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林同志生平(1937-2005) 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司法部原党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退休干部杨永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二00五年七月九日十七时四十三分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八岁。 杨永林同志一九三七年五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市,一九五三年三月参加革命工...[详细]
杨裕,又名继先、辉光、德明,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蓬溪县黄泥乡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任隆区委宣传委员。同年红军入川,军阀田颂尧派出大批-四处搜捕进步人士,杨裕在黄泥被捕,后取保释放,与组织失掉联系。1935年1月,田颂尧的清共委员会又在蓬溪将杨裕逮捕,后经保释回黄泥教书。1...[详细]
杨玉成,1910年出生,四川省渠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副指导员、指导员、股长、部长、主任、副政委、军分区后勤部和军需部及志愿军后勤第5分部政委、总后西安办事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1955年9月...[详细]
杨重岳,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蓬溪县三凤乡人。少时家境贫困,无力谋生,其母给伍家湾蒋荣鼎家当佣人,重岳随至其家当放牛娃。重岳天资聪明,爱好绘画,时常在牛圈墙壁上用木炭涂抹,在山上放牛就用树枝或石块在地上随手描画所见花卉、翎毛、山水。他母亲无钱供他读书,他只好在放牛割草之余,去蒋荣鼎家私塾倚...[详细]
杨子元(1871一1919),字连珊,蒲江县城西街人。十四岁考取秀才,补廪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聘为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清末.入四川法政学堂。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二月十九日,蒲江知县孙廷彩命杨子元编纂《蒲江县乡土志》。三十四年(1908年),经三年的努力编成《蒲江县乡...[详细]
燕翼(1921—2003),原名张洪芝,1921年12月生,山东梁山人。1937年冬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初参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纵队连指导员;1942年任冀南滏西支队特派员;1945年,先后任二野第十军28师83团政治处副主任,同年11月,任83团副政委;1949年...[详细]
颜蕴三,族名杰礼,字蕴三,号逢吉。清道光六年(1826年)出生于威远县南乡颜家坝。卒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自流井盐业史上最有声望的技术人才,其人一生发明了不少凿井工具,被誉为井场“鲁班”。 颜蕴三自幼家贫,靠做簸箕为生。稍长投自流井盐商、本家叔父颜昌英,在其永兴...[详细]
姚宗贤,字绍筝,1904年生于四川会理一个贫穷的家庭,幼年时随经营小商品的父母迁居到云南元谋牛街。因长于云南,姚宗贤后改籍云南。 姚宗贤从小性格沉静,聪慧好学。7岁的时候,望子成龙的父母省吃俭用,送他到小学上学。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曾一度休学。但姚宗贤“性抱宏远,深以不能求得高深...[详细]
姚作宾(1891~1951)四川南充南部人。1918年赴日本留学,明治大学政经科毕业。“五四”运动后期为北京“全国 ”领导人,1920年因组建“另一个”“中国共产党”轰动一时。1922年参与接收青岛,历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交涉课课长、代理接收委员兼交涉员、督办公署顾问等。1933年任青岛中国石油公...[详细]
殷孟伦(1908~1988),语言学家。字石臞,四川省郫县人。193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后赴日本东经帝国大学大学院当研究生。归国后历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召集人及指导教师,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古汉语教研室主任、语言教研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详细]
尹绍洲(1883~1931),宜宾城区鼓楼街人,谱名家模,又名棻,别名肇舟,笔名默识,化名李建中。尹绍洲就读于叙州府中学堂,后肄业北京京师法政专门学堂政治经济系,于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尹绍洲离京返川。1912年,尹绍洲发起成立“共和党宜宾支部”,任支部长;创办宜宾第一家报纸《日...[详细]
游克斌(1925—2001)威远县新店镇人。194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农经系。解放后,先后在成都市军管会司法处、川西人民法庭、四川省人民法院工作。1957年划为“右派”并判刑14年。1979年10月平反,翌年7月调回威远县人民法院。 1981年2月,游克斌调县司法局工作后着手“威远县法律顾问处...[详细]
游雪程,又名大经,号立三,1903年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新镇乡一农民家庭。192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30日,他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反帝大-, 日本纱厂的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队伍到公共租界时遭到英国巡捕的开枪射击。随后,游雪程深入到工厂,揭露帝...[详细]
袁方炳1917年出生于威远县严陵镇。少年时先后在威远县城西街小学、县立初级中学读书,后到成都就学。193j秋,考入杭州空军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空军驱逐机第三大队任少尉飞行员,驻成都双流机场。 此时正值日冠侵华疯狂之际,他呈书上司,表示要与日寇决一死战,虽死无憾,只求遗体归葬故里。不久,回威远...[详细]
岳心广,1917年1月出生,四川省南江县燕山乡双庙村人。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岳心广历任南江县保卫局审讯科员、秘书、红四方面军红31军93师连队文书、班长、排长、组织干事、营部书记。参加...[详细]
余国祯,名治平,又名明清,化名杨建寒,1907年6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资阳县南津驿乡下,后迁居镇上。 余国祯幼年时,家境清贫。父亲余炳章借0在镇上开简易染房,从事手工劳动,母亲纺纱织布,加上年迈的祖父母,全家三代五口,长年累月挣扎在饥饿线上。1917年,余国祯刚满10岁。父母见他在干杂活间隙...[详细]
余述怀,字仁禄,1883年11月4日出生于四川威远县向家岭黄石坡,弟兄五人,自幼家贫,仅靠父亲余发荣裁缝一技糊口。幼不能读,少乃文盲。又因父亲拖累过重积劳成疾而早逝,余家竟然无钱安葬入土,依靠好邻居邹候生资助,才备棺材草草埋葬。余述怀经此磨难,刻骨铭心,发誓苦挣家业,迎来翻梢之日。 1902...[详细]
余燮阳(1887─1943)字哲徽,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著名书法家。燮阳少时,受县中书法名家肖玉林先生指导,以书法为日课,坚持不懈,锐意进取,不苟求工,打下了坚实基础。及长,就读于成都尊经学院,院长霍庄寿见燮阳之文卷,行正字匀,笔力道劲,赞曰:“此途可图也。”特推荐于门下弟子、时任军机大臣荣禄处...[详细]
余志和,邛崃市人,1941年生,1964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饿语系。曾任新华社对外新闻部、参考材料部、索非亚分社、翻译、记者,新华社参考材料部副主任、主任,《参考消息》副总、总,新华通讯社经济信息部主任、中国经济信息社总经理、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副会长、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多年从事新闻翻译(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