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臣,1956年生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刘炳森书画艺术研究院中心主任;中国北京书画院院长;中国名家书画院院士;刘炳森大师的得意弟子;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委员,首批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 张惠臣先生自幼酷爱艺术、绘画、音乐、戏曲、建筑, 尤其是对书法更是痴迷眷恋,先学颜、柳,后习二王。...[详细]
张 济(1913—1942)河北省滦县。出生于农民家庭。1936年4月,以开木匠铺为名建立了秘密交通站,任秘密交通员。1938年,参加冀东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大-。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平西学习。1942年,返回冀东。后任迁安滦县卢龙基干队三连副连长。同年3月18日,率连队宿营于本村...[详细]
张家保(1920~1945),又名张文琪、张茂德。北海市人。曾任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灵南中队指导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在学校、街头宣传抗日。1938年日本军舰开到北海外面水域游弋,他拿起武器参加警戒自卫。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6月, 受中共组织指派到灵山开展...[详细]
张吉明 (1913-1941) (蔚县自卫队指导员、游击大队政委)1913年生于蔚县代王城,在西河营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投身抗日斗争曾任蔚县自卫队指导员,游击大队政委等职,1940年秋在开辟涿县西北山根据地时遭伏击,被捕后宁死不屈,被敌杀害年仅27岁。...[详细]
张九匡(1917—1943),又名张诚军,白沙圩镇人。他小学毕业后,于民国20年在合浦五中(今公馆中学)初中部读书。在合浦进步知识分子陈铭炎、张进煊等人的帮助和影响下,读了许多进步书籍,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毕业后两次前往广州。26年春,回县第五中学当图书管理员。次年2月,经张进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详细]
章理(1903-1930) 汉川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委委员、红七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在革命战争中,无比英勇,屡建战功,给敌人以极大的震慑,1930年在黔江县月口镇召开群众大会时,遭敌伏击,在突围战斗中,他率领战士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肉搏,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详细]
张缅,字元长,张弘策之子。天监元年(502)袭洮阳县侯。18岁出任淮南太守。梁武帝因其年少,恐对政事不熟,取其文书审阅,见审断处理十分恰当,甚为赞赏。徐勉推荐为殿中郎,出任武陵太守,拜太子洗马中舍人,迁豫章内史。张缅施行德政,官民称善。梁武帝令人画张缅像悬挂于台省,以鞭策激励官员。后迁侍中未任逝...[详细]
张南一 (1878-1927) 又名香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柳林河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常乔装成打鼓说书的艺人,到各村宣传革命思想。党的八七会议后,担任七里区防务会宣传股长,参加黄麻起义。1927年冬,在敌人包围柳林河村并准备开枪扫射群众的紧急关头,挺身而出,挽救了群众。凶残的敌...[详细]
张品正,女,中共党员,北京通州区北苑街道北苑学校会计。 自打张品正记事起,她就一直管金学珍叫“奶奶”。而金学珍则叫她“丫头”。张品正一家几十年如一日孝敬、照顾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金奶奶的故事,要从50多年前说起。 金学珍是天津人,解放初和老伴从外地迁到北京通县,在张品正的爷爷家租了一间房...[详细]
张润坡(1905~1975),字庆荣,北庄村人。他少时入塾学习,1927年开始自学从医,治愈了很多疑难杂症,在永固霸、京津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在永清龙虎庄、牛驼镇开业。解放后,响应党的号召,在本县大沙垡创办联合诊所,任诊所主任,兼任第四区卫生协会主任。1958年永、固、霸合并时在霸县医院工作...[详细]
张世柏(1920~1940),大成乡勾刀水村人,张世聪烈士的胞弟。在东馆小学高小毕业,后于1934年秋考进廉州中学就读,后来,因家庭经济困难,1938年春辍学回家参加革命;1939年春参加共产党合浦抗日自卫武装大队,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反对奸商运米资敌斗争、散发革命传单和筹集 弹等。 ...[详细]
张时富(1920~1970年),黄陂人。幼丧父,家贫,给人放牛、当长工达10年之久。1939年 到汉口谋生,先后在几家米厂做工。 1952年在汉口私营美隆米厂做工期间,被评为“三反”、“五反”模范。1954年被评为防 汛三等功臣,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1957年,先后任美隆、精益两家公私...[详细]
张世英,哲学家。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一书香门第,从小熟读论孟,中学时修理科,1941年秋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后转入哲学系,1949年毕业,取得哲学硕士学位。 张世英生于武汉东西湖区柏泉一书香门第,中小学在汉口就读,曾短暂在武汉大学执教。年前,记者与东西湖区柏泉相关人士一道,在北京其...[详细]
张 顺(?—1940)又名子林。河北省迁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反苛捐杂税、攻打县城斗争。1933年长城抗战时,参加当地高德发发起的抗日游击队。1934年,迁安县委改组,曾任临时县委组织部长。1938年参加冀东抗日大-,任冀东抗日联军指导员。1939年任八路军二支队三总...[详细]
张顺臻,高级工程师。直隶(今河北)丰南人。194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冶金系。历任鞍山第一炼钢厂平炉炉长、护炉技师,鞍山第二炼钢厂质量工程师,包头钢铁厂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包头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包头钢铁厂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详细]
张松樵,汉阳县(今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人。生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在家排行0。张松樵3岁丧父,母亲带着他们兄妹4人在柏泉一带乞讨度日。由于灾祸连年,孤儿寡母常常终日奔波一无所得,只能摘取湖淌的菰蒲野菜充饥。到了寒冬腊月,饥寒更是逼人。为了谋生,母子们流浪乞讨来到汉口,栖身芦蓆棚、贫民窟,靠...[详细]
张天曙(1928~2001),宜都市陆城清圣庵村人,原中共建始县委书记、宜都县委顾问。 1928年6月30日,张天曙出生于宜都县清圣庵一个贫农家庭,7岁~10岁时,边在私塾读书边讨米求生,后做杂货店、印刷店学徒。1950年10月入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51年9月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恩...[详细]
张体宽(1911~1945),大成乡下底坝村人。1938年,张世聪等人回到白石水地区进行宣传抗日,开办民众识字夜校,他才有机会读书;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广东南路抗日游击队战士,参加过反奸商运米资敌斗争,发动群众支持抗日、散发八路军通电《告全国人民书》,进行了反“围剿”斗争。并参加了...[详细]
张通古(1088-1156) 金朝大臣。字乐之,易州易县(今属河北)人。辽天庆二年(1112)进士,补枢密院令史。辽亡后,隐居山中,屡拒宋召。后完颜宗望攻占燕京,召为枢密院主奏、兵刑房承旨。熙宗天眷元年(1138),充江南招谕使出使南宋,自称以大国之卿当小国之君,傲慢无礼。订约后还金,即主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