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跃,1918年生于贵州省桐梓县新站区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11月,张跃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历次作战中,张跃英勇顽强,曾荣立三等功两次。 1953年6月27日,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六二团九连受命接守5293高地。 29...[详细]
赵旭:(1812-1866),字石知,号晓峰,清朝贵州桐梓县人。幼年丧父,青年时代随其叔至山东腾县祖父官署居住。先后游学吴楚,阅历学识极富。回桐梓后,曾九次乡试不第。长期居家课读,与"西南世儒"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谕。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县教谕时,以实绩加翰林院孔...[详细]
赵忠林,1957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下,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充满无限热爱之情。1976年3月,怀着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一片丹心,赵忠林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入伍后,赵忠林被分配到某部队八连六班。六班有光荣的历史。在1953年的剿匪战斗中,荣获“钢铁英雄班”的荣誉称号。...[详细]
周瑛(1429—1503),贵州黄平县人。明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景泰五年(1454)京城会试,中甲戍科进士,为黔东南中进士的第一人,时年22岁。少时聪慧好学,千里跋涉至四川泸州学习。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举人,五年(公元1454年) 进士。由部郎出任临安、衡州知府。内擢太仆寺卿,后...[详细]
周昌寿(1888—1950),字颂久,贵州麻江县人。中国著名物理学家、翻译家、教育家。1906年,赴日本求学,专攻物理学,毕业后又继续在东京大学研究院深造。在1916年,周昌寿就在日本与留日学生共同发起组织了学术研究团体“丙辰学社”,后改名为“中华学术社”。周昌寿满怀科学救国抱负,于1919年回...[详细]
周达文,原名周达定,曾用名周达明、定一、洛父,俄文名邱贡诺夫,笔名屈公,1903年1月3日出生在镇远县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共产党贵州籍早期优秀党员、著名革命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1921年考入北京俄文政治专科学校。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赴苏联学习。1936年,苏...[详细]
周起渭(1665~1714),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字渔璜。号桐野,贵阳青岩骑龙人。周幼年即工诗。其诗以“奇”、“新”著称。15岁时,以《灯花诗》崭露才华,传诵一时。在京城时,以《万佛寺大钟歌》一举成名。与史申义有“两诗人”之目。充浙江乡试正考官。洊升詹事府詹事。时姜宸英、汤右曾、顾图河等以诗古文...[详细]
周万顺 (?—1903)镇远卫城人。清咸丰末年随军进入四川大、小金川剿贼,因屡建战功,得升把总。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大金川生擒贼首周志勇,克復太平县城,升千总。清同治四年(1865年),率军队援陕西,收復汉南郡县多处,升守备,后升任参将。清同治五年(1866年),率军援黔,攻拔华尖山贼巢...[详细]
庄豪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公元前279年,即顷襄王二十年,楚国为开疆拓土征伐夜郎,派庄豪后裔庄豪溯沅水而上,开啟氵舞阳河流域的文明,并将镇远纳入楚国黔中版图。庄豪佔领镇远时,在香炉岩上镌刻“楚峤风顺”四字。故以庄豪开辟镇远文明之第一人。...[详细]
邹前方,1952年2月7日出生于贵州省余庆县白泥区(现白泥镇)农村。父亲邹兆伦是解放后农村土改积极分子,又是全县农村开办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带头人,1953年入党;母亲是个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一个大姐和两个哥哥都是共产党员。邹前方一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读小学期间,正值毛泽东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详细]
安邦彦(?-1629) 明末贵州少数民族人。世职水西(今贵州省毕节县,位黔西北大力县西北)宣抚使。嘉宗初,宣慰使安尧臣死,子安位年幼,其母奢社辉代领其职。嘉宗天启元年(1621年),社辉兄四川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宣抚使奢崇明举兵反明,占重庆、遵义 (今贵州省遵义市)、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详细]
陈一诺,1985年8月18日出生于贵州,毕业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07年出演电视剧《猎捕》,正式开始演艺事业。同年参演古装神话剧《封神榜之武王伐纣》。2010年主演系列电视电影《大明嫔妃》 ,成功的塑造了从阴险恶毒到善良悲悯的一个心里飞跃的角色。2011年出演家庭情感剧...[详细]
戴秉国,男,生于1941年3月,印江县杉树镇对马村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9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外语系俄语专业毕业;1965年9月,进入外交部工作,后任中国驻苏联使馆随员;1974年至1989年先后任外交部苏欧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1989年至1991年,任中国驻匈牙...[详细]
扶纲,字允常,明朝贵州都匀卫人,布依族。 扶纲,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七年(公元1634年)进士,授吏部员外郎,大理寺观政,光禄大夫,兵部及礼部尚书直至文渊阁大学士,史称扶阁学。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缢于景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后扶纲即回归故...[详细]
干正书 (1947—)思南人,土家族,现为贵州日报社总,省“四个一批”人才,高级,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报纸副刊研罕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贵州省管核心专家。干正书曾在思南任过乡镇秘书,县委宣传干事。1981年调入贵州日报工作,任记者,专职评论员,理论部主任。1991年任贵州日报社副总。1...[详细]
高万能,男,1954年1月出生,贵州思南县人。土家族,研究生,副教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先后在铜仁师专、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以及贵州省团校、中央团校、中共贵州省委党校、中共中央党校、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培训,并先后担任共青团铜仁地委副书记,铜仁...[详细]
黄禄祥(1879-1946) 近代教育家。字齐生、号青石,晚号石公。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自学商道。1898年任“群明社”商店经理,并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多次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旋发动贵州起义,成立贵州军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积极倡办勤工...[详细]
黄卫平(1958-1992) 1958年生于毕节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6年到毕节六小,1981年转为正式教师。1992年4月4日9时,毕节六小组织近千名师生前往毕节烈士陵园扫墓,当扫墓队伍行至城郊到天河响水滩时,一辆满载石沙的盘式拖拉机因刹车拉杆断裂失灵,以每小时50公里的左右的车速从3...[详细]
胡嗣瑗(1869—1946) 清朝遗老。字晴初,亦字琴初,又字愔仲,别号自玉。贵州贵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精通史学,擅长诗词、书法。点翰林后历任翰林院编修、天津北洋法政学堂总办,又曾充当直隶总督陈夔龙的幕僚。辛亥革命前后任江苏金陵道尹、江苏将军府咨议厅长。民国初年因文名被直隶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