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完书,原名司马德麟,藏族。四川汉源县人。因红军长征路过家乡一带地区,从小受过革命影响。1945年来重庆卖药,1948年考上美国在重庆办的华西贫教会,后分配到四胜场做贫教主任,教农民学习文化。 1949年9月10日因“共党嫌疑”罪名被捕。同年11月28日被杀害在原西南长官公署二处防空洞...[详细]
孙泱,曾名宁世。四川南溪人。朱德挚友孙炳文烈士的儿子。光华大学、日本东京明治大学肄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传部宣传科科长、中共嫩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东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 建国后,历任国家计委军局局长,西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详细]
孙介卿(-1938),蒲江县城东门外孙坝人,生年不详。早年,毕业于四川陆军邓锡侯第三十师军事教育团,投身军旅,任排长、连长、营长。1931年,任四川陆军李家钰四川边防军第六混成旅第十八团团长,驻防安岳。1935年,任第四绥靖区第一零四师第二旅第四团团长。1936年,率部进入越西,驻防礼州,任国民...[详细]
孙敬民同志生平(1913-2007) 中国共产党党员、老红军、中共湖南省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原长沙铁道学院副院长孙敬民同志于2007年3月23日15时2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不幸逝世,享年95岁。 孙敬民同志于1913年9月出生,四川省通江县人,早年家境贫寒。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孙济世(1915—2008),曾用名任济世,南溪县人。孙炳文的二子。四川省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省委批准享受正厅级待遇)。 曾在北京、广州、汉口、安徽、上海、河南等地念小学、中学。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肄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39年回成都,先后担任成都快报...[详细]
孙维世(1921年—1968年10月14日),孙炳文的女儿,周恩来养女,有“红色公主”之称。新中国戏剧奠基人、新中国三大导演之一。代表作品有《保尔·柯察金》、《钦差大臣》、《万尼亚舅舅》等。 人物生平 1921年,孙维世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 1934年,12岁时在北平贝满女中上学。 ...[详细]
孙新世是一名女教师,1926年冬生于广州,祖籍为中国南溪县,孙炳文的幼女,北京大学俄语系教授,讲授俄罗斯和苏联文学。孙新世又名黄粤生(是姨父母黄志烜、任馥坤夫妇的养女)。 孙新世又名黄粤生(是姨父母黄志烜、任馥坤夫妇的养女)。在长大成人后,黄志烜就告诉了她的真实身份,并希望把她送到生母身边。...[详细]
孙义彬(1946—2002)本姓范、名贵元,四川荣县人。童年家境困窘,抱养给威远煤矿一孙姓工人,初中二年级转入威远中学。1965年夏,孙义彬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却因生父阶级成分株连而落第。回到威煤养父处,受黄荆沟镇之聘,和一位周姓老师用向镇福利社借来的50元钱,开始一所中学的创办。...[详细]
苏文,又名允清,生于民国元年(1912),蓬溪县东新乡人。1927年春,考入县中读书,1929年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在中共南充中心县委接受党员训练时加入共产党。任中共蓬溪县中学地下组织支部组织委员。1931年在成都《大声周刊》社做宣传工作。1932年在回马中心国民小学任教,积极开展党...[详细]
谭东,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3年4月14日,四川遂宁市人,198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三级警督。1999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生前为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三级警督。2008年12月29日,谭东同志因抢救落水群众身患重感冒,仍继续坚持工作。2009年1月5日晚...[详细]
唐伯壮,字身烈,1899年4月29日出生于四川省达县黄都乡唐家吊楼子。中学毕业后,入四川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 当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时期,革命之风盛行,《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广为传播,唐伯壮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这些进步杂志,产生了“革命救国”的志向。 1926年12...[详细]
唐成海同志生平(1919-2009) 贵州省军区贵阳后槽干休所正军职离休干部、贵州省军区原副司令员、老红军唐成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23日在陆军第四十四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唐成海同志系四川省仪陇县人,1919年9月出生,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6...[详细]
唐兴盛,1916年11月出生,四川省阆中县玉台镇白顶子村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唐兴盛历任战士、文书、指导员、干事、营长、教导员。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 (二) 抗日战争时期,唐...[详细]
钟瑞廷 钟瑞廷,号梅花瘦人,大英县象山镇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授中书科中书。由于时局动荡,遂决意不求仕进,著书自娱。曾主讲蓬莱书院、蓬山书院、象山书院、经义书院。为清代双流刘沅弟子。著有《龙溪诗草》二卷。...[详细]
王琪(女)(1949.07.22-),轻工装备(塑料加工装备)专家。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工学学士(1982年1月)、硕士(1984年6月)、博士(1989年6月)学位。1989年12月—1992年3月加拿大Laval大学高分子科学工程中心博士后。四川大学教授,长江...[详细]
王伯乔(1871~1944),字贞杰,威远县向义镇里河沟人,少年时代曾就读于1874年由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的成都尊经书院,师从经学大师王闿运,四川留法预备校毕业。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总督岑春煊为训练新军,开办了“四川武备学堂”,王伯乔任教官。宣统元年(1909),王伯乔随四川新...[详细]
王典同志1920年8月16日生于四川省威远县。1936年5月在北平参加革命,任中共北平军委交通员。1937年底在河南省确山县竹沟参加新四军,任新四军二师老八团政治处青年干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中共安徽盱眙县高庙区委书记,1942年后任新四军五师锄奸部保卫处干事,根据地整风时在淮南党...[详细]
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之妻,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乡贡进士王方之女,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十六岁即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可惜天命无常,治平二年五月(1065年)王弗卒,年方27。所余一子苏迈,年仅6岁。 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卒于京师开封,葬于眉州东北彭山县安...[详细]
王敬德,又名王进德、王毅,外号老杨,1906年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千佛场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王维中,以行医为生,供职于一家外国人办的教会。母亲王赵氏,操持家务,是贫苦的农村劳动妇女。王敬德共有姊妹6人,他排行第二。 王敬德6岁时,就跟随母亲下地劳动。7岁时在千佛场启蒙读私塾,后又进入教会办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