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馥 (1934~) 女。云南大理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俄语学院。历任北京俄语学院教师,新华通讯社对外部、国际部新闻翻译及译稿审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部编审。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有《布宁中短篇小说选》、《列斯科夫中短篇小说选》(部分)、《俄国民粹派小...[详细]
陈定,1992年8月5日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前中国男子田径竞走运动员。 2008年5月,陈定在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男子青年组10公里比赛中获得亚军,为中国竞走队夺得了本次比赛唯一的一枚奖牌。2012年5月,陈定在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男子20公里竞走中打破全国记录并获得亚军;8月5日,陈定在...[详细]
陈贵培 (1930~1964) 云南西双版纳勐海人。1949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任新华社昆明分社采访员,昆明市委文艺工作团创作组成员,昆明市委农村工作部农林局工作组组长,中国作协昆明分会民族民间文学委员会傣文翻译。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诗集《从森林眺望北京...[详细]
陈洪金 (1972~) 云南永胜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6—1998年任云南永胜县仁和镇新田中学教师,1998—2008年任永胜县文联副主席等,2008年至今在云南丽江市社科联工作。199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灵魂的地址》、《雨中书香》、《母土》...[详细]
陈建军,1962年8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麻栗坡县。父亲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公安。陈建军幼时常跟父亲到派出所,亲眼目睹过 叔叔与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斗争的情景。父亲购置的公安业务书籍,常被他先睹为快。长期的耳闻目睹,使他立下当一名祖国卫士的志愿。 1982年,云南省公安机关首次招收缉毒干警,年仅20岁...[详细]
楚图南(1899年8月——1994年4月),原名楚方鹏,曾用啊囊、高素、高寒为笔名,云南文山人,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家、文学家、学者、社会活动家。 楚图南自幼母亲早逝,父亲在外工作,依附亲友生活。1916年考入昆明联合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的前身)史地系,其间认识了...[详细]
邓付迪,1951年出生于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鹿马登乡娃底村。他性情开朗又好学上进,而且肯帮助他人解难。从小学到中学,他爱学习,爱劳动,爱体育锻炼。1963年3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后,正在小学念书的邓付迪,每天主动打扫教室卫生,帮助同学做作业。那时,邓付迪的父亲邓付之在鹿马登区...[详细]
丁光洪 (1943~) 白族。云南大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自学考试)。1962年入伍,历任昆明军区炮兵宣传科干事,军区政治部报社、政治部干事、创作员,军区司令部参谋,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技术四级(正军),文职二级(文职少将)。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董秀英 (1949~1996) 女。佤族。云南澜沧人。197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历任云南人民广播电台拉祜族语播音员、新闻、文艺。著有长篇小说《摄魂之地》,中短篇小说集《马桑部落的三代女人》等。小说《最后的微笑》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优秀小说奖。相关院校: 云南大学同年(公元19...[详细]
段平 (1959~) 回族。云南墨江人。中共党员。1977年赴景洪插队。1978年应征入伍。1981年退伍后历任图书馆员,《版纳》杂志、秘书,副编审。书画函大校长,曲靖市作协副主席。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国防军》,小说集《远去的歌谣》,长篇纪实文学...[详细]
段平,1964年8月出生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板桥乡大者乌龙村。段平出生后没几个月,母亲就病逝了,由父亲和继母抚育成人。 段平在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看反映战斗英雄故事的书籍、电影、电视,渴望将来能当一名解放军战士。1982年征兵的消息传来,他找父亲商量要去当兵,反复耐心地开导父亲,...[详细]
费清道,1930年4月生于云南省宣威县榕城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6岁时,生母病故,父亲娶继母杨氏,一家人勤耕苦作勉强维持生活。费清道8岁时入小学读书。1942年他考入宣威县立中学,由于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常常受到老师的赞扬。1946年,他考入宣威师范17班,思想更加活跃,不但努力学习好功课,还阅...[详细]
费实亲,化名浦恩义,1932年6月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县榕城复兴费家冲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生活贫苦,6岁时开始帮助家中放牛干活,从小为人朴实,尊老爱幼,深得邻里喜爱。1941年到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省立宣威乡村师范附中。读书期间,不但努力学好功课,还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籍。他关心政治,常打听红军长征...[详细]
高文亮,1963年4月出生在云南省砚山县平远华侨农场的一个干部家庭。父亲高世锋,1947年参加革命,在淮海战役、解放中原和西南的枪林弹雨中立过战功。从高文亮记事起,父亲就经常给他讲革命传统,讲战斗故事,教育他向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模范人物学习。 在家庭的熏陶下,1979年,初中毕业的高文亮报...[详细]
郭伟阳,1988年2月1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市,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 1994年郭伟阳入选省少体校,1998年入选省体操队,2001年2月入国家体操队,2010年获得体操世界杯比利时根特站单杠、双杠冠军;2010-2012年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个人全能冠军;2012年,代表中国男子体...[详细]
郝正治 (1949~) 字塽泰,号珠源布衣。云南沾益人。中共党员。1970年入伍。1977年复员。任沾益县委机关车队队长。沾益县政协委员,曲靖市作协副主席。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民俗文学《楹联源潭》,散文《汉族移民入滇史话》、《珠源梦》、《珠江源揽胜》(合作...[详细]
何宏年,1918年11月8日生于云南省石屏县一个开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何瑛,四川高等师范学院毕业,有“知识救国”思想,创办石屏师范并任校长,后出任镇沅县知事和元江县县长。其母朱凤英也有一定文化。 何宏年受家庭的培育,自幼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优良。后考入昆明市虹山中学,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他关心...[详细]
何家才,壮族,1908年生于云南省师宗县五龙乡下鲁木村。 五龙乡(原五洛河区)是一个民族杂居的地区,与高良乡接壤。多年盘踞在该地的反动乡长王家太以及地霸何绍周、何绍文等,是高良乡大恶霸何廷珍的同伙。他们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横征暴敛,为所欲为,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饱尝王家...[详细]
和自兴,1951年6月出生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纳西族。这里处在大山的包围之中,到县城要走整整4天的山路,一家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9岁那年,和自兴的父母相继去世,他成了孤苦伶仃的孤儿。党和政府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把他接到了县城,供他上学,抚育他成长。对于党和政府的关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