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会午 [清]

  • 邓会午,字子卓,生卒不详,新安庙头人,为清道光年间新安义士。 邓会午品行端正,学问渊博,为新安名士。他通达世务,急公好义,若遇公益之事他都率先去做,任劳任怨。 庙头是个大村,人多地广,虽南临涧河,但以前从无水渠,地不能灌溉,全赖天泽,若遇天旱,轻则减产,重则绝收。邓会午颇有心计,他想...[详细]

邓铭江 [干旱区水资源及水利工程专家]

  • 邓铭江(1960.06.18-),干旱区水资源及水利工程专家,新疆库尔勒人。1982年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获河海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新疆额河建管局、水利厅总工程师18年,现任新疆科协副主席、额河建管局局长。 长期坚守西北边疆工程科技一线,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研究和水利工程领域的...[详细]

董升堂 [公元1893年-1963年]

  • 董升堂(1893-1963),字希仲。直隶(今河北)新河县人,红军将领董振堂的大哥,先投孙岳,后投冯玉祥。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时为团长,1935年初任第29军38师114旅旅长,因董振堂的关系,表现的比较右倾。1944年任第59军180师师长,老河口战役以避战被撤职,1946年任整编第40师1...[详细]

方泰 [明]

  • 方泰,字时盛,号洄阳,生卒不详,新安磁涧阳镇人,明宣德年间曾任河北邢台教谕,为新安名士。 方泰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方规在明洪武八年(1375)中举,曾任道州(今湖南道县)同知。方泰自幼聪明睿智,勤奋好学,明宣德已酉(1429)中举,后出仕为河北邢台县教谕(县学教官)。 方泰为人超凡脱俗...[详细]

冯恺 [公元1921年-2006年]

  • 冯恺(1921~2006),新泰市楼德镇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委干校学员、山东纵队独立支队政治教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军政委。1975年任沈阳军区军政干校政委,1978年任沈阳军区大连陆军学校政委,1981年任沈阳军区后勤...[详细]

冯平 [公元1903年-1986年]

  • 冯平 (1903~1986),曾用名冯广智、冯若愚,新泰市楼德镇楼德村人。1921年在省立曲阜二师讲习班毕业后,在楼德、封家庄、苗庄等地教书。1938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随省委书记黎玉赴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任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供给部长。1941年任山东省战时工作...[详细]

傅雨田 [公元1915年-2003年]

  • 傅雨田同志生平(1915-2003)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中共江西省顾问委员会筹备组组长傅雨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1月2日16时5分在南昌逝世,享年88岁。 傅雨田同志1915年11月17日出生,辽宁省新...[详细]

公鼐 [明][公元1558年-1626年]

  • 公鼐(1558~1626),字孝与,明蒙阴县(今新泰市汶南镇果庄)人。从高祖公勉仁起,至鼐五世进士。高祖字尚德,明督察院右督御史。曾祖跻奎,明湖广副史。祖一扬,明工部郎中。父家臣,明南京户部主事,赠礼部右侍郎。鼐生有异才,龆龄能诗,弱冠文名炳于海内。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编修,屡迁左...[详细]

桂步蟾 [公元1904年-1929年,革命烈士]

  • 桂步蟾,原名正十,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新县泗店乡王楼村一地主家庭。 桂步蟾自幼喜欢听梁山好汉和义和团的故事,对地主压迫穷人的社会极为不满,愤恨封建地主,同情穷苦人,常拿家里的衣物接济穷人家的孩子。 1923年考入麻城高等小学后,积极参加老师王幼安秘密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活动,开...[详细]

郭步仪 [公元1910年-1931年,革命烈士]

  • 郭步仪,1910年5月出生于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一个雇农家庭。一家人靠给地主郭道昌打长工度日。郭步仪在家中排行老五,村里人也叫他小五。从9岁起,郭步仪冬天跟父兄上山烧炭,秋天下田野拾稻谷,农闲时节给过往商贾当苦力,挣几文脚钱。 1928年,郭步仪的母亲重病缠身,卧床不起。为了给母亲治病,他上山...[详细]

郭升允 [公元1918年-2008年]

  • 郭升允同志生平(1918-2008)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军优秀部队领导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部原副参谋长(副军职)郭升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4月29日20时在郑州解放军153中心医院逝世,享年90岁。 郭升允同志是河南省新安县...[详细]

韩顾三 [公元1914年-1990年]

  • 韩顾三(1914~1990),新泰市西张庄镇西张庄村人。1938年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纵队四支队副中队长、连长、营长、大队长、副团长、鲁中三分区独立旅参谋处长等职。长期在鲁中地区坚持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工作。日寇投降后,任鲁中三分区第十团团长,鲁中二分区参谋长,...[详细]

韩名柱 [公元1913年-1938年,开国大校]

  • 韩名柱,化名张征,1913年2月生于今河南省新县代咀乡韩老屋村(原属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曾担任胶东抗日联军指挥部副指挥。 其父参加赤卫军被敌杀害。1929年参加革命,带领村民打土豪分田地支援工农红军。9月当选为乡苏维埃执行委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四军,在十师二十九团...[详细]

韩僧寿 [隋][公元547年-612年]

  • 韩僧寿(547—612),字玄龄,新安铁门韩都人,为韩雄次子、韩擒虎胞弟,隋文帝时曾官至上柱国。 韩僧寿出身将门,武艺高强,少时便随父韩雄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以其机智勇猛而闻名遐迩。后来,有人向周武帝举荐了他,武帝宇文邕见他年少英杰,十分喜爱,即封他为“侍伯中旅下大夫”之职。 南北朝末年...[详细]

韩世谔 [隋]

  • 韩世谔,生卒不详,新安铁门韩都人,为隋朝上柱国韩擒虎之子。韩世谔自幼骁勇,有乃父之风。他的父亲和两位叔父都在隋朝统一大业中厥功甚伟,受到较高的恩封。隋文帝杨坚卒后,幼子杨广继位,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隋炀帝终日花天酒地,挥霍无度,百姓赋税加重,怨声载道。不但全国有不少地方的农民纷纷...[详细]

郝恩光 [公元1871年-1923年,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

  • 郝恩光(1871年-1923年),字海明。清末民初河北安新县人,民国初年著名武术家,中华武士会重要成员,精通剑法及形意拳。自幼好武,拜形意拳家李存义为师学习拳技,为李存义得意门徒。曾设镖局于关东。 郝恩光随李存义加入中华武士会,1911年任天津中华武士会教员,成为其中重要的成员之一,李存义对...[详细]

贺华胜 [公元1916年-1968年]

  • 贺华胜(1916—1968) 永新县才丰乡北田村人。一九三零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永新少共常备队通讯班长,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电台指导员,红六军团流动电台特派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一二零师战地工作团电台分队长,晋察冀四分区...[详细]

何继明

  • 何继明(1945—) 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人。一九六零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九六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历任汉口通信兵技术学校保卫干事,武汉军区驻郑州电缆厂军检代表室军代表、副主任、副总军事代表,总参通信部武汉军事代表办事处业务处副处长,总参通信部军事代表办事处业务处处长,总参第六十三...[详细]

贺劲南 [公元1917年-2005年]

  • 贺劲南同志生平(1917-200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党委常委、副政治委员、顾问组顾问、政法委员会书记、老红军、离休干部贺劲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2月14日凌晨1时30分在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8岁。 贺劲南同志1917年5月14日出...[详细]

贺梦先 [公元1915年-1974年]

  • 贺梦先(1915—1974) 永新县沙市镇上埠村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二年加入共青团,一九三七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发药员,连队副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营团特派员,新四军军部保卫部联络副官,支部军法主任,军保卫部副科长、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