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牧(1914.9-2009.11.6)山东荣成宁津镇东墩村人。7岁开始,受到严格的私塾教育。15岁时,考取荣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任北平左联支部代理书记,1935年在张学良东北军学兵队做 工作,19...[详细]
郝关中 (1935~1994) 甘肃武威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语文系。历任新疆自治区文化局翻译,新疆文艺创作研究室翻译,西北民族学院汉语系讲师,《民族作家》副主编,民研会新疆分会翻译,新疆文联专业翻译、研究员,译审。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汉译维作品《离...[详细]
桓公用(1921—1945)乳山县(今乳山市) 铁山村人。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月参加八路军。参加了胶东地区的反日军“扫荡”和反国民党投降派的斗争,因作战机智勇敢被提升为班长、 排长。1945年2月在解放莱阳万第战斗中,因敌方城墙上一碉堡火力猛烈,进攻部队受阻,遂抱起0包,迂回至敌堡下...[详细]
黄相和(1918—1975)文登县(今文登市)天福山乡驾山窑村人。全国首届工农兵英模代表大会代表。 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8岁时被地主逼得家破人亡,成了孤儿。1940年4月,志愿到胶东东海独立营二连当战士。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大小战斗113次。4次负伤,4次立功,多次获得荣誉称号。...[详细]
胡睿川 (1939~) 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1956年参加工作。历任山东省威海市《广播电视报》总,主任,山东省新闻学会、记者学会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英雄豪情》、《特警雄风》、《神剑侠情》、《神剑奇缘》,短篇小说《胡睿川作品选》、...[详细]
胡鹏 (1960~) 山东乳山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又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创作进修班。历任明天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副总,编审。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沙漠里的守望者》、《五十九首诗》、《短歌及其他》等。诗歌《欢乐及其他》获第二届《星星》新诗一等奖,《短歌》获19...[详细]
姜玉殿(1925—1948)乳山县(今乳山市)北河崖村人。16岁参加青年抗日先锋队。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在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二十七师八十团二营四连任排长。是年,所在部队与国民党第八军展开激战,因弹药用尽,敌军攻入阵地,他率全排战士用 、石块猛击进犯之敌,枪毁石...[详细]
姜兆京(1916—1950)乳山县(今乳山市) 前进村人。1943年2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于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七十七团担架连任班长。先后在南麻战役和临朐战役中多次冒着敌人枪弹抢救伤员,荣立一等功和二等功各一次。 1948年3月, 在三户山战斗中, 因掩护伤员而负...[详细]
滕景禄(1913—1962)又名王振东、宋吉生。乳山县(今乳山市)北地口村人。曾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山东省总工会主席、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少时在本村小学读书。1929年去烟台、东北等地做工。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牟(平)、海(阳)等地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9年后任...[详细]
纪述祥(1927—1950)华东三级人民英雄。文登县(今文登市)初村镇冢子庄村人。 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0月被评为“团甲等战斗模范”。1948年被评为“营劳动模范”、“营练兵模范”。是年3月,任9纵76团司号班长。华东野战军授予“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详细]
鞠思敏(1872—1944)名承颖,字思敏。荣成县(今荣成市)成山卫镇人。教育家。20岁时考选生员、补廪。1904年(光绪三十年)入山东师范学堂。1906年经刘冠三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优级师范学堂毕业。1911年(宣统三年)武昌起义时,任山东省视学,曾参与策划山东独立。同年与刘培源、曲璜...[详细]
缪开和 (1967~) 云南宣威人。中共党员。1989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1992年任云南师大附中语文教师。1992年借调到云南省委宣传部工作。1992年至今任云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繁荣2004——云南文艺甲申年纪实》,诗词选注评《诗...[详细]
孔广弘(1913—1978)乳山县(今乳山市)湘沟村人。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委员等职。1935年11月,参加“一一四”-,并任西路牟平大队第三-队队长。 1939年3月后历任中共牟平县委组织部组织干事、社会福利部副部长,中共牟海县委书记、牟海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详细]
孔文生(1919—1943)荣成县(今荣成市)人。1939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任荣成县各救会宣传委员。1941年任民政科长,后任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因病逝世。 ...[详细]
李璞(1911—1968)曾用名李树英、李廉。文登县(今文登市)初村镇西北道人。岩石学家与同位素地质学家。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先后在地质调查所任技士,后到西南联大读研究生兼作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50年毅然投身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同年随解放军进西藏,担...[详细]
梁喜友(1896—1961)女,因夫姓陈,人称“陈大娘”。原籍邹县团望乡圈村人。 1920年邹县大旱, 全家为生活所迫离乡逃荒。于1939年定居于牟平县小汤村(现属乳山市),以看庵和租佃维持生活。是年,中共地下党组织经常去庵中开会。她渐渐懂得革命道理,主动为其站岗、做饭、传送情报。1941年当选...[详细]
梁学福(1918—1944)荣成县(今荣成市)埠柳镇学福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从15岁起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0年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一个风雨之夜逃出虎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中队,后转入威海县大队特工队,任便衣队长,经常活动在文、荣、威三角地带,出没于草庙子、桥头、威海等敌据点之间...[详细]
梁忠孟(1926—1977)荣成县(今荣成市)人。-命名“雷锋式的好干部”。1947年7月参加人民军队,同年9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光荣入党。他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战功。1954年,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回国后,一心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在铁路建设工地上战斗了20多个春秋。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详细]
(1916—1950) 一 李峰刚同志,原是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三师党委委员,一二九团政治委员,1950年12月奉命率部由昭通进驻威宁,1951年春,配合兄弟部队进行“威北、威南战斗”,战事告捷,将回昭通之前,不幸于4月29日在县城崇实中学(现威宁民族中学)团部驻地被敌人暗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