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平,男,汉族,1945年1月生,河北大名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68年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给排水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人物履历1962.09——1968.02,在清华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给排水专业学习;1968.02——1968.07,留校待分配;1968.07——1970...[详细]
武竹三(1920—2000年),曲周县南里岳乡武宋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曲周师范原副校长,1983年12月离休,2000年5月27日因病逝世。 1935年2月在曲周城内简易师范学习,1936年2月就读于直隶保定师范,1938年8月在曲周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之后在本县从事革命工作,先...[详细]
肖寒(1926.12—),男,汉族,河北馆陶人工作经历1940年加入中共并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初中文化。 1942—1948县委宣传部干事,地委 部干事1948—1953地委青委、团地委宣传部部长,地委青委副书记、书记1953—1955.10团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55.10—195...[详细]
邢崇智(1927~2000)河北涉县人。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在太行区偏城、涉县历任小学教员、校长,中共太行区委宣传委员,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干事,一区区委书记,六地委办公室干事,武安县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安阳地委青委宣传部部长。1949年在中央团校学习,任共青团...[详细]
杨振卿(1875—1960年),又名杨老振,曲周县曲周镇小河道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杨璞为清道光年间直隶第四名举人。杨振卿聪明好学,15岁时便考中生员。17岁时由清王朝选派公费赴日本东京文学院数理科留学,学成回国后,见清王朝腐败,无心作官,以教学业。新中国成立后,在邯郸专区地委干部文化补习...[详细]
岳岐峰,1931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张铁集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起,先后在张铁集村小学、元潮抗日高小和邯郸市立中学读书。在学生时代,他勤勉刻苦,好学上进,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同敌伪斗争。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在河北省元城县抗日高小(现河北大名县张铁集乡中...[详细]
张还吾(1914—1999年),曾用名张光复、张震川,曲周县南里岳乡起镇村人。永年第十三中学毕业,1938年6月参加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曲周县战委会宣传部干事、锄奸部部长;曲周县二区(安寨区)、五区(香城固区,今属邱县)、六区(潘店区,今属威县枣园乡)区长;企之县三区区长、县...[详细]
张锡珩(1910-1969)曾用名张秉珩、张国钧。河北磁县人。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曾任山东芝罘陆军军官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中共冀鲁豫区党委武装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七军分区副司令员、河南郑州军分区司令员兼中共郑州地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详细]
赵富林,男,汉族,1932年7月生,河北大名人。高中文化。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出身农家,作过教师、律师、记者,曾在政法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多年,因生性质朴,受农民父母的启蒙,故常怀善良正直之心。 人生经历1947年1月——1949年5月,冀南军政干校学习、南下新兵二团连文书、湖北省光化...[详细]
赵天秀(1925—1993),祖籍肥乡县小移庄村。中国共产党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先后任护士、护士长、军医。1952年转业到曲周县,仍从事医务工作,曾工作于候村诊所、县卫生院(县医院前身),任外科主任、妇产科主任至1986年离休,1993年病逝。 赵天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详细]
白林,女。1918年生于河北省邱县一个回族家庭。1938年4月参加革命,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河北邱县县城第一小学当教师。曾任鲁西二分区、冀鲁豫四分区妇女救国会主任,中共郓北、鄄北县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中 山地委妇委书记,1958年任黔南州都匀市委第一书记,贵州省监委副书记,“文革...[详细]
毕作栋,1925年1月出生,山东省安邱县人,1944年5月参加工作,194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东省安邱县区公所文教助理;河南省内乡县政府财政科科长;河南省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河南省南阳专署财政科科长、南阳专署粮食局局长、南阳专署财委副主任;南阳地委财贸部副部长;省粮食局购销局副局长、...[详细]
陈咸,字逢儒,南宋名臣。 人物生平 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因言:“今楮币行于四川者几亏三百万,苟增印百万,足以补放免之数。”安节从之。军多滥请,咸每裁损,帅属以为言,咸曰:“咸首可断,滥请不可得。...[详细]
陈寅,宝谟阁待制陈咸之子。 漕司两贡进士,以父恩补官,历官州县。绍定初,知西和州。西和极边重地,寅以书生义不辞难。北兵入境,属都统何进出守大安,独统制官王锐与忠义千人城守而已。寅誓与其民共守此土。居民始以进留家城中,恃以为固,已而进徙它郡,遂无固志。寅独留其二子并阖门二十八口,曰:“人各顾其...[详细]
冯征,原名安永生。1920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县百家村。1936年初加入“民先”,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和反对国民党-的活动。1938年7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政治助教、晋察冀军区团宣教干事、代理教导员、军分区火线剧社社长,冀晋《子弟...[详细]
高友年(1924.9~),汉族,河北省武安县人,初中文化程度,1941年4月参军入伍,中共党员。抗日救亡参战人员、南下干部。 1930年至1938年在家务农,1938年至1941年4月在家乡为地主家当长工,1941年4月至1956年9月在15军45师134团当兵,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等...[详细]
郭朴(1511—1593),字质夫,世称东野先生,祖籍临漳县黑龙庙人,入仕后,迁居安阳。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后入内阁,乡人称其为“郭阁老”。 郭朴于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四十年冬,任吏部尚书,四十五年(1566)三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与高拱同时入阁,两...[详细]
韩崇训(955—1010)宋代开国功臣韩重赟之子,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平北汉,韩崇训从征,后以贝(今河北清河西)、冀(今冀县)都巡检权知麟州(今陕西神木北)。 雍熙四年(987),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知州安守忠战败于王亭镇(夏州西北),党项李继迁追击至夏州城下,韩崇训领兵赴援,李...[详细]
韩崇业,字继源,韩重赟次子,磁州武安人。以荫补供奉官,选尚秦王美女云阳公主,授左临门卫将军、附马都尉。廷美得罪,降为右千牛卫率府率,分司西京,俄削秩,去附马之号,从贬房陵。廷美卒,起为静难军行军司马。 雍熙三年,授宁州刺史。公主卒,葬州境。真宗初,始得入朝。咸平四年,改左屯卫大将军、领高州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