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剑霜(1895—1995),原名许颖,泸州麟现乡双嘉人。早年就读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0年9月,在四川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分到川军第二混成旅刘伯承团,因作战勇敢,练兵有方,深受器重,由候差逐级擢升至营长。1926年12月,许剑霜参加泸州起义,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二团团长,他竭力拥戴刘伯承为起...[详细]
蜀太后徐氏 成都徐耕,生有两个女儿,都有倾国资色,能作诗,蜀王建纳两人为妃,姐姐为贤妃,妹妹为淑妃。王衍即位,册封贤妃为顺圣太后,淑妃为翊圣太妃。咸康元年,衍与太后太妃同在青城山祷告,凡是游历之处,各赋诗刻于石上,共十六首。...[详细]
徐万壁(1488—1555),又名徐万福,字完卿,大竹牌坊乡人。自幼喜读经史。明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随即放浙江江山县令。任中力革弊政,奖励良善,改造愚顽,地方风气为之一变。其性刚直,不畏权势。在查知土豪王佩、毛林结伙害死前任县令一家三口而逍遥法外时,即具文上司,缉拿究办。后数次-,指陈时...[详细]
字仲义,号曼陀,杨通乡人,1904年3月生。 父代益,母冷氏,颇有文化教养。徐代益办起私塾,请来塾师。徐永弟被关进书房。枯燥的四书五经远远不能满足徐永弟旺盛的求知欲。他捧起了侠义小说。书中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客形象吸引着他,他爱不释手,常常废寝忘食。看到那些为非作歹的人,徐永弟竟急...[详细]
徐永孝(1901-1988)字仁甫,晚年自称乾惕翁,大竹县杨通乡人。幼年承受家教,6岁识字,继读《三字经》及《三字幼仪》。初入杨通乡公立小学,后入东南乡高级小学。他期期考试,常列前三名,颇得乡人称誉。民国初年,乡无治安,土匪为患,举家迁至黄城寨上。入私塾读《四书》、《孝经》、《诗经》、《礼记》及...[详细]
徐占彪(1840~1892),名承安,字崑山,西充县鸣龙镇宫子山村人,出生贫寒。1860年(清咸丰十年)投效果勇营。先随军攻破蓝朝鼎、李永和农民军占领的丹陵、青神、眉州,继又剿捻、发、回等农民起义军。因战功,由士卒升千夫长、分统、参将。1875年(清光绪元年)在围攻陕西、甘肃的回民起义军的金积堡...[详细]
阎苍舒,字才元,南宋四川阆中人,淳熙中(1174--1189年),以试吏部尚书使金,贺正旦。工正(楷)书,雄健而有楷则·尤工匾榜。淳熙五年七月以右司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是月为左司员外郎,六年二月为宗正少卿,并兼国史院编修官。...[详细]
杨大全,字浑甫,眉之青神人。 乾道八年(1172)进士,调温江尉,摄邑有政声。绍熙三年(1192),召除监登闻鼓院。五年,光宗以疾久,不克省重华宫,廷臣多论谏者。太学生汪安仁等二百余人-,而龚日章等百余人以投轨-为缓,必欲伏阙。大全谓:“院以登闻名,实明目达聪之地也,今乃使人视为具文...[详细]
杨栋,眉山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在南宋宋理宗(1224年—1264年在位)时期。曾官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只是亲近权臣,一生毁誉参半。生平事迹见《宋史·杨栋传》。 杨栋开始在剑南西川节度手下任职。还没来得及上任,母亲去世。待守丧...[详细]
杨国清(1924—2003),龙马潭区石洞镇人。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2年起先后任初级、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农科所所长、大队长、村党支部书记,直至1983年离任。先后当选泸县第七、八届-表,龙马潭区首届、泸州市第四届-表;为泸州市第四届劳动模范,龙马潭区、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19...[详细]
杨绘年幼时聪明过人,读书一目五行,名闻西州。进士及第后,通判荆南。以集贤校理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一天都办不完的事,杨绘不到中午就办得井井有条。仁宗很喜爱他的才能,准备越级提拔他,执政的宰相觉得他太年轻了,不想任用。杨绘便以母老为由,请调任离家较近的眉州一带任职,于是调任兴元府。地方-请...[详细]
杨名(1505~?),字实卿,号芳洲。四川遂宁人。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罗洪先榜进士第三人。 杨名为童子时,督学王廷相见他出语不凡,遂补弟子员。嘉靖七年(1528),杨名参加四川省乡试,夺得第一名,解元。第二年,顺利通过会试、殿试又高中探花,授翰林编修。不久,得知母亲去世,杨名立刻...[详细]
杨仁叔(1903~1931),又名仁杰,字吉甫,号家瑞,西充县青狮镇苦竹垭村人。杨仁叔幼而好学,日有所长,渐对“有势利之心、依人作威、刮从民财以充欲望者痛心愤恨”。 杨仁叔认为“研究学问,是我们自己的事,不当靠着人家督促的。要服务社会,做有益的分子,亦不得不尽心研究,也是不必要让人...[详细]
杨泰之,字叔正,号克斋,眉州青神(今眉山市青神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161—1230年(约宋宁宗嘉定初前后)在世。少刻志于学,卧不设榻几十年。庆元元年类试,授泸川尉。累知普、果二州,皆有异政。理宗时,迁大理少卿,屡发谠论(正直之言,直言)。诏直宝谟阁,出知重庆府,主管千秋鸿禧观。泰之著有...[详细]
[生卒]1225-1279 [籍贯]眉州彭山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杨栋从子。七岁归里,其母教以成立。宋理宗淳七年(1247),以胄试第一入太学。九年(1249),以公试第一升内舍。遇季冬雷震,首帅同舍诸生叩阍极言时事,有云:“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详细]
杨允奎(公元1902-1970),字星曙,安岳县姚市镇人。民国17年,杨允奎获得公费留学美国,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系,研究玉米遗传学育种,民国2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他断然拒绝了留美、去德任教的聘请,回国就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民国24年又被邀四川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 杨允奎一生,...[详细]
姚鹄,字居云。蜀中(四川中部)人。诗人。 姚鹄(hú)早年时期隐居蜀中,经常出入当时好士公卿之席幕。于会昌三年(843)经宰相李德裕的推荐,进士及第。咸通十一年(870),姚鹄累官至江南东道台州刺史。 姚鹄工诗善文,元代人辛文房谓姚鹄“吏材文价,俱不甚超。”《唐才子传》,然而故震亨却称赞...[详细]
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详细]
阴懋德,泸县云龙镇人。毕业于四川省高等学校,从事教育数十年,为泸县教育界知名人士,曾捐田产一百多石创办桐萌中学(泸县一中前身),用云龙大水河家院作校舍,培养了一大批有为青年。阴懋德擅长书法,学识渊博。民国25年(1936年)主编民国《泸县志》,为后人研究泸县地区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史实提供了极为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