、朱砂刀、朱砂剑、翼德 。30岁时与弟李文亭、李耀亭到郑州拜形意拳名师李存义为师,在祖传外家拳的基础上,又学内家拳,博采众家之长,技艺...[详细]
李长庚,男,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党总支部书记。恒利集团董事长。 他带领村民把一个"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小山村,一步步打造成全国唯一获得村级"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社会主义义新农村--若不是身临其境,很难想像绿林掩映、鲜花草地环绕的庄园别墅里,住的都是农民;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像投资超过...[详细]
李晨,原名李振穆、李振铭,1920年6月生于北京。1936年10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任中共泸西县委书记。1942年2月在贵州开展建立地下党组织的工作。1946年随中共代表团到南京梅园新村工作,同年11月起先后在延安中央青委、中央城...[详细]
李成山(1917~1950)涞源北大沟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领了涞源城,他所住的村虽未沦陷,但他对日军在侵占区杀人、放火、0妇女等暴行非常痛恨。1938年,八路军在涞源开辟抗日根据地后,他立即投身于抗日斗争,先后任村自卫队班长、分队长、武委会主任和中队长及区大队部干事。...[详细]
李充(约291—约360)江夏安陆(故里在今安陆云梦一带)人。《晋书•李充传》称:“李充字弘度,江夏人。父矩,江州刺史。充少孤,其父墓中柏树尝为盗贼所斫,充手刃之,由是知名。”为东晋文学家、文论家、目录版本学家。晋成帝时丞相召他为掾。转记室参军。又曾任剡县令、大著作郎,奉命整理经籍。后迁中书侍郎...[详细]
李传真,女,青年国画家,1970年生于湖北江陵。1999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湖北美术学院中国工笔人物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代工笔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获第十届全国美展...[详细]
李楚离(1903-2000),男,汉族,1903年2月28日生,河北省元氏县人。农民家庭出身。原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早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入校后很快接受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考入西北国立大学,开始做党的工作。1925年6月考入北京大学...[详细]
李春来(1855~1925)字起山。新城(今高碑店)人。11岁入北京喜春台梆子科班学艺,从谭叫天(谭鑫培之父)学艺,演武生。17岁学业期满在京津一带搭班演出数年,后转至上海,首演于满庭芳桂茶园,又在升平轩等戏园与孙菊仙、黄月山等合作演出。曾一度返京,与梆子老生郭宝臣合组源顺和班,后又南下,长期在...[详细]
李春堂(1921~1947)蠡县宋岗村人。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二连指导员、行唐县武工队副队长、三十团二连连长、四纵队一团营长等职,率领部队战斗在平山、灵寿、行唐、曲阳、唐县、游击区,用伏击、奇袭等战法打击日伪军,取得了很大战果。19...[详细]
李赐生(1887—1950) 又名次生,孝南朋兴涂河东李家湾人。1900年入博学书院学习。l905年毕业,与革命党人孙武等结为“摇清四友”之一。1909年入共进会。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首义,众人推李赐生为领导,将九角十八星大旗穿上旗杆,执旗率队,挑选精壮人员数十人前往蛇山插旗。李将大...[详细]
李德冲(1839~1935)字济川。易县城内人。9岁拜武举龚锦芳为师,龚氏教徒甚严,他刻苦学习,3个月后即练出腿功,后又苦练轻功及各式器械,经8年磨练,练就一身超群-门武功。 18岁出师时,龚赠其豹花马一匹。当年随布商去蔚州游历,一日路过东街德成当铺,见一当铺伙计嘻皮笑脸拉住一年轻女子,正在...[详细]
李德富(1930~2003)涞水人。曾师从欧阳予倩、芙蓉草、臧岚光、赵绮霞等戏剧名家。先后在河北涞水剧团、北京红光京剧团、吉林延吉市戏曲剧院担任演员。“文革”之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马键翎为了发展秦腔事业,特聘他到陕西省任教。20世纪80年代后期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任名誉校长兼教授。在此期间曾主...[详细]
李德全(1906-1972)中国第一位卫生部女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卫生部部长。中国妇女运动领导人,北京通县人。 李德全是河北通县(今属北京)人,1911年进北京贝满女子中学读书,1915年考入北京私立协和女子大学。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曾被选为协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