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煊文,字华章,乳山市海阳所镇南泓村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9岁入私塾,18岁父母去世后辍学。劳碌之余,发愤自学,考中监生。后因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于1874年携妻抱子迁至村西12公里一海之隔的险岛棉花山为富户看庵。贫苦知识分子出身的宋煊文通晓法典,能言善辩,公正刚直,常替人写状鸣冤...[详细]
宋文洪,1918年8月出生,山东省烟台乳山县石头圈乡(城北镇)西北庄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7年11月,宋文洪参加革命。 1938年,宋文洪带着村里老师的介绍信投奔革命队伍。先后任黄县保安队班长、排长、胶东军区特务营连长、营长,被胶东军...[详细]
宋志英同志生平(1927-2007)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常委、原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宋志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30日7时25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0岁。 宋志英同志1927年10月生,河北威县人。1941年1月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详细]
隋石卿(1889~1938)文登人。少时去烟台谋生,随德国传教士学习,后来青在德商顺和洋行任翻译兼买办。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岛徳侨撤退后,接掌顺和洋行资产,设立华信木厂。1920年开设华昌铁工厂。1925年任山东银行青岛分行经理。1922年出任青岛总商会会长,并连任三届。1922年中...[详细]
孙义彬(1946—2002)本姓范、名贵元,四川荣县人。童年家境困窘,抱养给威远煤矿一孙姓工人,初中二年级转入威远中学。1965年夏,孙义彬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却因生父阶级成分株连而落第。回到威煤养父处,受黄荆沟镇之聘,和一位周姓老师用向镇福利社借来的50元钱,开始一所中学的创办。...[详细]
托盖尔·蒙恩教授,1976年于挪威工学院(今挪威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挪威科技大学海洋工程系荣誉退休教授,创建并领导了挪威首批国家卓越研究中心“船舶与海洋结构卓越研究中心”。以海洋资源的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蒙恩教授围绕海洋油气平台、大型浮桥、海洋渔业养殖结构、海上风力发电机、浮式...[详细]
王伯乔(1871~1944),字贞杰,威远县向义镇里河沟人,少年时代曾就读于1874年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师从经学大师王闿运,四川留法预备校毕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岑春煊为训练新军,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王伯乔任教官。宣统元年(1909),王伯乔随四川新...[详细]
王典同志1920年8月16日生于四川省威远县。1936年5月在北平参加革命,任中共北平军委交通员。1937年底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二师老八团政治处青年干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安徽盱眙县高庙区委书记,1942年后任新四军五师锄奸部保卫处干事,根据地整风时在淮南党...[详细]
王一之,原名王德辅,字翼之,1903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新庄头村一贫苦农民家庭里。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10岁开始读私塾,后毕业于文登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因他成绩优异,深得校长器重,便留本校初级班任教。不久,他考入济南育英中学,后因经济拮据而辍学,回到文登,再度任教。1926年他又回到了济南,在这里...[详细]
王质彬(1911—1985)四川省威远县山王镇人。自幼读私塾,1927年随祖父、父亲学习中医正骨,勤恳钻研。通晓中医骨科理论,对人体生理骨骼掌握熟练,中医汤头背诵如流。 1931年在山王农村独立行医,1941年行医兼保民代表,1946年至1949年行医兼山王乡第八保保长。1950年被捕入狱判...[详细]
吴天成(1858-1910),字爵五,威远县镇西镇人,父亲早亡,母亲通晓诗文,督促子女学业甚严。4岁即读《千家诗》、唐诗,8岁能做诗文,19岁就以勤学砺行知名乡里。1888年中举,次年赴京会试,对策礼闱,时中法战争之后,他侃侃而谈中外大事,被认为是当今贾谊。后因犯讳除名,回乡执教。1897年,受...[详细]
吴晓灵,女,1947年1月生,四川威远人。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员,博士。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1985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任《金融时报》社副总,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1...[详细]
杨绍南(1874-1913),威远县永高乡人。自幼受教私塾,喜读孙武兵书,后为新场哥老会“义”字大爷,曾经营销煤窑。煤窑停产,将地变卖,维持工人生活。1911年8月,杨绍南与唐林瑞鸣锣举旗,倡建新场地区保路同志军。队伍迅速增至数百人,杨绍南被推为统领,人称“杨三统领”、“杨大王”。杨绍南分别于瓦...[详细]
杨玉相,字子瑜,乳山市崖子镇东凤凰崖村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出生。自幼天才绚烂,善书法诗文,青年时即文名大噪。清咸丰八年(1858年),刚满18岁的他就一举中举,同治十三年(1874年)再中进士,随即补礼部主事(正六品)。他天生聪颖而且桀骜不驯,对朝廷的腐败无能感到失望。戊戌变法失败后,...[详细]
燕翼(1921—2003),原名张洪芝,1921年12月生,山东梁山人。1937年冬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初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纵队连指导员;1942年任冀南滏西支队特派员;1945年,先后任二野第十军28师83团政治处副主任,同年11月,任83团副政委;1949年...[详细]
颜蕴三,族名杰礼,字蕴三,号逢吉。清道光六年(1826年)出生于威远县南乡颜家坝。卒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自流井盐业史上最有声望的技术人才,其人一生发明了不少凿井工具,被誉为井场“鲁班”。 颜蕴三自幼家贫,靠做簸箕为生。稍长投自流井盐商、本家叔父颜昌英,在其永兴...[详细]
游克斌(1925—2001)威远县新店镇人。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经系。解放后,先后在成都市军管会司法处、川西人民法庭、四川省人民法院工作。1957年划为“右派”并判刑14年。1979年10月平反,翌年7月调回威远县人民法院。 1981年2月,游克斌调县司法局工作后着手“威远县法律顾问处...[详细]
袁方炳1917年出生于威远县严陵镇。少年时先后在威远县城西街小学、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后到成都就学。193j秋,考入杭州空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空军驱逐机第三大队任少尉飞行员,驻成都双流机场。 此时正值日冠侵华疯狂之际,他呈书上司,表示要与日寇决一死战,虽死无憾,只求遗体归葬故里。不久,回威远...[详细]
袁心纯(1913—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袁心纯,生于1913年,山东荣城人,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6月9日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冀中九分区政治部主任袁心纯,1942年冀中五一大扫荡中负伤被俘,这个重伤的中国军人被日军绑到大五女据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