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焕辉,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塔洋镇珍寨村人。1907年出生于贫苦家庭,三岁失去父亲,从小在家以拾猪粪为生,因家庭贫困只能半农半读读完小学,母亲因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病故。家中有姐姐、哥哥和弟弟,排行0。哥哥在大革命时期参加农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嫂嫂-改嫁,侄子肖木林在抗日战争中...[详细]
孙成达,海南定安县雷鸣镇赤目坡村人,1905年5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孙成达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22年高小毕业后,考取了当时很有政治影响的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在那里认识了许多志士同仁。1924年底,孙成达考取了黄埔军校第二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6月1...[详细]
唐 胄 (1471~1539),字平侯,号西洲。海口攀丹人,明朝进士。明弘治十一年(1498)秋,领乡荐亚元。十五年春,登进土,授官户部广西司主事。不久,奔父丧归家守孝,弘治十七年(1504)期满,时值宦官刘瑾专权,唐胄称病谢绝回京任职,因以服除已久不赴任被免官职。 明正德五年(1510...[详细]
唐舟(1368~1449)字汝济。海南省琼山县府城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小聪慧博学。明永乐元年(1403年)登进士,授江西新建知县,政绩显著,上下大服。不久,擢为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整肃纪纲,改善政风,不计前嫌,容人之过。南昌郡守因旧成见不敢与之来往,唐舟却以礼相待,其气量令人佩服。后因事降为衢...[详细]
谭明新(1897~1932),1897年生,原名谭明申,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云龙镇永群村人。曾在上海读过大学。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与许侠夫一道在文昌县组建工农武装,被中共琼崖特委任命为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五路军(文昌)司令。11月,在中共琼山、文昌县...[详细]
王白伦(1903~1946),原名王育才,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红旗镇下云村人。1903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父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民,母亲林氏是个忠厚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哥哥王育贤中学毕业后,先后担任潭门小学和龙 学教师,他在“五四”运动后,接受了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府城被杀。...[详细]
王绰余,原名春魁,又名德裕。乐会县党政军组织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899年2月12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属琼海市)西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传一,字贯卿,平素务农,农闲时兼作道士。母亲莫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兄弟二人,兄长德瀚比他大12岁参王家早年家境颇为宽裕,但王绰余出生那年父亲病...[详细]
王大鹏,字云程,1885年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龙阁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运洪是个勤劳纯朴的农民,母亲黄氏,是个善良贤惠的家庭妇女。 1911年,王大鹏考取琼崖中学。在学校里,他除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1914年夏,王大鹏在琼崖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详细]
王德波,又名王绍刚,海南万宁县和乐(今万宁市山根镇立岭)礼茂洋村人。1906年王德波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王德波全家六口人,有兄弟四人,大哥王绍祺,弟弟王绍统、绍绪,他排行第二。双亲靠耕种两亩薄地和做点生意挣得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王德波成长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他的父亲看到他和弟弟王...[详细]
王德春,1906年出生于琼东县烟塘墟附近的陈伍村(今琼海县烟塘镇黄号管区陈伍村)。祖祖辈辈皆以务农为生计。父先彰,母陈氏,都是农民,生育儿子2人,兄为德春,弟为德文。父母靠3亩瘦瘠的水田,春种秋收,辛勤耕作,艰难度日。德春10岁时,父亲积劳成疾,染上肺病身亡。母亲独力支撑着门户,拉扯着2个孩子长...[详细]
王二娘(?~?) 女。海南省澄迈县人。夫姓吴,其家族累世立功边陲,故三代受朝廷诰命。其母黄氏,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以统领“归化”的生、熟黎众有功,被封为宜人。淳熙八年(1181年)王二娘袭母封号,称王宜人,统领36峒。因其善用人,有服众能力,琼管安抚司对各黎峒发号施令需经她...[详细]
王公护(1898~1943),黎族,元门乡暗村人。白沙起义前是元门峒著名的“奥雅”。白沙起义时是一区方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十分困难,只好分家居住。分家时,他除了得1亩地外,没有别的财产。2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定居暗村。在左邻右舍和亲人的帮助...[详细]
王海萍 (1904—1932),原名朝鸾,字翔林,海口长流镇堂善村人,革命烈士。出身于教师家庭,少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1917年秋,考入琼崖中学 (今琼台师范学校),他聪明好学,有“那流(长流地区俗称)才子”之称。1922 年秋,毕业后考上海沪江大学。后转读东华大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详细]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府(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详细]
王器民,又名连斋,1892年6月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塔洋区美果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双亲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先是人私塾就读,后考上琼东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时已15岁,他曾有志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一份日报,“以为开通琼崖的利器”。后因赞成者甚少,未能如愿。不久,他便随同乡去马来亚(今属新...[详细]
王天骏,字佐南,1905年1月23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锦武西村的一户农民家庭。父亲王宪斗,读过私塾,粗通文墨,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何氏,勤俭持家,劳苦不辍。王天骏在五个兄弟中排行第三。王天骏1915年进入迈山小学读初小,1919年考进中原镇红庙高等小学,与周士第(后来成为人民...[详细]
王文明,字钦甫,号恩安,1894年11月1日出生于海南东部乐会县第四区(今琼海市阳江镇)益良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守仁,素以乡村私塾教员为职业。母亲陈氏,是个贤惠勤劳的农妇。王文明幼年随父读私塾,14岁考进县立乐城高等小学校。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欠佳而辍学,后随胞兄王文源在家乡附近的...[详细]
王文宇(1899~1933) 小名继清,又名王文儒。海南澄迈县北雁乡(今文儒乡)良田村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师长、琼崖特委委员。 12岁时,因父母相继病逝,生活无着,投奔亲戚家。3年后,到西昌圩给一户财主打长工,因无法忍受财主的-而出逃,投奔驻坡尾峒竹寮村陈继虞的民军当通讯员。王文宇作...[详细]
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府廪善生员选为拔贡,朝考第一名,被选派在户部江西司任职。数月后因母病回乡探望。母病故守丧3年后赴京任职,升为部额外主事。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士,留任户部。3年后转为陕西司主事,续升为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