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1984年7月7日),原名张树棠,河北献县侯陵屯村人。1923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加入西北军。1927年赴苏联就读莫斯科中山大学。1929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8日,与何基沣率国民革命军部属举行贾汪起义,促成了淮海战役中碾庄战役的胜利。建国后...[详细]
生于河北沧县。中共党员。1953年入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中文系。1954年赴德国学习德语,入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日耳曼语言文学系。1959年毕业回国后在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德语文学研究,历任该所中北欧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外国文学学会、翻译家协会...[详细]
笔名黄陀。河北保定人。198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函授)。1959年中学毕业任教师,中学高级教师。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叙事诗《楚湘女杰》,长篇小说《徐志摩婚恋传奇》,长篇历史小说《梁启超》(上、下卷),传记文学《瞿秋白》、《马寅初与“新人口论”》,文学...[详细]
张明,1914年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狼家庄一个贫农家庭里。刚满3岁,母亲就带着他讨吃要饭。8岁那年,他就给本村地主家放猪。苦难的生活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也激发了他对黑暗社会强烈的仇恨。1933年,全国各地抗日怒潮不断掀起。他深知,倭寇不灭,-不除,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毅然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在斗...[详细]
笔名明照。河北安国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内蒙古插队。历任中学教员,《呼和浩特文艺》,呼和浩特市文化局政治处干部,内蒙古文联理论研究室干部,内蒙古作协副秘书长,内蒙古文联组联处副处长,北京《21世纪》杂志副主编,《文艺报》部门主任,中国作协机关党委办公室主...[详细]
笔名月亮湾、朦龙柏人。河北隆尧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60年入伍,现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文集《军旅求索》、《逻辑河流的思维浪花》,诗文集《诗与论的灵感互动》,诗集《东方情结》、《驻足阳光》、《张庞短诗选》,长诗《东方神话》...[详细]
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原顾问(副兵团职)。 张清化同志是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38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科员、参谋、副科长、科长、材料室副主任、敌军组组长,军委作战部第一局副主任、副局长,军委作战部作战局副局长兼总参作战室主任,军委测绘局副局长、代局长,总参测绘局局长兼测绘学院院长、...[详细]
张砺生(1888——1975年)),原名张秉义,张家口尚义县大西沟村人。张砺生宣化中学毕业后,考入天津政法学堂。在校时,组织克复学会,暗中从事反清活动。1910年,参加同盟会。次年,去上海谒见孙中山,并跟随孙中山赴南京参加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不久,竞选国会议员成功。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讨袁的...[详细]
笔名公木。河北人。中共党员。1932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历任延安抗大学员,延安鲁艺文学院教师,东北大学教育长,鞍山钢铁公司教育处处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所长,吉林省图书馆馆员,吉林大学副校长、文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作协第五届顾问,吉林省文联、作协名誉主席。1929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详细]
张泰 (1885-1939),又名张太俊。河北省人。1907年春到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当翻砂工。1915年7月初,哈尔滨各界人民掀起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爱国斗争。他曾在工厂组织工人捐款,以实际行动反日救国。不久,工厂成立爱国储金会,被推选为会长。他带领储金会工人积极分子...[详细]
张堂印(1881~1947)唐县西迷城村人。出身贫困。早年逃荒口外。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堂印于察北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重机 排长。1939年任平北军分区十团特派干事。1942年任三十四团三连指导员,参加多次战斗,勇敢机智,战绩卓著。翌年任赤(...[详细]
张维玺(1889—1944),字楚玉,河北省馆陶县人。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1930年中原大战后,解散所部回天津家中隐居。36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至南京“陆军大学特三期”学习。38年于长沙毕业后,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兼贵阳军训部督练官。因父、妻被日伪抓捕命在旦夕,经...[详细]
海军南海舰队原副司令员(副兵团职)。 张晓冰同志是河北省玉田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股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1955年调海军工作后,历任第二海军学校校长、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北海舰队参谋长、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 ...[详细]
张秀岩(1901~1968)女。直隶(今河北)霸州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福建厦门集美女子师范、北京香山慈幼院、天津南开中学任教,还担任中共天津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简称天津“文总”)党团书记。1934年调中共天津市委工作。同年,张的爱人--中共河...[详细]
张秀英 (1917- ),女。曾用名张晶。河北省徐水县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中新安县妇救会委员,徐水县妇救会改善队长、踏车抗日联合会主任。其间,曾参加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整风。1945年12月调至哈尔滨,任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组织干事。1946...[详细]
张逊之(1909~1986)蠡县北白楼村人。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下从事党、团秘密活动,任蠡县高级小学党支部委员,带领党、团员和进步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集市演讲、街头宣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砸盐店等活动。1932年8月底高蠡暴-动失败后,被迫停止党、团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详细]
张永达,河北邯郸人,影视演员。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表演系。曾在多部影视剧中饰演角色,张永达是一个阳光运动大男孩,不管是戏里戏外,乐观自信是张永达典型的标签。俊朗的外形、较强的运动能力使得其在很多电影中有出色的演出。主要有《三国之见龙卸甲》、《爱在路上》、《子夜》、《真情人生》、《智取威虎山...[详细]
张玉 字宝臣,宋保定(今属河北)人,狄青部下。庆历间,以六班散直修青涧、招安2寨(青涧寨在今二郎山乡薛家渠)。曾遇夏兵3万,有驰铁骑者向宋军挑战,张玉首当其冲,独持铁简出击,提首获马,军中号称张铁简。仁宗闻讯称赞说:“真勇将也。”随狄青征侬智高有功,升广西钤辖,后任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观察使、...[详细]
张蕴钰 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 张蕴钰是河北省赞皇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游击队队长、独立团参谋长、股长、参谋、大队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清河、马岭、大陈庄、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团长、军分区参谋长、旅参谋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