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吉(1827~1880)字沅青(一作元卿),四川宜宾市赵场人。道光庚成(1850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癸丑(1853年)授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馆总纂,壬戌(1862年)会试同考官。 外放掌江西道监察御史,内调和科绘事中,工科掌印给事中,任台谏八年,曾多次上 书弹刻权贵,声震朝野。旋...[详细]
赵宇亮,化学家。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2月出生于四川南充,籍贯四川南充。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96和1999年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纳米生物效应分析与...[详细]
郑昌赉,又名郑致平、郑衡、郑子平、梁兴,1914年生于四川省隆昌县道光坪油房街一个地主家庭。在他懂事时家庭已开始衰败。他自幼酷爱读书,待人热情,举止大方,善于言谈,做什么事也不甘心落后于人。他上中学后,喜欢看政治书籍,从中接受了进步思想,渐渐地对旧社会产生不满。1932年初春,郑昌赉结识了隆昌进...[详细]
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厅级干部、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云南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卫生防疫站站长、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咨询团成员,农工民主党一届、二届省委副主委郑玲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5月11日18时50分在昆逝世,享年89岁。 郑玲才同志四川达县人,一生工作在祖国西南边陲,...[详细]
郑统一,1919年12月出生,四川省平昌县(一说湖北)人。1932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初期,郑统一任战士、排长、干事。 1936年6月,郑统一任红3军团4师10团1连指导员。 郑统一先后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详细]
郑佑之,1891年3月13日生于四川省宜宾县古罗镇飞凤嘴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他5岁启蒙,11岁就读完了家里所藏线装古典文学书籍近百册,被乡人誉为“秀才”。14岁考入宜宾县高级小学,因成绩优异,提前升入叙属联合中学。这是一所很有影响的学府,师生中有着很强的爱国心,这对他影响很大。他的文章写的很出色,...[详细]
钟体道,四川绵竹人,其家经营绸缎庄。1904年考入四川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教官、四川第二混合旅旅长,驻军南充。 1915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不满袁搞复辟,在张澜、国会议员罗纶的推动下,1916年3月,钟体道在顺庆(今属四川南充),率川北21县子弟兵大举响应,在南...[详细]
钟体乾(1879年—1962年)字均猷,四川成都人。陆军中将,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五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 1911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教官,1915年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1919年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长,1921年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23年任四川善后督...[详细]
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威远严陵镇人。1892年中举,历任广西阳朔、苍梧两县知县,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四川省会理、蓬溪,江西省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江西省庐陵道尹。周岸登工于词曲,兼善诗赋。词风崇尚吴梦窗,自号“二窗词客”。博学专精,其作品“博雅矜炼,语出已铸,...[详细]
周林志,1948年11月出生于蓬溪县。自幼热爱劳动,孝顺父母,肯帮助人,是有名的乖孩子。在他上小学时,去学校的途中要经过一条8米多宽的小河。河上石礅子与石礅子之间,相隔得很远,同学过桥十分危险,每天他都要带着小同学过桥。遇到夏天河里涨水,过桥就更加危险,他就牵着小同学的手,一个一个地送过河,每天...[详细]
周民英(1920-1998),原名詹德安,四川蒲江县人。1920年8月出生于寿安镇,早年于成都就读中学。时值抗日战争,周民英深受中共抗日救亡主张影响。经县人张黎群介绍,由四川地下党组织安排,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 1938年1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创办的战时青年训练班(简称“青训班”)青训班...[详细]
周潜川(1908—1971),字笛横,祖籍四川威远县,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曾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早年从军为护士;后在岳丈资助下,入国立武汉大学学习;后以官费赴英国学军工化学。回国后曾任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政治教官。1939年,周潜川因习武受伤,经成都市多位名医医治无效,渐至卧床...[详细]
周荃叔(1887~1968)又名周瀚,新繁繁江镇(今新都县新繁镇)人,四川武备系步兵科学员,中国同盟会员,曾东渡日本考察军事。历任四川成武将军行署副官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司令部参谋长、四川省会警察局局长、中国国民党新繁县党部监察委员等,解放后任温江专区专员公署副专员。 周荃叔于18...[详细]
周文富(1903-1940)字绍尊,四川双流县城西街人,曾任双流县立第一小学校长。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因感于民族危机深重,毅然抛妻别子,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高级班学习军事,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 1940年4月,日本侵略军3千余人入窜湖北...[详细]
宗之璠 字旭先,号玉崖,别号意园,四川叙州府宜宾县(今四川宜宾市西北)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今江西南昌市南昌县)人,副贡。初授广西宜山县令,军前屡建奇功。康熙己未(1679年)知新泰县事。莅任后首重学校,购民舍十余楹为义学,受到士人尊崇。清厘户口、地亩。常单骑简从,不辞劳瘁,民无虚粮之累。己...[详细]
邹必诚,又名邹与其,1895年生于四川省高县蕉村乡一个造纸工人家庭。父亲终年为一家生计劳累奔波。生活的艰辛,世间的不平,深深印在邹必诚的脑海里。他读书非常刻苦,深得家族成员及老师的喜爱,因此他的读书经费全由祠堂供给。 1916年,邹必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叙联中学。他立志要改变家乡面貌,先回蕉...[详细]
邹映兰,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万源县石窝乡。父亲是佃农,是个好猎手。邹映兰从小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不满,富于反抗精神,她又跟父亲学到一手好枪法。乡亲们都称赞︰“兰子这女娃,胆子大,心眼细,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1934年3月,红军攻下了四川省宣汉的鹿成寨,消灭了刘湘的一个旅。军阀王陵基调集人...[详细]
左青云(1879──1942),字传信,乳名牛儿,威远县严陵镇人。10岁开始随父亲搭班学艺,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慧,一副亮嗓,且学艺十分刻苦,软硬场面样样娴熟,尤长司鼓帮腔。一次随师赴渝演出,观众为他的司鼓、帮腔场面挂红放炮,遂使“左牛儿”名扬天下。后来,常受聘于重庆、内江、资阳、自流井、威远...[详细]
阿兰·达瓦卓玛(Alan Dawa Dolma),在中国被称为阿兰(alan),1987年7月25日出生于四川康定,籍贯四川丹巴美人谷,在成都长大,中国藏族女歌手。[1-2] 2006年初签约日本艾回唱片公司,开启了她在日本的演艺生涯 。2009年阿兰的第九张单曲《久远の河》于日本Ori...[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