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1896-1959)原名萧鸣,化名彭明。湖南新田人。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参加学生-,任湘南学联常务委员。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冬回国,考入北京中法大学读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任中共中法大学陆漠克学院支部书记、学生会主席。参与领导张家口地区...[详细]
萧淑桂(1895~1980)女。容城东河村人。17岁与东河村张喜之结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和家庭的阻力,积极投入于抗日斗争,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妇救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妇救会主任等职。在她的带动下,全家都参加了抗日工作,丈夫担任抗日村长,两个儿...[详细]
肖志贤,男,1957年12月出生,汉族,江西新余人,大专文化,1976年1月参加工作,1983年4月入党,现任良山镇党委副书记,新余市良山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被省市多次评为“先进个人”。2002年、2004年两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家”称号。 来源:渝水政府网...[详细]
谢谔(1120—1194)谢谔,字昌国,新余城南竹坡村人。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峡州、夷陵县主簿、吉州录事参军、袁州分宜县令、国子监簿、监察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谢谔出自书香之家,祖父、父亲皆进士。谢谔从小受家庭熏陶,敏而好学,日记千余言,为文挥笔立就,为官体...[详细]
谢炳龙(1922-?),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营坑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司号兵。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敌后战场,在进入江西后失去音讯。适中镇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靖等县(市...[详细]
谢德川(1918-?),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莒溪村人。1936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南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无音讯。适中镇 适中地处闽西南大门,毗邻漳平、永定、南靖等县(市),是闽西南通往闽...[详细]
谢灯桂(1908-?),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洋东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 ...[详细]
谢根富(1921-1947),福建省龙岩县(今新罗区)红坊乡东埔村人。1946年在山东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山东军区警备四旅二团战士、山东军区第六师17团战士,参加了第一次胶东保卫战等战斗。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华东战场各部队整编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26师77团(1949年1月...[详细]
谢景芳(1914-?),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兰田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战士。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音讯...[详细]
谢仁福(1919-?),福建省龙岩县适中乡洋东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龙岩苏区坚持斗争,参加了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所在部队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号兵。1938年2月离开龙岩北上后失去音讯...[详细]
习嘉言(1387—1452)习嘉言,名经,字以行,号行乐,新余欧里白梅人。进士出身,历任侍讲、太常少卿、詹事府詹事、编修、经筵讲官等。好读书,有政绩,著述甚多,主要有《温室集》、《西坦漫稿》、《寻乐集》、《经世大典》、《通鉴直解》、《两朝实录》、《君经故事》、《五伦书》等。...[详细]
邢百增(1953-1974) 籍贯河南长垣。一九七三年元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材料员。一九七三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因公负伤,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详细]
辛璞田(1904~1928)又名绍卿,号赤生。安新马家寨村人。出身于商人家庭。其父辛玉卿中年弃书经商,积累了一些产业。辛璞田自幼在本村小学读书,后入新安高级小学校学习,学业颇佳。1918年毕业后,正值家境日艰,父亲劝他在家务农,但他求学心切,搭乘本村船只赴天津,考入直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详细]
熊官盛(1911—1945)熊官盛,字苏民,号振中,新余市良山镇天水江村人。18岁在南昌从师学画时,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逮捕押回新余县囚禁。1930年出狱后,继续参加革命,历任中共新余县东区区委组织部长、北路独立团某连宣传队长、连政治指导员。红军长征时,熊官盛因脚负伤,留下坚持地方游击斗争。...[详细]
徐策(?-1935)湖北阳新人。原名宁甲。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任中共大冶县委书记。1929年春组织发动雨台农民暴-动、银山煤矿工人暴-动。曾参与领导鄂东南农民武装暴-动和创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组织建立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南第十二军。1930年后,任红三军团八军三纵队政委、第三师...[详细]
薛进文,1956年2月生,山西大同人,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辅导员,历史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书记,校党委常委、团委书记,校党委常委、学工部部长、学工办主任,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1992年任天津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1994年任天津市委教卫工委副...[详细]
薛实甫(1902——1928)又名堂盛,新繁(今属新都区)龙桥乡人。青年时代,离乡赴省,就学于成属联立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参加了“归还青岛”和“-”的-活动。他追求民主自由,探索民族振兴之路。同年秋,考入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第二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进步书刊,树立起救国图强的思想...[详细]
徐昆(1906~1938)湖南新宁人。中央训练团警宪班第二期毕业。军校毕业后留校任少校队长、中校队长等职。1938年11月20日,因辱职罪,处以 决。 1938年11月18日上午7点,审讯开始,当时担任审判官的张耀辰记录下了审讯的经过。在审讯中,徐昆、文重孚两人一口咬定,一切行动都是执行警备...[详细]
许世亨四川新都人,先世出回部,清朝将领。初为骑兵。从征金川、西藏。以武举授把总,累迁守备。复从征金川,赐孔雀翎,加劲勇巴图鲁。累擢参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金川平,擢云南腾越镇总兵。五十二年(1787年),赴台湾平定林爽文叛乱,平乱后改赐坚勇巴图鲁名号,图形紫光阁,列前二十功臣。五十三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