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鹄(?~204),中国东汉末年人,生于广平(治今河北鸡泽县吴官营乡旧城营村至靳庄村一带),沮授之子,袁绍的属下。袁绍死后为袁尚守邯郸,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四月,曹操攻击沮鹄于邯郸,拔之。 在《三国演义》中,沮鹄在此战斗中被曹操大将张辽射杀(曹公将张辽出马,与鹄交锋。战不三合,鹄大败,...[详细]
李杲(1180-1251) 金末元初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因亦称李东垣。20岁时,其母病死于庸医,对他刺激很大,因而立志学医。闻易州张元素医名,遂捐金帛从之学,数年,得其法。东垣医法,着重培补元气,扶正祛邪,大旨总以调理脾胃为主。他认为:...[详细]
李步清(1887~1948),霸县赵家务村人,16岁嫁给固安县岳家务村周万丰为妻。周家几代给地主扛活,一家人苦熬岁月。1939年后,抗日活动日益高涨,各级干部来往不断,她家成了党的坚强堡垒。1941年下半年,环境日益残酷,抗日活动由公开转入地下。为应付紧急情况,保证每个同志的安全,李步清同丈夫一...[详细]
李成 金朝将领(?-1158) 金朝将领。字伯友,雄州(今河北雄县)人。初为弓箭手,以以骁勇闻名。金兵占河北,他在淄川聚众,辗转南下。宣和初,累官安武军节度使,号令甚严,众莫敢犯。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攻破江州(今江西九江),占有州郡多处。后投金傀儡张邦昌。绍兴三年进占襄阳等郡。次年,...[详细]
李崇霄,中国男演员,出生于河北唐山市,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北京电视台、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演艺经纪部旗下艺人 。 1994年,在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995年,主演古装历史剧《武则天》中饰承乾。1998年,主演女性励志剧《女人在家》。2002年,主演了岩情感剧生死之恋三部曲之《拿什么...[详细]
李恩良(1920—1943)河北省滦县人。出身于小康家庭。1935年入甄庄小学就读。其间,受进步教师影响,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随丁振军、张振宇从事冀东抗日大-的组织准备工作,7月初参加-。-受挫后,迁居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救国活动。1939年秋,被党派往平西...[详细]
李芳园(1848~1919),字香圃,李外河村人。少年从学私塾、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拔贡生,世称李明经。品德严整,行合礼法,待人谦诚,推崇义理、心理之学,精通子平星相诸术。早年,在本村开设塾馆,传授蒙学、经史等,后终成名冠全县的塾师。光绪二十九年,负责县内地方学务。在康梁变法的影响...[详细]
李明(1925-1946) (女)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张定村。十六、七岁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被群众称为“妇女的好带头人”。1945年九三胜利后,参加挺进东北工作队,被分配到本溪,任石桥子区妇救会主任。1946年7月20日石桥子武工队在偏岭执行任务时,李明为掩护战友身负重伤,惨遭杀害...[详细]
李默(1920~1989),原名李国钧,河北省武邑县人,原中共宜都县委书记。 1920年6月1日,李默出生于武邑县小李庄一个自耕农家庭,幼时读小学5年,后辍学务农。1940年3月,入武邑县抗日民主政府主办的抗日师资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历任武邑县抗日文化救国会文书、艺术部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详细]
李乃鑫(1876~1955),南赵各庄村人。青年时期靠租种土地、打工和织带子为生。30多岁后,因其亲属患恶疮而死,便立志学医,遍访名师,勤研医术,擅治各种疮疽及外伤。他医德高尚,志在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在5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声望颇高。原民国总统徐世昌为其两书匾额,一为“妙手回...[详细]
林秀贞,女,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南臣赞村农民。 30多年来,林秀贞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困,被人们称为“好人林秀贞”。她义务赡养本村和邻村的6位散居孤寡老人,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其中一位已在林秀贞家生活了26年。老人常说,自己生活得比有儿有女的还要幸福。 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详细]
刘 鸪(1903—1944)化名任永和。河北丰润人。10岁进本村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1926年去天津奉军当兵,后任连长。因不满军队腐败,于1930年携一支 逃回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1938年6月,参加冀东抗日大-,后任冀东抗日联军五支队二大队副队长。1939年2月,...[详细]
刘宸(?-1512) 明中原地区农民大起义领袖。排行第七,故称刘七。文安(今属河北)人。武宗正德时,他与刘宠 (即刘六)、齐彦名等发动起义。六年(公元1511年),与杨虎起义军联合,转战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区。七年,他与刘宠重入河北,击败毛锐所统京兵,转战南下。不久,刘宠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详细]
刘宠(?-1512) 明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领袖。排行第六,故称刘六。文安(属河北)人。武宗正德时,与刘宸 (即刘七)、齐彦名等发动起义。1511年,与杨虎起义军联合,转战河北、山东、河南等地。1512年,他与刘宸重入河北,击败毛锐所统京兵,转战南下。不久,他在黄州(湖北)黄岗溺死。...[详细]
刘放(?一250),字子弃,方城(今固安)人。汉广阳顺王之子西乡侯刘宏后裔。郡举孝廉,时逢乱世,曾游说渔阳王刘松,后跟随曹操,深得器重,参司空军事。魏文帝曹丕即位(220),任中书监,赐爵关内侯。文帝三年(222),进爵为魏寿亭侯。魏明帝时尤受重用,进爵西乡侯,不久进爵左乡侯。刘放善写檄文,三代...[详细]
刘凌沧(1907~1988),字恩海,南赵各庄人,中国工笔重彩人物著名画家。曾任中国画研究会顾问、北京工笔重彩协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刘凌沧幼秉父学,对绘画艺术颇具天赋。14岁拜霸县赵家务村李东园为师,学到不少作画技巧。5年后赴京投身到花鸟画家杨冠如门下,经杨先生和周养庵(中国画学研究会...[详细]
刘敏(1917~1996),河北省安新人。民国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安新县区青救会主任,中共安新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区委书记,任丘县委宣传部部长,安新县委副书记,冀中《群众报》总编,《冀中导报》科副科长,《山西时报》组组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理论教育处秘书、中...[详细]
刘琼芳 女,生前系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原主任医生。1932年12月出生,198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时年79岁。 刘琼芳同志先后身患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3种癌症,做过4次大手术,但仍以坚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坚守着自己为之痴迷的岗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详细]
刘润苍(?—1941)河北省滦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从事工农运动,在唐山和滦县国民党党部任职。1927年国共破裂后,入当时陈毅任教的黄埔军校武汉政治军事分校学习。1927年回家乡后在沙沟子村组建小学校,成立扫盲班,自认校长。1934年冀东特委李运昌在唐山及冀东各县代表在他的住所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