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潜 [清][公元1605年-1677年]

  • 李潜(1605-1677年)字龙吉,自号百柳园居士。栾城赵庄人。明崇祯年间由生员入国子监,绝意仕进,博览群书,尤精易理。初家颇富,后散其财产,独建一小楼,前厅后寝仅可容膝,足不出户,惟闭户读书。学问渊博,有问必答。又于舍南植柳百余,中筑小台,上建方亭,夏日柳荫密覆,好鸟翔集。李潜时或坐卧亭上,有...[详细]

李庆伟 [公元1920年-1994年]

  • 李庆伟,男,汉族,1920年生,河北邢台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任邢台县区委书记,县武装部部长,邢台县县长,中共武东县委书记兼敌后武工队政委,中共太行六地委党校校长,邢台市市长。建国后,任中共许昌地委书记,河南省供销社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56年11月任河...[详细]

李秋野 [公元1915年-1968年]

  • 李秋野(1915~1968)安国明官店村人。1935年从冀县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山东博山县和安国县伍仁桥镇小学任教。1937年投奔革命队伍,先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读书,翌年4月转入陕西公学,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晋察冀分局青委会组织部干事,中共华北局行政处处长、生产处秘书长,山东渤海利民盐业公...[详细]

李启元 [公元1924年-1996年]

  • 李启元(1924~1996)雄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黄土岭、百团大战、绥东、大同、太原、青沧、保南、保北、清风店、石家庄、察南、平津等战役。1945年2月,奉命到晋察冀军区炮训队学习,同年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张家口战役中,缴获了一批敌...[详细]

李全忠 [唐][?-886年]

  • 李全忠(?~886)范阳(今涿州)人。累迁棣州司马,任满还乡,从军幽州(治今北京),为牙将。唐光启元年(885),奉命率兵6万围攻易州(治今易县)。易定节度使王处存以轻兵3000蒙上羊皮,夜布于原野,以精兵设伏。全忠以为是羊群,部下争去捕捉,为伏兵击败,尽失粮草甲仗,惧被治罪,集余兵-幽州。节度...[详细]

李壬林 [公元1913年-1983年]

  • 李壬林(1913~1983)安新李庄子村人。1931年任农村小学教员,“九一八”事变后,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年11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38年转入八路军。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火线剧社演员、戏剧队队长、副社长,转战于...[详细]

李瑞 [公元1912年-1950年]

  • 李瑞(1912~1950)阜平照旺台村人。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村武委会主任、游击组长。多次带领游击组杀伤敌人。一次,日本侵略军的汽车开到县城东门外,踏响李瑞他们埋的 ,车被炸翻,几个日本兵当场毙命。一次,两辆汽车载着日伪军到青沿村抢粮,车被 掀倒在地,日本兵气得吱哇乱叫。从大派山转到...[详细]

李绍唐 [公元1910年-1945年,革命烈士]

  • 李绍唐(1910~1945)又名坤午,锡尧。安国东北马村人。保定志存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吕正操的抗日部队,任参谋,随-战到达延安,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冬,经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介绍,担任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晋察冀边区观察小组的中方翻译。他随同观察小组深入晋察冀边...[详细]

李式 [南北朝][北魏濮阳侯]

  • 李式,字景则,李敷弟,北魏官员,赵郡平棘人。 李式因学问知名。历任散骑常侍、干东将军、西兖州刺史,濮阳侯。李式自因家人占据要职,心中忧虑危难祸患,常常告诫守渡口的官吏:朝廷有使者,一定先禀告,然后让他通过。不久使者黎明时突然来到,守渡口的官吏想先禀告李式,使者欺骗说:“我需要南渡,不在此州停...[详细]

力矢 [公元1920年-1984年]

  • 力矢(1920~1984)原名李金声,曾用名李建华。定县(今定州)西杨村人。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6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村党支部书记,定南县七区、五区区委书记、中共定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安国县委书记等职。1942年3月,日本侵略军包围了定南县机关,他果断组织机关人员突围,担任掩...[详细]

李师儿 [宋][?-1209年]

  • 李师儿(?~1209)女。金章宗元妃。渥城(今安新县安新镇)人。明昌二年(1191)被选入宫。她淑惠通达、贤明理情,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深受宫内上下及大小官员崇敬爱戴。明昌四年(1193)章宗皇帝封李师儿为昭容,次年,又晋她为淑妃,李师儿的父亲李湘也被追赠为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陇西郡...[详细]

李寿江 [公元1922年-1941年]

  • 李寿江(1922~1941)又名李海水。安国西娄底村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他的父亲是村内早期的中共党员,受其父影响,少时即怀报国之心。1938年日军侵占安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初,被选为村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队长。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境内公路如网,岗楼林立。为有力打击日军,李寿...[详细]

李双贵 [公元1909年-1961年]

  • 李双贵(1909~1961)艺名大贵子。定县(今定州)塔宣村人。早年拜秧歌艺人杜士林为师,16岁正式登台演出,相互切磋技艺,采长补短,并吸取其他艺人剧种之长,形成独特的秧歌丑角风格。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弃艺务农。1939年参加定唐支队侦察连,曾任排长。因病复员后,参加本村游击队,在京汉铁...[详细]

李树楷 [公元1922年-1997年]

  • 李树楷(1922~1997)阜平人。1937年8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在八路军一一五师宣传队(后改编为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当演员。1939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冲锋剧社副社长,1945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五军分区北进剧社副社长,1946年任冀晋剧社副社长,1949年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1953...[详细]

李叔良 [公元1883年-1954年]

  • 李叔良(1883~1954)高阳庞口村人。青年时代涉足商界。1913年他看到经营颜料有利可图,便为德国德孚洋行代销颜料。随着布业的发展,所需颜料不断增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颜料来源断绝,价格猛涨,由于他有存货而获利10余万元。 1919年与孙月亭、杨爱卿等集资开设合记颜料店和合记工厂,除包...[详细]

李顺 [南北朝][?-442年,北魏高平宣王]

  • 高平宣王李顺(?~442年),字德正,赵郡平棘(今河北赞皇县)人。北魏大臣,著名藏书家。博涉经史,有才策。拓跋珪攻打后燕时,其父李系转投北魏,封平棘令。拓跋焘在位,先后从征柔然,征伐大夏的赫连昌、赫连定,出使北凉,最终进爵高平公。 李顺前后出使北凉达12次,北凉沮渠蒙逊为了避免与北魏争锋以待...[详细]

李树卿 [公元1889年-1955年]

  • 李树卿(1889~1955)易县西北奇村人。李氏家族为当地望族,上溯五代曾出过举人、贡生、秀才20多名。李树卿自幼勤勉好学。19岁开始潜心研学医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辩证施治理论。先后在易县城内的树德堂、万宁堂、广庆恒等药店主方,行医30年。李树卿临症细心大胆,不泥古方,无视俗流,长于达变...[详细]

李树仁 [公元1917年-1997年]

  • 李树仁(1917~1997)完县(今顺平)李千户村人。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1月参加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任完县第八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中共定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云彪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中共完县县委书记。在抗日战争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宣传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进...[详细]

李曙森 [公元1910年-1998年]

  • 李曙森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1910年6月7日生于河北省霸县,参加革命工作后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很大贡献。1953年,他受中央委派到天津大学工作。在先后担任天津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名誉校长期间,他以一个教育家的远见卓识积极探索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规律,为天津大学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详细]

李舒田 [公元1923年-1988年]

  • 李舒田(1923~1988)曾用名李树田。完县(今顺平)人。1938年1月参加革命,1939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冲锋剧社社员、宣传队队长,北进剧社副社长,冀晋剧社副社长,解放军六十六军文工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京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等职。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