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石榆 [公元1911年-1996年]

  • 雷石榆 (1911~1996) 笔名纱雨、杜拉。广东台山人。1933年留学日本。1935年任东京《诗歌》主编。1936年回国后历任广州《中国诗坛》主编,第二战区敌前总司令部编译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总会第三届理事,江西《民治日报》副刊主编,台湾《国声报》副刊主编,台湾大...[详细]

雷亚东 [公元1909年-1927年]

  • 雷亚东(1909—1927年),女,曲江县(今武江区重阳镇)青暖村青水塘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15年(1926年),雷亚东投身于欧日章领导的农-动,积极开展减租减息斗争。民国16年12月参加西水农民武装-,在青水塘的反围剿战斗中,雷亚东和40多名妇女组成后勤队,为农民自卫军烧茶做饭。冒着枪...[详细]

邝乐生

  • 邝乐生(?~1943 年),从化江埔镇新围村人。年少时随父居住广州,8 岁入广州培正小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州培正师范学校。民国13 年(1924 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在武昌举行,他任华南区代表队领队。毕业后被选任为培正小学校长。是时,正是孙中山任培正小学校董事会名誉董事长,孙中山曾赠他一幅大相...[详细]

李辀 [明][公元1490年-1545年]

  • 李辀(1490~1545),字文舆,号过斋,番禺县崇文社(乡)西塱村(今东漖镇西塱村)人。自幼聪明,10岁能写文章。明正德八年(1513)被推荐乡试,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出任福建侯官县知县。当时人民负担繁重,李辅上任后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制订条例,废除那些没有名目的捐税。其时狱吏与文牍官...[详细]

李焘 [明][公元1544年-1625年]

  • 李焘(1544—1625),字若临,号斗野,河源县城镇上城石狮李屋人。他天资聪颖,四岁习句读,不懂的就请人解答。长大后,学无不通。明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先后做官15任计50年,直到云南巡抚,人称“槎城之魁”。 李焘中进士后,授任福建泉州府推官。不久,调任浙江金华府同知。他办事严谨,注...[详细]

李爱 [公元1884年-1951年]

  • 李爱 (1884~1951年),男,南街镇水声村人。广东油业工会榨油工人。1923年底至1924年初,回广宁开展农-动。1924年4月任荷木咀农会委员,10月被选为广宁县农会第一届执委会委员,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广宁支部成立时11个党员之一。1926年奉调广西省怀集县开展农-动。2月...[详细]

冼莲娣

  • 冼莲娣(1926.6~),50年代任第一届冼村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冼村高级合作社社长。曾任广东省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曾组建冼村乡农村信用社并任主任。1955年参加广州市委组织的广州青年志愿垦荒队赴海南参加建设,任广州青年合作社社长、支部书记、海南通什红旗公社蔬菜场场长。1957年9月,以省妇联执委...[详细]

梁韬 [清][公元1799年-?]

  • 梁韬(179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嘉庆末年(1820)21岁时,赴美国经商。把中国的棉、丝织品运往销售,同时又把美国的牛痘种苗引入中国,使儿童接种后,得以防止天花病流行。 梁韬平素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训导严谨,且培育成才。其子毓芳曾在广州杉木栏经营布匹生意,并在白纶生创建的爱育...[详细]

梁轸 [明]

  • 梁轸,号端溪,别号贞白,白坭上梁村人。少聪敏,稍长有大志。初为肇庆府学生员,明永乐二年(1404年)被选送文渊阁管理书籍。明永乐九年(1411年)考上举人,入国子监读书。明宣德三年(1428年)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先后出巡山西、浙江、直隶(今河北)、陕西、江西、湖广、四川、云南等地,刚正严明,执...[详细]

梁蔼怡 [公元1906年-1999年]

  • 梁蔼怡(1906—1999),女,广东省顺德县大良人。其父梁培基是一位爱国民族资本家。20世纪20年代初,梁蔼怡就读于真光岭南大学,随后转入光华医学院攻读妇儿科。1930年在光华医学院毕业后,担任广州市二沙头珠江颐养园医院的医生、代理院长兼护士学校校长。 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日军...[详细]

梁蔼如 [清][公元1769年-1840年]

  • 梁蔼如(1769~1840 年), 字远文, 号青崖。祖籍顺德杏坛麦村。其父梁国雄生有三子: 玉成、蔼如、可成, 蔼如排行0。清乾隆年间, 梁蔼如随父迁居佛山松桂里。梁园中均有梁氏家庭人物的照片, 可惜此志未能收入。 少年时, 蔼如品学兼优, 先生对其常常赞誉有加。蔼如喜爱练书法、画国画。其...[详细]

梁白波

  • 梁白波(生卒年月不详) 女,香山县人。30年代知名女漫画家,曾被中国漫画界誉为“第一才女”。早年在新华艺专和西湖艺专学油画,天分甚高,思想激进,用的笔名就叫“Bomb”( ),后听从朋友劝告,改为“Bon”。学生时代,参加过中共党组织发动的南京路飞行-,后到菲律宾一所华侨中学教美术。民国24...[详细]

梁秉堃

  • 梁秉堃 (1936~) 广东南海人。1950年考入察哈尔文艺干部训练班,毕业后入察哈尔省文工团。1954年调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历任灯光管理员、演出处秘书、演员、编剧。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话剧剧本《谁是强者》、《王建设当官》、...[详细]

梁鸾沧 [清][公元1868年-1946年]

  • 梁鸾沧(1868~1946),字紫笙,原籍广东南海县西樵,世居西关。从小聪颖,爱好书法,就读于康有为的芳村八公祠教馆,与梁启超是同学。后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担任康有为在日本横滨兴办的中国大同中学校长。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避难于香港,后任广东陆军速成学校3~5期中西历史兼国文教员,陈济棠、余汉谋...[详细]

梁晨栋 [清]

  • 梁晨栋(生卒年不详),字启垣,西安街道范洲村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岁贡。任海南文昌县县学辅助教员、广东罗定州州学主教官。崇尚正直不邪、宁静自守,不干谒权势以求升官的事;注重德行,不接受各种礼品;捐薪俸倡议修建学宫;每天都同生员们谈论写文章、歌赋技巧,并动笔写文章、诗歌。死于任上,被祀奉于...[详细]

梁诚 [清][公元1864年-1917年]

  • 梁诚(1864~1917),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海珠区黄埔村人。梁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小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在家庭资助下于光绪元年(1875)九月未满12岁,考取第四批赴美国菲力学院读书。 光绪七年梁与其他留美学生一样,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返国后初在总理衙门工作,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详细]

梁嵘椿 [清]

  • 梁嵘椿(生卒年不详),号茂生。三洲街道孔堂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年)中举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历任山东范县、掖县、清平县、观城县知县。他为官清白,勤奋,慈祥,平易近人,事必躬亲,合理定案,公平严明,被晋封为奉直大夫、翰林院庶吉士、工部主事,后又被嘉封为中宪大夫。 ...[详细]

梁浣春 [公元1864年-1949年]

  • 梁浣春(1864—1949年),原名锦元,是清末民初嘉应州的女教育家。生于梅城上市禾好堂“文魁第”梁屋。 梁浣春5岁时即在家中拜名儒为师,只五年变学习了《四书》、《五经》、《烈女传》及不少诗词名著。由于遵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这使她感到十分委屈。她一面习红针黹,一面攻读古今名著,因而文...[详细]

梁纯义 [公元1901年-1979年]

  • 梁纯义(1901—1979) 南蓢麻子(陈梁)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民国13年(1924)参加麻子村成立的农民协会及农民自卫军,被推选为麻子村农民协会秘书。曾被推选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受通缉-背井离乡到香港,1925年到千里达(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谋生。初受雇于人,略有积蓄后自...[详细]

梁次 [公元1911年-1991年]

  • 梁次(1911~1991年),顺德陈村人。少年时在其父开设的木雕民俗工艺店从事木雕工作,勤奋好学,广泛吸收、学习佛山各类民间艺术。从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从事木器家具和木雕工艺。曾任广东省和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顾问。 1955年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他是主要筹办的艺人之一,参与佛山民间艺术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