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陆(1902—1938),华北抗日联军冀东游击支队司令员。 原名高永祥,河北省迁安县上梨树峪(今属迁西县)人。早年曾到哈尔滨中东路当铁路警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家乡。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12月11日,河北省兴隆县黄花川的自卫团团总孙家勤怀着强烈的抗日爱国...[详细]
王普(1727—1799),字德辉,小集人。自幼习拳练武,粗读兵书。清乾隆六年(1741)任永定河外委,不久补把总。因河决堤而落职。投江南营;代理天妃闸闸官事务。历任江南副总河、山东总河左营把总、中营把总、济宁卫南汛河常印千总、黄运河营守备、济宁城守营都司、河标右营游击、山东抚标参将、文登营副将...[详细]
王谦(1900~1973)河北永年人。早年参加国民军。1931年 12 月参加 宁都起义。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 5 军团第 15 军政治部宣传员, 军团补充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补充第 3 师第:团政治委员,军团 电台队政治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中...[详细]
王庆丰(1907—1941)字庚年,化名于祝生。河北省丰润人。自幼在家务农,曾任本村乡长一年。中共党员。“七七”事变后从事秘密抗日工作。1938年参加冀东人民抗日大-。1939年赴平西受训(今北京西郊)。1940年回冀东,任冀东军分区供给部军实科长兼第一办事处主任。在任职期间,先后在鲁家峪一带筹...[详细]
王山(1898~1948),原名王云奇,号雨山,圈头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保定同仁中学教师、庶务主任、固安县教育局长、督学、简易师范学校校长、新城县辛立庄完小高级教员,华北民众自卫军军政学校校长、第三师政治部主任、新城县抗日政府县长、冀中区第十专署财政科科长、二联县县长、二联县“-...[详细]
王奕盛,知名实力派男演员,出生于河北承德,入伍七年,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先后主演了《中国式亲情》、《独刺》、《在那遥远的地方》、《勇敢的心》、《打狗棍》、《硬骨头》等多部口碑收视双赢影视剧,塑造的角色颇受观众喜欢。...[详细]
王同惠(1920—1935),河北省肥乡县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现代从事民族考察研究的第一个女子。 1935年8月, 王同惠与费孝通先生结婚;蜜月中应广西省政府特约,到广西考察研究少数民族。10月18日,她和费孝通进入象县东南乡(今六巷乡),进行花蓝瑶社会考察。费孝通主要从事瑶民体...[详细]
王文龙(1908—1942)字明远。河北省丰润人。高小毕业后到唐山工厂学徒。后返乡参加民团,曾任丰润县总团中队长。1938年7月,冀东抗日大-时,率部参加,任抗日联军第八大队队长。-受挫后,从事秘密组织工作,进行游击活动。1939年春组建二支队,任支队长。同年秋调冀东军分区任第二科科长。194...[详细]
王文泽,满族,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牧局咨询站高级农艺师,1955年8月出生,1992年4月入党,大学文化。 王文泽同志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始终把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毕生的追求。他每年下乡200天以上,足迹踏遍围场县的37个乡镇、312个行政村...[详细]
王秀清,1921年生于河北省献县河城街寨子村,因家中贫寒,9岁便给地主放牛。16岁时被国民党强行抓去当了壮丁,受尽欺凌。1938年11月,他在冀中参加了八路军,曾任陕北教一旅二团二营五连副连长、连长。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劳动模范。1942年,他随八路军南进支队开赴山东梁山一带,深入敌后打击...[详细]
王希佑(1898~1962),固安人。幼年入塾就读,16岁开始学医,博览古籍,技术全面,尤以针灸为特长,擅长喉科。首创商盲穴(肚脐右上角5分处),用其治疗各种厥症、闭症。用小手术和自制喉散治喉病有独到之处。行医三十多年,平易近人,任劳任怨,即使在自己病重住院期间仍为患者诊治,求医者不可胜数,治愈...[详细]
王一新,原名张浴深,曾用名张化波、蔡友堂、张云中、林如等,河北安新人。1911年2月14日生于安新县三台镇山西村。1936年9月初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长、副书记、书记。1937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以后历任中共山西省长子县委组织部长,中共晋东南太岳地委副书...[详细]
王占国(1919~1986),河北省沙河县人。民国26年(1937)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沙河县抗日支队支队长、沙河县教育科科长、独立营政委和武委会主任、太行六军分区军事部长、内邱县救联会主席、太行行署荣誉军人管理局组教科科长等职。为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做出艰苦努力,曾受到时任一二...[详细]
王振纲(1925~1997)河北省唐县人。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原副部长(副军职)。民国30年(1941)入伍,民国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第二支队第一、五大队文书、收发、文化教员等职。民国32年入晋察冀抗大学习;翌年11月起,历任区队收发、团见习参谋、团列队参谋等...[详细]
王植彬(1921~2007),河北曲阳人。民国26年(1937)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曲阳县第四区民政助理员、第九区民政教育助理员、怀仁县三区区长及路南交通局局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晋察冀边区野战军军邮局局长(副营)、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军邮办事处秘书(副团)、第一野...[详细]
王治华(1919~1948)原名王恒茂,河北省涞水县白涧区龙门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历任龙门村民兵中队长、青救会主任、村长、房涞涿县民兵大队指导员、区武装部部长等职。 1938年龙门村恶霸王彦、王祥义父子仗势侵吞村民财产,他带头争讼,使王家败诉被罚。1940年,...[详细]
王中秀(1902~1926年),原名王其朋,河北省固城县人。民国10年(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且担任青年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预补班。在共产党领导人李大钊、邓中夏等的影响下,很快成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会员。民国...[详细]
万震九(1895~1968),固安人,中医师。191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从事教学工作,业余时间自学中医。1940年回乡后正式以医为生,1953年参加联合诊所并任县卫生协会副主任,1956年4月调至固安县医院工作任中医师,于当年9月省卫生厅中医处访贤时被选调到涿县结核病院工作(现保定地区第四医院)...[详细]
万执枢(1866~1928),字襄宸,万家庄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举,以后不再参加会试,从天津直隶书局购得几千卷经史文集,闭门读书,不问世事。万执枢自幼聪颖,性情爽快,说古今,话家常,谈笑风生,文近韩、欧,诗似商隐,乡人称其为“风流才子”。他的生活年代正值清末,国势衰危,列强蚕食,蒿目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