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华(1917—1981)原名方福柏,1917年8月出生,湖北省大悟县丰店镇桃树畈人。1931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毅华历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副排长,红15军团政治部保卫局2科科员,参加了鄂豫皖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详细]
房壮丽(1555~1636)字威甫,号素中。安州(治今安新)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中进士,任山西襄陵知县7年,为政清廉,颇得当地人民好评。三十三年(1605)升礼部主事,三十五年(1607)考选湖广道监察御史,敢于向朝廷谏言,及巡按南畿(苏南),向朝廷推荐属官杨涟等13人,后都为名臣。天...[详细]
范鸿劼(1897-1927) 1897年生。湖北鄂城人。中学毕业后,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学习。在李大钊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思想追求进步,积极学习新文化、新思想。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反帝-。192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不久转入英文系就读。...[详细]
范化民(1920~2001)曾用名范文江。定县(今定州)韩庄村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定县韩庄村支部书记,定县县委训练班学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除奸部第一科科员、第三科科员、除奸部部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员。参加了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反...[详细]
范连香(1925—1945),湖北天门小板镇范岭村人。1944年在本地县南抗日根据地大有乡一带参加抗日游击斗争,不久由区委交通员调任新四军五师主力部队战士。抗战胜利后投入反内战,1945年秋冬间转战大洪山,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牺牲。小板镇 小板镇位于天门市东南方,东经113°12′ ,北纬30...[详细]
樊启才(1926—1945),湖北天门汪场镇雷场村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42年参加革命,任天京潜县税务局税卡司票员,活动于渔薪河一带。地方顽匪、日伪军,常跟踪窥伺,妄图冲击税卡,抢劫税款。1945年春节前后,县税务局在渔(薪)西潘家渡设立税卡。正月初六下午,负责司票的樊启才正忙着结算帐务时,...[详细]
范泰:(355-428),东晋及南朝宋大臣。字伯伦,顺阳(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初为太学博士。荆州(治所在今江陵)刺史王忱任命他为天门太守,后升中书侍郎。桓玄-时,他居丧无礼,乃被贬于丹徒(今安徽当涂)。晋末曾任黄门郎、御史中丞。卢循起义时,他先发兵千人镇压;加振武将军,升侍中,调任度支尚书。入宋...[详细]
范汪:(约308-约372年),东晋大臣。字玄平,南阳顺阳(今湖北光化北)人。家贫,布衣蔬食。博学多才。为庾亮佐史十余年,甚得礼遇。醒温代庾翼为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刺史,任他为安西长史。桓温平蜀后,被进爵武兴县侯。自请还京,求为东阳(治所在今浙江金华)太守,大兴学校,有政绩。授都督徐、兖、青...[详细]
范远谋 男,1940年10月出生,汉川人。196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0月参加工作。湖北大学农业经济专业毕业,高级经济师。历任北京市委农业工作部研究室副主任,经管处处长;北京市农工商总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物价局局长;北京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法制办公室...[详细]
范宗先(1913~1979)定兴人。1941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体育师资训练所教师、武昌体育专科学校副教授、湖北教育学院体育科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华中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教授,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副主任,田径球类系主任、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编有《体育统计学》、《体...[详细]
费国柱(1923~2003)蠡县林堡村人。1938年5月参加革命。193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清苑县大队、之光县大队、冀中九分区二十四团文书、指导员、副教导员,参加了1942年5月反“扫荡”、子牙河、大清河北、-天津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晋察冀第十三旅、三纵...[详细]
冯道根:字巨基。广平赞(今湖北光化西北)人。南朝梁将领。年少丧父,帮人做工以养母。以勇救湖阳戍主蔡道斑而知名。齐建武(495-498年)末,为3口戍副。南齐永元二年(500年)以母丧还家。萧衍在襄阳起兵,他率乡人子弟悉归之。萧衍使辅佐蔡道福,常为前锋陷阵。道福卒后,他并领其众。梁朝建立,为骁骑将...[详细]
冯贯(1433~1496)字大用。蠡县大百尺村人。少年时曾在家务农。18岁时发愤读书,因家贫无钱买灯油和蜡烛,就经常拿着书在月光下诵读。明天顺八年(1464)中进士,被授任为御史,出巡边关。成化年间(1465~1487)上疏论时事,有“慎爵赏,卹穷民,处流移,修兵政,广储蓄,禁盗贼,平刑狱,息边...[详细]
冯化宣(1914-1938),字贤阁。 冯化宣,字贤阁。1914年出生于南宫县(今南宫市)和生店村。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南宫乡师党支部委员。同年冬,创建和生店党支部。1933年以教书为掩护,积极宣传抗日救国方针,秘密发展党员,在南宫、冀县、枣强、清河一带创建党的基层组织。1935年任...[详细]
冯京第,明末清初学者、抗清志士。字跻仲,号簟溪,浙江宁波慈溪人。学者称“簟溪先生”。 明末复社名士,崇祯十一年列名《留都防乱公揭》一百四十位士子之一。明末清军南下,南京、杭州等地失陷,参加浙东抗清义军,隆武帝时任监军御史。后赴日本求援,日方不许他上岸,京第每天身著朝服,跪在船头哭拜。但日人始...[详细]
冯开(1873~1931)原名鸿墀,字阶青、君木,号木公,慈溪县城(今江北区慈城镇)人。早丧父,从母学诗。1892年(光绪十八年)补诸生,1897年以拔贡参加会试,列二等。同年,与陈训正等结成悖社,后改名剡社,以诗文气节相砥砺。继参与开办慈湖学堂、正始小学、东城女校。1900年任丽水县学训导,不...[详细]
冯品毅(1900-1930),河北省大名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主革命时期,1916年入保定直隶高等师范学校附中学习,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北京师范大学前身)英文系。受“五·四”运动熏陶,成为北京学生界的活跃人物。1923年毕业后,到河南开封第一师范任英语教师,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详细]
冯文洛(1901~1979)曾用名冯涧猗。涿县(今涿州)人。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相继在吉林女子中学、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执教。1939年赴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任职。1946年转到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边区工专工作。1947年后,曾在边区联合中学、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授英语。从40年...[详细]
冯文潜(1896~1963)原名冯维潜,号柳漪。涿县(今涿州)人。1915年毕业于天津南开中学,又在南开高等预备班学习两年。1917年自费留学美国,先后在葛林乃尔大学、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哲学、历史学,1922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此期间,曾在留美中国学生会任职,恰逢华盛顿会议召开,他与留美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