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宾同志生平(1916-2016)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山西省委常委、代秘书长(享受省长级待遇)韩洪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16日3时10分在太原逝世,享年101岁。 韩洪宾同志1916年3月出生于河北省望都县。1932年夏参加反帝大同盟,后加入山西民训团学习,19...[详细]
黄尚禾,1983年10月1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毕业于台湾大学戏剧系,并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表演研究生学位。 201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你的今天和我的明天》,并凭借该片入围第15届台北电影节最佳新人奖和最佳男演员奖,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2014年,主演爱情动作电影《...[详细]
黄世猛,男,1958年生,湖北省报告文学协会副秘书长。从事报告文学创作32年,先后在省以上报刊发表各种报告文学约300万字,《-的母亲》、《黄河的儿子》、《 司令和他的白发亲娘》等20多件作品分获全国和省级文学奖,其中,长篇小说《鲜艳的红纽带》于2012年获中央宣传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详细]
黄廷桂(1690~1759),字丹崖,号前黄,北京房山区张坊镇南白岱村前黄自然村人,汉军镶红旗。唐进士崇文阁校书黄璞二十五世孙,曾祖黄宪章,福建巡抚黄秉中之子。 雍正年间,由总兵擢四川提督。曾疏言地方行政,于修 、养马、饬士卒诸事,皆有建白。乾隆年间,历任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吏部尚...[详细]
黄文弼(1893—1966) 字仲良,号耀堂。汉川榔头黄家嘴人。曾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门,1918年毕业,留校任国学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致力研究宋明理学,著有《二程子哲学方-》等书。继又转向目录学研究,著有《中国旧籍新分类法纲目》。最后将兴趣集中于新兴考古学。是北...[详细]
黄晓阳,1962年11月生,湖北大冶人,无党派,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著名作家、资深传媒人,现任湖南日报华声传媒有限公司下黄晓阳工作室CEO、华声读书总。 人物经历1962年出生于大冶黄金湖。 1979年毕业于大冶一中,考入十堰市师范学校。 1981年进入武汉市二桥学校,从事8...[详细]
黄新初 男,1957年10月出生,孝昌人,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76年参加工作,任湖北省孝感县王店公社白合小学教师。1978年入上海同济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学习。1982年任四川成都发动机公司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4年任四川成都发动机...[详细]
黄一香(1921—1946),湖北天门汪场镇齐桥村人。1942年在本地渔南区参加革命不久,任蒋场乡游击队战士。1943年至1945年夏,在渔南参加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5月在郑家巷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乡保武装捕捉,关押陈场碉堡中,几天后 杀。汪场镇 天门市辖乡...[详细]
黄友若,原名黄佑弱,1920年2月4日出生,湖北省枣阳市人。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回国。1937年12月赴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百团大战、淮海战役和挺进大西南等战役。 曾任水利部、能源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三峡地区...[详细]
黄祖新(1924—1946),湖北天门又名黄金龙,小板镇大板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不久,调任天汉地委警卫-士,1943年编入天汉县独立十一团任侦察员。抗日战争胜利后投入反内战斗争,编入江汉军区警卫团。1946年10月随部队转战鄂西当阳县,奉令执行侦察任务时,遭到国民党军一八五旅部队的伏击,作战...[详细]
国民党员。中央军校武汉分校少将步兵科长,后曾任警备总部中将副总司令,国民党空军防空部副司令。 胡伯翰为前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军第一九六师师长、第九十军副军长,河南第五区保安司令,重庆卫戍司令部参谋长、防空副司令,第三十九集团军副司令...[详细]
胡达佛(1903~1975)安国人。1924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回国,曾任清华大学机械系技师。1938年到冀中抗日根据地,先后任冀中军区修械所技师、晋察冀军区工业部兵工厂厂长,组织设计制造子弹,有力支援了前线抗战。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第七十兵工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重工业部兵工总局...[详细]
胡定华(1913—1993) 汉川分水鲜鱼沟村人。1926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担任分水区团委书记。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9师青年干事、警卫营班长、连长;红6师机械连排长、连长、特务连连长。1935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359旅营长...[详细]
胡发祥(1917-1974) 男湖北麻城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任延安抗大教导员,1941年任抗大政委,抗美援朝时期任辽东军区驻朝鲜办事处主任,1954年任广州军区防化兵学校保卫处处长,正师级。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同年荣...[详细]
胡桂香(1899—1933) 女,艺名白莲花,孝感西河沿街人,出生小商人家庭,是楚剧界的第一个真旦。15岁时,胡桂香与戏班艺人罗柏山相识并相爱,还学许多花鼓折子戏和一些全本戏。18岁成亲后,两人便随戏班出外接戏并演唱,但由于世俗偏见,胡桂香只在后台接唱,不敢上前台。1926年春节刚过,胡桂香随丈...[详细]
胡汉屏(1912—1940),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其英勇就义的豪迈场景永远印在人们心中。荒野上一个六尺的深坑,一个英俊的青年,被一群匪徒押着,站在坑边。匪首狰狞地嚎叫着:“说不说,不说,栽杨桐(活埋)!”年轻人毫无惧色,脸上露出几丝冷笑:“请便吧,怕死就不会当共产党!”匪首恶狠狠地将他...[详细]
胡恒山,天门蒋场镇人,生于1921年1月,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地下党支部组织委员,渔南工作队小队长,渔北区宣传委员兼白竹小区委书记、游击队指导员,渔北区委副书记兼组织委员、联乡副主任,渔北区委书记、联乡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参加天北工委为委员兼两区游击大队长...[详细]
胡厚宣(1911~1995)望都大王庄村人。1928年毕业于保定培德中学。193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两次参加殷墟发掘工作。抗日战争时期,随机关流离于长沙、桂林、成都。1940年到成都齐鲁大学任国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中国文学系主任、历史社会学系主任。19...[详细]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俗姓卢。范阳(今涿州人)。其父是一位官员,被贬到岭南,落籍新州(治今广东新兴)。慧能幼年丧父,与寡母又迁至南海,因家境贫寒,稍长以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他虽不识字,却悟性极强,一次听人诵《金刚般若经》便心有所感,发愿学佛。 24岁时,他辞家往蕲州黄梅(今属湖北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