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作成,笔名韩蓁、韦革、寒凝等。1940年出生于邛崃牟礼乡永丰场。少时就读于住地永丰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并自修。1958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曾任班主任和少先队员总辅导员工作十余年,现供职于邛崃市教育委员会,中学一级教师,邛崃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64年发表...[详细]
何超群,民国4年(1915)出生于蓬溪县金龙乡梨树沟。父亲早年被当地舵把子打死,母亲生活无着改嫁,超群自幼备受艰辛,帮人放牛糊口。 1929年,超群为报家仇,雪民恨,抱着侠义之心离乡从戎,先后在国民党军队担任排长、连长。部队生活使他看透了国民党军队的腐朽,失去了信心。当部队驻扎遂宁南坝时,便...[详细]
何成福,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蓬溪县城。小学文化。11岁拜县城傅彬然学习烹调技术。20岁时又帮北门桥名厨师陈代芳菜馆作助理掌案,技艺更精。1936年,抛妻别小与陈代芳一同到武汉谋生。被“味腴餐厅”老板黄协良雇为红案厨师。 建国后,成福在武汉国际招待所——国营胜利饭店任特级厨师,专门为...[详细]
何琳(1957.11.11-)。潜艇降噪技术专家。出生于西安市,四川省西充县人,中共党员。1984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海军工程大学舰船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船舶振动噪声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 从事潜艇降噪技术研究30多年,解决了多项制约我国潜艇噪声降低的...[详细]
何明智,1915年12月出生,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何明智曾任红30军特务队排长。参加了川陕苏区反“围剿”作战和长征。在长征途中,三次过草地,四次负伤。 (二) 1937年...[详细]
贺胜良962年出生于顺河镇拱桥村。1980年入伍,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开始在广州军区某部从事天线架设与维护工作,1985年起担任班长。 贺胜良在工作中总是以身作则。悬崖陡壁他在前头探路;抬上百斤的天线杆爬山涉水,他总是扛最重的一头;在蚂蝗乱窜的臭水塘里,他第一个跳下去;夏日安...[详细]
何晓初,1913年出生,四川省南江县人。1934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特派员、科长、政委、政治部主任、师政委、炮兵学校政委、炮兵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4月29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75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详细]
何以端同志生平(1898-1978)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何以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九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何以端同志是四川省营山县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一九年由武昌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一九二○年底去法...[详细]
何雨农,1920年1月出生,四川省茂县凤仪镇水西村人。羌族。曾用名,玉龙之义。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何雨农7岁读私塾,10岁时因家境衰落辍学。 1935年1月,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茂县,红31军93师27...[详细]
中国共产党党员。出生在四川南充龙泉场贫苦农民家庭。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投身革命。1932年11月,在南部县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升钟寺农民武装暴-动。 失败后转移到成都,不久,被捕入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仍继续从事革命工作。抗战时期,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与许多进步青年一起组...[详细]
贺祖英,女,1960年6月出生于内江县新店乡,中共党员,内江市东兴区奋发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 1993年7月,贺祖英所工作的单位东兴区客运公司面临破产,她下岗了。下岗后,她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十分焦虑。她在无意中发现一些学龄儿童成天在街上游玩,一问才知是些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入学难。她下定决心...[详细]
侯国祥,1915年12月出生,四川省苍溪县人。1933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侯国祥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师政治部政工干事、地方科干事。在川陕根据地参加了粉碎刘湘部队的围攻,参加过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强渡嘉陵江等重大战斗。...[详细]
黄济川,原名黄锡正,1861出生于平坦乡一户农家,读过几年私塾,17岁时患有严重的肛瘘,曾四处求医问药而久治不愈。后访于富顺民间医生龚心裕处,追随求医,颇有疗效,并在治疗的数月中,随龚心裕往来于四川各地,亲眼目睹了龚心裕精湛的医术,同时也被他救人于危难的悬壶济世之举所感动,遂决意拜师学艺。龚心裕...[详细]
黄绍辉又名黄德润,1912年出生在四川盐亭县玉龙乡一普通农家。从小热爱劳动,八岁便放牛、煮饭、喂猪。读中学时,便代管学校图书室,以劳务补贴支付自己的生活、学习等费用。1930年在遂宁县精益中学毕业,两年后又考入成都华西协合中学校高中普通班。1935年冬,他以优异成绩被国民政府办的四川农村合...[详细]
黄泽湘,1911年2月出生,四川省营山县人。1933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黄泽湘历任秘书、通江县保卫局副局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 (二) 抗日战争时期,黄泽湘历任副指导员、指导员、干事、武...[详细]
川大教授──胡素民(1867-1943),名冀,威远县界牌场人。1903年中举,善诗词,著有《自得堂文集》、《自得堂编年诗集》等。1904年任威远县高等小学堂(严陵镇中心校)第一任校长。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勉谕学生。1910年任天津长葫盐茶道尹。后参加同盟会,并辞去道尹职务,任天津《民国报...[详细]
胡驭垓(1883--1911),又名良辅,字驭垓,又作御阶,威远县界牌场人。1907年春入同盟会,于县高等小学堂任教,以灌输革命理想为事,志不容于当道,主张实业救国,男女平等,鼓励妻子陈凤章赴成都求学。1908年秋,胡驭垓与同盟会人员在成都密谋起义失败后,游走嘉定(乐山)、叙州(宜宾)等地。19...[详细]
江大源(1905—2000)威远县山王镇人。1920年,因父亲煤厂倒闭而举家迁高石镇。1933年从河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就职于重庆民生公司。翌年到武昌、开封等地设计公路桥梁。1935年秋回川任川陕公路总工程师。1938年底,为支援抗战,江大源受命抢修川滇东路,任施工总段长。他立下军令状,...[详细]
蒋华,男,1956年11月出生于四川威远,初中就读于威远严中,1975年从威中高中毕业。75年至77年在威远新店插队。于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2年毕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研究工作。1986年赴美留学,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