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清,字国臣,海南陵水县(今陵水黎族自治县)陵城镇人。1892年10月6日出生于陵城镇一个商人家庭。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7岁进入陵城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到琼崖中学就读。在这期间受新思想影响,积极参加了声援五四-的活动,成为当时琼崖-的积极分子。1921年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东工程...[详细]
陈贵苑,乐会县乐城人,黄埔军校学生。毕业后出任乐会县民团总指挥。1928年,他曾把冯增敏等革命者关进乐城监狱残酷破孩。娘子军成立后,他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除之而后快。1931年6月,当他听到红军主力南下万宁县,只留下娘子军留守苏区的消息,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立即集中全县民团窜犯苏区,企图将娘...[详细]
陈国盈,曾用名陈碧霞、陈丽娟。海南定安县南吕区石岭乡(今属屯昌县南吕东岭乡)佳调村人。1908年9月出生于富裕家庭,6岁就习读诗文。幼年在村里读过私塾,13岁考取嘉积省立十三中,学业成绩优良。 在校期间,陈国盈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自觉地接受了新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积极参加...[详细]
陈克邱(1906~1980),字学海,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龙滚福山村人。陈克邱1906年8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就读于龙滚戎庙高等小学,后考进广东省立十三中学。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绩优秀,是学校里的高才生。 陈克邱就读十三中学时期,正值中国革命风暴的前夕。1919年的五四运动,19...[详细]
陈秋辅,原名陈秋补,别名陈春、陈一夫,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大致坡镇排城村人。1900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亲陈来益,字谦吾,母亲陈邢氏,娘家在蛟塘村。父母生育子女六人,陈秋辅排行第六,是家里最小的一个。陈秋辅跟随父亲在村里私塾念书,由于聪明伶俐,同学都称他为“小先生”。不久,父...[详细]
陈三华,女,又名陈苏华,海南文昌县(今文昌市)人。早年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后留学苏联,精通俄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按中共党组织的指示以个人名义参加中国国民党。中山舰事件前,曾同中共党员、中山舰舰长李之龙等在中山舰开展党的组织活动。1925年底,她当选为广东省妇女解放协会候补执行委...[详细]
陈文荣,原名陈更豪,字华平,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南街人。1901年7月陈文荣出生于一个铁匠家庭。全家七口,兄弟三人,陈文荣排行第氩陈文荣3岁时,父母先后病逝,由胞兄文和抚育成长。他10来岁进入万宁县立高等小学甲班读书,发奋攻读,学业成绩优秀,是班上的高才生。他性格开朗,待人诚朴热情,秉性...[详细]
陈续虞是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辛亥革命而闻名海内外的海南籍烈士,曾任陆军少将、海南民军司令,是海南反对封建、反对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 陈继虞,表字昭尧,公元1890年出生于海南琼山县谭文镇蛟头村的一个华侨后裔家庭。祖父陈之泽,捐过监生。父亲陈宗统,读过私塾,是村里的识字人,除务...[详细]
陈翼甫,原名陈燕禧,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礼纪合丰石幕堂村人(后随父母迁居牛漏七甲)。1896年11月陕西省翼甫出生,父亲是庄稼人,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他母亲除了操劳家务外,还酿酒做点小生意,挣点微薄收入,维持全家生活、但是旧社会租赋和摊派多如牛毛,他们终年劳作,到头来依然衣不蔽体、吃食...[详细]
陈英才(1894~1940年) 三亚早期党领导人之一。1894年生于崖城遵道村一个农民家庭。读书较晚,十几岁就读于崖县县立一高小学。 民国初年,响应民军讨伐龙济光的斗争,宣传“五四”运动。1922年,日本帝国主义在西沙群岛(原属崖县管辖)设立“实业公司”,陈英才与一批爱国青年学生一起,发...[详细]
陈永芹(1900~1927),1900年1月14日出生于海南乐会县(今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乡北山村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陈淑汉是个忠厚老实的农民,母亲何氏是个善良俭朴的农妇。陈永芹在本地的美谷私塾读书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1917年陈永芹随父亲往新加坡谋生。不久,父亲因积劳成疾去世。当时陈永芹...[详细]
陈玉婵,女,原名陈青,小名陈女不青,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旧州镇美岭村人,1899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亲病逝,陈玉婵与母亲艰难度日。7岁时随母亲到琼山县府城谋生。母亲在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匹瑾女子中学当杂工。陈玉婵在学校半工半读,白天在食堂给师生们送饭端菜,收拾碗筷;夜里补习功课...[详细]
陈玉侯,原名陈振茂,又名陈豫侯,号春光,海南定安县光耀村(今属琼海市)人,1889年1月出生。父亲陈圣钦,为前清监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教育,是本村私塾的常务校董。陈玉侯有4个姐妹和胞兄振蕃、胞弟振标。他排行第二,被邻里称为“二虎”。陈玉侯10岁进私塾,读书用功。1916年秋,陈玉侯高等小学毕业...[详细]
陈振亚,1905年出生于乐会县第一区南堀乡(今琼海县嘉积镇南堀管区)加宝岭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陈学长,又名陈祥光,素以行医为业,为人忠厚老实;母亲何氏是个勤劳俭朴的农妇。振亚有胞弟振麟和3个姐姐。 振亚少年时到大姐夫家乐会县第二区珍寨村,在珍寨高等小学校读书。他受“五·四”时期...[详细]
陈之楠,又名陈光育,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万城镇东门人。陈之楠1906年出生,有兄弟4人,老大陈之发,0陈之松,老三陈之桦。陈之楠排行第四。陈之桦大革命时期在琼山府城中学读书,积极参加琼崖学生革命运动,是-的骨干之一。1927年,琼崖“四二二”事变后,陈之桦在府城被国民党杀害。陈之楠妻子许...[详细]
陈志明早年在马来亚加入共产党组织,归国后历任中共文昌县文南区委宣传委员、文西区委书记、中共澄迈县委书记。1943年12月被国民党杀害。 陈志明又名德富,1908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南阳镇南顶村。少年时,家庭贫苦,度日艰辛,一家人只好各奔西东谋求生计。父亲陈元亨萍飘至南洋,起初在槟城埠贫...[详细]
陈灼之,1901年生,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山尾村人。1917年到暹罗(今泰国),1924年由共产国际东方局徐天柄介绍加入共产党,1926年春,任暹罗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由于暹罗当局的追捕,1934年5月回国,下半年在家乡当小学教师。1936年秋任演丰乡乡长,1937年秋,被国民党逮...[详细]
范基民 (1938~) 笔名肖风。海南文昌人。196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专业。历任文昌中学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客座教授,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海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政协常委,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侨联委员,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详细]
冯安全,原名冯尔秋,字月天,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大致坡镇墩玉村人,1903年出生。1926年5月,冯安全带头创办金堆乡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任农军队长。同年8月,冯安全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开展反对土豪劣绅、-污吏的斗争。1927年国民党发动琼崖“四二二”事变后,冯安全受中共琼山县委书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