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南 [公元1902年-1934年]

  • 冯道南(1902~1935) 原名义交,又名健亚。海南澄迈县下岭村(今属山口乡)人。1907年进村私塾读书。1909年考入大云高小学校。1920年考入儋县那大美国基督教学校。1922年7月下旬,考入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就读。在校期间,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拥护共产党的...[详细]

冯国卿 [公元1904年-1933年]

  • 冯国卿,原名冯应国,海南乐会县(今琼海市)龙江百花岭村人。1904年出生于一个雇农家庭,国卿有兄弟4人:大兄应春、次兄应秋、三兄应宏,国卿排列第四。作为寒门“小姓”,冯国卿历尽周折才进入王氏私塾读书。1924年,他在邻村朋友的帮助下赴南洋谋生。他在南洋期间参加华侨工人夜校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和...[详细]

冯麟煌

  • 冯麟煌 (1943~) 海南澄迈人。1966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学院。历任广州军区《兵团战士报》、广东省农垦总局政治部及宣传、文化干事,海南文联《天涯》杂志副主编,副编审,《海南风》杂志主编,海南作协副主席、常务副主席、顾问。海南省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享受政府...[详细]

冯甲 [公元1902年-1934年]

  • 冯甲,原名冯世熙,字敬亭,1902年10月25日出生于海南琼东县第六区(今琼海市潭门镇)旧里村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父亲冯振起和母亲李氏都是勤劳忠厚的农民。他父亲除种田外,有时也随村中兄弟做土木建筑工。冯甲从小天资聪明,勤勉好学,深受父母喜爱。全家省吃俭用,供他人学读书。 1919年冯...[详细]

冯夙仁 [公元1901年-1932年]

  • 冯夙仁,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三江溪头村人。1901年出生,1924年在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赴北京国民大学读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未毕业即返琼开展革命活动,曾担任琼崖工农红军三团三营政委。1931年11月任澄迈县委书记,后任澄迈县委书记兼任琼崖工农红...[详细]

冯世江 [公元1904年-1930年]

  • 冯世江,海南琼东县长坡文坎市村(今琼海市长坡镇)人。1904年10月26日出生于一户中农家庭。父亲冯振义,母亲吴氏,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1924年秋,冯世江在长坡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十三中学。此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主农革命运动蓬勃兴起。冯世江在中学读书期间,广泛接触嘉积农工职业学校的...[详细]

冯秀枚

  • 冯秀枚 (1935~) 笔名田野、裴文。女。海南文昌人。1952年毕业于华南师院工农教育系。历任广东省第六干部文化学校指导员、文化教员,海南群众艺术馆文学,《海南文艺》,《天涯》杂志、副主编、主编,副编审。海南省作协副主席,海南省文联委员。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冯子平

  • 冯子平 (1930~) 海南文昌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北京新闻学校。1948年从泰国回国参加琼崖纵队,曾任黎族领袖王国兴秘书,参加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及开国大典。历任记者、,《海南日报》副总,海南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华侨外事工委会副主任。海口市第八、九届人...[详细]

符浩勇

  • 符浩勇 (1964~) 笔名芳草。中共党员。海南屯昌人。1986年后历任人行屯昌支行副股长、股长,琼海支行副行长,琼中支行、文昌支行行长。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苦猎》、《苔杀》、《爱到深处》、《逝水流年》、《踏秋》、《稻香》,中篇小说集《断桥》,小说散文集《河韵》。短篇...[详细]

符南强 [公元1901年-1929年]

  • 符南强,原名符必东,又名符禄,字冷佛,1901年出生于海南定安县文曲墟(今琼海市万泉镇)官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符南强在官台高等小学读书。他天资聪敏,勤于学业,博闻强记,成绩屡列前茅,深受老师疼爱。191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琼崖中学。 1919年初,符南强因父亲逝世辍学...[详细]

符南蛇 [明][公元1465年-1502年]

  • 符南蛇(约1465~1502)又名符蚺。儋州七坊峒(今海南省儋县海头镇七坊村)人。世代耕猎为生,其族姓为儋州黎首。平素喜欢使 弄棒,特长箭法,与峒人符那揽、符那树、王细保等结拜兄弟,在当地颇有号召力。弘治间(1488~1504年)琼州遭受水、旱灾,张桓、余浚两任知府不体恤民艰,依然横征暴敛,贪残...[详细]

符启文

  • 符启文 (1944~) 笔名秋平。海南儋州人。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入伍,为广州军区某部战士。1971年回到地方,分配至广州日报社工作,历任副刊、副刊部副主任、主任。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绿色的旋律》,散文集《羊城夜生活》、《多少风流》、《竹韵松风...[详细]

符确 [宋]

  • 符确 (?~?)北宋昌化军(辖境为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儋县一带)人。少年时代,资质聪颖,沉静好学,攻读勤奋。长大后博通经史,才识超群,“平居常以天下事自任。”(明《儋州志》)。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参加乡试中第一名举人(解元)。翌年赴京礼部会试登进士第(贾安宅榜),是史...[详细]

符向一 [公元1902年-1928年]

  • 符向一,原名符福山,字向东,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大坡镇冯官园村人,1902年8月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因家境贫寒,由其叔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做小生意支持他读书。符向一聪明好学,有“过目成诵”之美誉。1920年秋,符向一考入琼崖中学。1924年秋,从琼崖中学毕业后赴上海,考入东华大学,参加了中国...[详细]

符英华 [公元1906年-1994年]

  • 符英华,曾用名符殿兰,海南临高县东英镇高定村人,1906年生,7岁入私塾读书,1926年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6月,中共临高支部成立,革命的火种撒遍临高大地,同年9月,县土会、农会、学生会、妇女会相继成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详细]

符义山 [公元1900年-1940年]

  • 符义山,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1900年出生于贫苦家庭,从小挑起了生活重担。17岁时因生活所迫,他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新加坡谋生,在一家英国人开办的菜馆里当伙计,以微薄的工资糊口度日。 1925年,受到国内大革命浪潮的影响,符义山毅然投身革命,在当地组织秘密夜校,传播革命道理,...[详细]

格桑多杰

  • 格桑多杰 (1936~) 藏族。青海贵德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中央团校。后历任北京中央团校教师,《青海青年报》、记者,班玛县团委书记、生产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果洛州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及州委副书记、书记、副州长、州长,青海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青海省文联主席、省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共中央委员,...[详细]

官天民 [公元1905年-1929年]

  • 官天民,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后安墟人。1905年官天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官开爵,为人忠厚,思想进步,支持革命,后在南洋病逝。母亲冯氏,朴实善良。官天民有兄弟3人,0德民,老三林民,他们跟随父亲到南洋谋生,老三在南洋参加革命,后被叛徒出卖被捕牺牲。 官天民身体粗壮结实,热...[详细]

关义秀

  • 关义秀 (1946~) 笔名植方。海南乐东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曾任海南乐东县利国镇中心小学、县黄流中学教师,县文联文学协会主席,县农业局主任科员,县委党校教员兼县文联副主席。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五色雀》、《李德裕在崖州》(合作),散文《涛...[详细]

桂树魁 [公元1912年-1944年]

  • 桂树魁,原名永吉,1912年生于海南岛昌江县海尾上村(渔业村)。父亲叫桂开信(又名桂二乌),生育4男2女。二、三十年代桂家有渔船,以捕鱼为业,生活较富足;可是自从日寇侵琼后,由于战乱影响,树魁的3个弟弟相继病故,加之船只被日敌没收,房屋被拆去建炮楼,家景逐渐走向衰败破落。 桂树魁9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