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少阳(?—814)唐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与吴少诚相友善。少诚得淮西,任为部将,并认之为弟。元和四年(809),少诚死,他杀少诚子而代之。朝廷不能制,即任为节度使。死后,子吴元济为帅。...[详细]
吴元济,(783年-817年)唐代宪宗时叛藩的首领。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吴元济之父吴少阳为淮西节度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唐代宗、德宗以来,淮西镇勾结河北诸镇,成为唐廷心腹大患。 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吴少阳死,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称病,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元济于...[详细]
肖诚,1915年生于河北省饶阳县。在本县简易师范学校毕业后即参加了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入晋察冀北分局党校学习,后转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晋察冀边区公安管理处一科科长。 当国民党 派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时刻,肖诚为了党的事业,于1946年接受党的指示...[详细]
我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原海军学院副政治委员。 肖平同志是河北省定县人,1931年9月参加革命,次年1月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早在学生时期,他就积极从事学生-,组织领导了进步青年的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中,他参加了八路军,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干部科长和冀晋军区卫生部政委等职。...[详细]
谢臣(1940~1963)回族。易县西水冶村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6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先当炮兵,后当炊事员,不久又调任某部三营炮兵连驭手。 1963年8月初,谢臣随部队到易县高士庄执行任务。驻地连降大雨,山洪暴发。三营炮兵连党支部立即发出“抢救群众,与群...[详细]
辛国治(1921——2013.07.22),男,河北黄骅人,海军南海舰队原副政治委员,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 2013年7月22日,辛国治同志(正兵团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在中国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2岁。 19...[详细]
信仁建,1916年出生在河北省巨鹿县于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面对日军的残暴掠夺毅然于1938年参加了八路军,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中。 信仁建参军后不久就参加了解放威县、曲周、鸡泽等县城的战斗,并于1938年8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初,信仁建到太行随营学校学习作战理论,毕业...[详细]
薛增福,字绶宸,光绪十七年(1891年)四月七日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一个农民家庭。民国5年(1916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师范理化专科。民国6年(1917年)投身于教育事业,于北京京师第八小学任教。翌年远离家乡,奔赴东北边疆吉林省道立第二中学任教。民国9年(1920年)9月来到依兰。先于吉林省立第五师...[详细]
徐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 徐信1921年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指导员、连长、队长、团长,参加了反扫荡、百团大战和扩大解放区的攻势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参加了清风店、石家庄、平津、太原、宁夏等战役战斗。...[详细]
杨斌同志191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张龙潭村一个农民家庭。在青年时期,他受革命思想影响,于1942年8月参加抗日运动,194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曾任冀鲁边区文教训练学员,河北省盐山县粮食干事、副区长,河北省靖远县财政科科长。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出生入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详细]
杨士瀛 字登父,怀安县人。生活在南宋嘉定至咸淳年间(1208~1274年)。世代业医,至士瀛医术尤精,声名远扬。其学源于《灵枢》、《素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上溯秦汉、魏晋、南北朝,下至隋唐以下的诸家医籍,莫不搜览殆遍,博采各家之长,悉心钻研,融会贯通,多有独到之处。宋景定元年(12...[详细]
杨树森,河北省乐亭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杨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民国25~26年(1936~1937)任寿宁县县长。 杨重视教育,上任的当天,先到鳌阳小学听课。在任上,经常深入街头巷尾了解民情,然后据此制定治理县政的实施方案。 为改变当时寿宁县文化教育落后状况,他把兵营迁到圣庙(今县人民法院...[详细]
杨惟中(1205~1259年),字彦诚,弘州(故治即今河北阳原县)人。金末,蒙古军大举南侵,这时,尚在童年的杨惟中,丧失父母,孤苦伶丁,被蒙古军掳去,元太宗窝阔台将他选作侍从。他勤读书,有见识,为窝阔台所重爱。20岁时曾奉命出使西域,遍历三十多个国家。皇子阔出领兵南下进攻中原,杨惟中受命随军行中...[详细]
杨小根,又名杨名哲,乳名小根,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博野县南小王村。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警备旅第二团第三营第九连当战士。 在革命队伍,杨小根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认识到自己肩上承担着抗日救国的重大使命。不过,部队装备太差了,入伍好几个月,才发给他一支旧“汉阳造”步枪。杨小根一心想拥...[详细]
杨永,绰号快马杨五,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地河北省束鹿县,因生活贫困,全家下关东,中途曾于辽宁省黑山县停住,后迁至依兰县城东南三家子(今演武基乡东三家子村西南)落卢定居。杨永继承祖传医术秘方,专治黑红伤,尤擅长骨外科,其整骨手法高超,其内服外用药物均采用上等药材精制而成,服敷后可速见功效...[详细]
杨玉成,1927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厂县西马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杨凤德耕种自家的十几亩薄田,一年到头勉强维持生活。玉成长到十几岁,开始在本村上小学。他断断续续读了三年书,就帮父亲种地去了。 幼年时的杨玉成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饱尝了-奴的种种凄苦。他立志要消灭侵略者,为中华民族0雪耻。1...[详细]
杨裕民(1889-1939)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第1路政治部主任 原名彦伦,字灿如、十三。男,1889年出生,河北迁安人。1906年考入天津工艺学堂,后又在南开中学、直隶省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读书,毕业后任直隶工业试验所化工课课长。1920年,赴美国赛瑞术斯大学造纸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1923...[详细]
严力宾,1957年10月7日出生在河北省易县一个革命军人家庭里。“不娇、不惯、不特殊”是他家的家规。 1963年,严力宾进入小学读书,在小学里,他读的第一本课外读物是《欧阳海之歌》。之后,又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首先能背诵的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三篇文章...[详细]
尹蔚民,男,1953年1月生,河北灵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7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至1971年12月在解放军测绘学院航测外业系学习。 1978年7月起,任中央组织部经济干部局干事、轻工交通处副处长,中央机关干部局五处副处长,中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