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男,1956年11月出生于四川威远,初中就读于威远严中,1975年从威中高中毕业。75年至77年在威远新店插队。于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2年毕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研究工作。1986年赴美留学,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详细]
缪竞韩(1927—1949),出生在威远县严陵镇一个教师家庭。1942年,考入自流井私立蜀光中学高中部。时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他在班里组织“噪音团”,演出呼吁抗日救国的剧目。辩论会上,他抨击国民政策,论据充分有力,被同学们称为“劲喉”。毕业前夕,他和同窗好友以决不报考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决...[详细]
李瑜同志生平(1920-200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山东省顾问委员会常委、省贸促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第二届委员会首席顾问李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7月21日在济南逝世,享年83岁。 李瑜同志是山东省乳山市人,193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详细]
廖炳章(1921—?),1921年1月出生在威远县古佛乡,1944年到威远煤矿当采煤工人。1949年4月7日至12日,威远煤矿工人举行第二次大罢工。为了加强工人内部团结,与矿方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廖炳章作为工人推选的五位代表之一,与威远县政府谈判。 1949年4月7日,威远煤矿的井下工人因忍...[详细]
李本坤同志生平(1925-2012)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原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李本坤同志(享受副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27日14时20分在杭州逝世,享年88岁。 李本坤同志是山东荣成人,1925年6月出生,1945年3月参加革...[详细]
李南晖(1709—1784),字仲晦,又字迎旭,号青峰,又号西海云樵,甘肃通渭人。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出任威远县知县,治县十四载,是清代主持威远县政最长的一位知县。在任期间,主持修建了威远县城,治理了清溪河道,创办了青峰书院,主编了清代威远第一部志书。他多才多艺,不仅精通医学、药物学,还熟...[详细]
林江(1918—1942)胶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部教导主任 原名丛祺滋,1918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宋村镇下徐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从事地下工作的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胶东区东海参议长。在父亲的影响和教育下,青少年时期的林江,便萌发了进步思想。 1931年,林江毕业于文登...[详细]
林南甫(1901—1994)威远县界牌镇人。幼年在威远县立高等小学堂读书,毕业后随父学习中医。民国年间在界牌场自营“集义生”中药铺,坐堂主方。1951年任威远县第二防疫委员会主任,1953年任界牌乡联合诊所主任。1954年当选为县第一届人民代表,1955年调任县城区中心联合诊所门诊部医务主任,同...[详细]
林泽仁(1897~1980),威远县严陵镇人,黄埔军校兼职教官,陆军少将。 1933年9月,林泽仁任第43军第26师少将参谋处长。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后,第43军奉命出川抗战。临行前,林泽仁写下“望儿女多读书,以为国家效力”的遗书,随即同全军官兵奔赴战场,参加上海淞沪抗战。10月17...[详细]
李慎彝(1777—1855):族名士黉,榜名慎修,字允若,号信斋,威远新店镇人。清朝嘉庆十二年中举,十三年(1808)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十四年起任福建省汀州府清流县知县,后调任沙县知县,再调任泉州府晋江县知县,前后共十四年。道光三年(1823)调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道光六年(1826)调...[详细]
刘从云(1883-1957年),又名宗培,威远县新店区望集乡(今民望乡)人。早年曾教私塾,常以算命、占卦骗取钱财。清宣统三年(1911年),自号“白鹤”,创建所谓儒、释、道三教混合的“一贯先天大道”,宣杨“浩劫临头,沧海变桑田。信道可免。”一时受愚之众甚多。民国九年,威远及附近诸县有道徒万余人,...[详细]
刘克刚(1917.3—2009.5)生于四川威远,字康宁,号石牛,松风堂主人。幼时师从张度先生,1934年考入由冯建吴创办,黄宾虹、张晴风等执教的东方美专,后转入重庆西南美专,专习中国画,与同学石鲁被誉为“东美二杰”。1937年毕业展时惟有他的作品卖了大洋。1938年,年仅21岁的刘克刚先生在盐...[详细]
刘泌文(1877──1944),又名宗沛,字泌子,威远镇西人。19岁中秀才,1903年被推荐进入日本弘文师范大学学习。1905年,和吴玉章等人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同年毕业回国,任威远县高等小学校长。两年后赴北平,挂职清廷内务部,实际担任“京津同盟会”总干事。1908年就任日本驻华使馆馆区警察署长,...[详细]
刘香亭(1848——1910),又名刘本基,威远县新礼乡(今荣胜乡)人。青年时当过农民、矿工,为人豪爽耿直,急公好义。壮年时在板桥沟组织“大义会”(哥老会组织),为龙头。清宣统元年(1909),当朝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控制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强行清查户口,划分等级,核钉门牌。时为甲长的...[详细]
刘中华(1917.1——2018.1),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中国共产党党员,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区文登营镇西字城村,曾任海军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第六舰队司令员。 191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市文登营镇西字城村。 1932年,10月在县立第四小学读书时受...[详细]
刘作华,男,汉族,1964年7月生,四川威远人,大学,农学学士,研究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营养分会理事、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理事、重庆市畜牧兽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农业...[详细]
罗世泽(1906—1938),字甲辛,又名治国,字季乾,威远县联胜乡人。曾在永川军官训练团学习。民国二十四年,罗世泽署理昭化县县长兼财政局长。两年后,转到川军一二二师,先任师部参谋处处长,后改任副官处处长兼新兵训练处处长。 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后,川人强烈要求“川康各军,出师杀敌”。同...[详细]
罗永扬,字鸿,1912年3月5日出生。其父罗世荣擅长盐业运输,“财雄一方”,家道殷实,“仆人如云”。罗永扬年少有志,1924年就读于自贡蜀光中学,后考入四川民立大学政治系特科。毕业后,弃文习武,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步科学习。1926年12月,朱德回川为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军长兼十二师师长的张发奎...[详细]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挪威数学家,在很多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最著名的一个结果是首次完整给出了高于四次的一般代数方程没有一般形式的代数解的证明。这个问题是他那时最著名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悬疑达250多年。他也是椭圆函数领域的开拓者,阿贝尔函数的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