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礼 [公元1899年-1928年]

  • 黄开礼(1899—1928年),和舍墟人。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1916—1920年在府城琼崖中学读书。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思想倾向革命。1924年,任和舍小学校长,因受土豪赖鸿富的排斥和打击,气愤地辞去校长职务,创办一所平民小学校,亲任校长,自费聘请乡人林瀛海当教师,学童免费入学。1...[详细]

黄瑞三 [公元1897年-1928年]

  • 黄瑞三(1897~1928) 海南澄迈县第二区西昌乡庆云村(今属屯昌县西昌乡合格村委会)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是中共“邓仲”支部发展入党的第一批党员之一,是早期中共澄迈县委书记和西昌地区革命斗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瑞三初小念乡村私塾,高小读澄迈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后进入澄迈中学就读,是一位...[详细]

黄善藩 [公元1900年-1932年]

  • 黄善藩(1900~1932) 海南澄迈县长安乡(今长安镇)库云村人。早期琼崖特委委员,琼苏政府委员;琼崖工农红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和优秀指挥员,澄迈农 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 1924年考入澄迈中学简师班,因其聪颖,被授课先生和林绍昆校长一起举荐,次年春考取广州省师范学校。在穗求学期间,开始接...[详细]

黄秀仙 [公元1913年-1943年]

  • 每当人们回忆黄秀仙烈士时,她那刚强,富于斗争性的性格,她那深黑明亮、充满智慧的眼睛,就会在人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特别是她那宁死不屈、英勇献身的精神,使人永远不会忘怀。 黄秀仙于1913年出生在琼山县三江乡的一个贫苦家庭。全家11口人,父亲黄有俊,母亲上市姩 ,生育9个孩子,秀仙排第五...[详细]

黄振士 [公元1895年-1931年]

  • 黄振士,原名黄福生,黎族,1895年农历十月初五出生于海南陵水县(今陵水黎族自治县)黎亭峒坡村,父亲黄宗贵是黎族峒长。黄振士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八岁时被送到陵水县同仁学堂读书;小学毕业后,到当时海南的最高学府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读书。1915年5月10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下发公文...[详细]

胡伯虎 [公元1897年-1928年]

  • 胡伯虎,原名正寅,字礼三。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龙塘镇玉湖村人。1897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胡日清除种田外,农闲时兼作木工;母亲吴氏,是个勤劳贤惠的农家妇女。胡伯虎幼年时在村里的私塾读书,1920年升入琼山县立中学(今海口市琼山中学)。 1922年冬,胡伯虎开始参加革命活动。...[详细]

姜唐佐 [宋]

  • 姜唐佐 (?~?)字君弼。北宋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县)人。苏轼居儋时学生。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从琼山县到儋州拜苏东坡为师。苏东坡深受感动,对他格外关注,其求学的7个月中谆谆教诲,赞扬其 “文气雄伟磊落”,“气和而言遒,有中州人士之风。”参加乡试前,苏东坡在扇子上 书 “沧海何曾断地脉...[详细]

蒋习统 [公元1899年-1927年]

  • 蒋习统,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三江镇后山村人,189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除了在家务农外,还在三江墟经营一间小小的棺材铺。母亲冯氏,娘家在茗山村。1920年,蒋习统考取琼山中学。他热心爱国宣传活动,能言善辩,富有演说的才能,成为府海学生中闻名的人物之一。1924年,他考取上海的大学...[详细]

柯嘉予 [公元1896年-1977年]

  • 柯嘉予 (1896~1976),海口海秀乡滨濂村人。农民家庭出身,世代耕田,父亲在本村私塾教书。家有兄弟六人,排行第五。少年时在本村私塾读书,1921 年秋,在琼山中学读书。大革命时期,柯嘉予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朝阳大学毕业后,受党的派遣返琼开展革命活动。1924年,同共产党员王文明、杨善...[详细]

李爱春 [公元1901年-1927年]

  • 李爱春,原名李春荣,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镇爱国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亲靠种田捕鱼为生。在琼崖读书时,他与冯白驹等进步学生创办“同志互助社”,倡导进步思想。1924年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考入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预科。在广州读...[详细]

梁必强 [明][公元1531年-?]

  • 梁必强(1531~?) 字益斋,号源沙。海南省琼山县新坡镇梁沙村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赐进士,授福建省泉州晋江知县兼考校案员。在任期间,极力主张废除八股,改革考务,实施闻名的“晋江考才法”;并创立“原、入、合、支、存”记帐法,一时轰动泉州。被朝廷主考文宗赞誉为“天下才子让晋江,晋江才子让必...[详细]

梁云龙 [明][公元1528年-1606年]

  • 梁云龙(1528~1606)字会可,号霖雨、霖宇。琼山县梁陈都(今属海南省琼山县新坡镇)梁沙村人。世代务农,14岁入私塾,因父母双亡辍学放牛。15岁与同村人梁必强跟随邻村跟黄石溪先生学《周易》,并曾得到海瑞的指点和勉励。两年后拜郑廷鹄为师,深得郑的喜爱。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进士,授兵部武库...[详细]

廖纪 [明][公元1455年-1532年]

  • 廖纪(1455~1532) 字延陈,号龙湾。陵水县礼纪(今属海南省万宁县礼纪镇)人。少年聪颖好学,曾专心寓读于法云寺,自赋诗云:“逃禅偏自远,耽寂雅相投。案有遗篇在,开轩豁两眸。”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先后授吏部主事、考功郎中、文选郎中、太仆少卿、太常卿。正德年间(1506~1521年)...[详细]

李春茂 [公元1903年-1931年]

  • 李春茂(1903—1931年),龙波区青郎村人,澄临苏维埃政府的创建人之一。 李春茂生性聪颖,8岁开始上私塾,后入拔吉小学。1921年考上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24年毕业后,考上琼崖加积农工职业学校(1926年3月改为琼崖仲恺农工学校)。在校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春,...[详细]

李鼎新 [公元1899年-1931年]

  • 李鼎新,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乐来外坡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李斯志是一位执教严明、多才多艺的私塾教师,母亲谢氏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他有一个弟弟叫李白新,此外,还有四个妹妹。 李鼎新自幼随父亲读书,11岁能做文章、写字、绘画,还跟父亲学了一手做花灯的手艺。1...[详细]

黎竞民 [公元1901年-1928年]

  • 黎竞民,原名黎光基,字清波,海南琼东县(今琼海市)枫树坡黎村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黎彦福,素务农耕,为人忠厚老实;母亲王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父母生有光基、光模、光棠、光集四兄弟。黎竞民少年伶俐聪明,深得父母的宠爱,被送到姥姥村中的龙阁高等小学读书,1917年秋又以优异的成绩考...[详细]

李黎明 [公元1903年-1984年]

  • 李黎明(1903~1984),原名李顺平,曾用名王安成、黎民、黎明,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红旗镇福坡村人,1903年出生。1922年李黎明小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26年10月,李黎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李黎明回乡参加建立中共党支部,组织武...[详细]

黎茂萱 [公元1898年-1941年]

  • 黎茂萱,又名抱一,海南崖县一区遵道村(今属三亚市崖城镇)人,崖县党的基层组织创建人之一。1898年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地主家庭,父亲是清朝的守抚官。由于家庭环境较好,黎茂萱7岁入私塾读书,后又相继到崖县县立第一高小、广州市第三中学、广东省工艺专科学校就读。他自幼勤奋好学,爱书如命,收藏各...[详细]

李茂文 [公元1898年-1928年]

  • 李茂文(1898~1928年) 三亚市藤桥镇岭头坡村人,1898年11月26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里,同胞兄弟3人,胞兄李茂秀,胞弟李茂松,李茂文排行第二,3人同时参加革命,后来同时被敌人杀害。茂文1922年考入崖城县立一高小学就读,在崖城读书期间,阅读了许多革命刊物,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2年...[详细]

林宏梓 [公元1904年-1930年]

  • 林宏梓,海南陵水县(今陵水黎族自治县)光坡镇港坡村人,中共陵水县委第三任书记。1904年农历四月十二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在乡村私塾读书,后到陵水县城高级学堂就读。在此期间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思想倾向进步。从高级学堂毕业后,回乡担任私塾老师,积极参加农-动,成为港坡村的农运骨干分子,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