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妹(1898~1975),别名汉光,字影河,原籍广东省新会县,世居中山七路。14岁时就拜当时有名的周云生为师,初学洋庄绣品,后转学绣画。22岁时,不但绣工、画理全面,而且会染色、洗花,并独创八面旋转针法,以多种颜色的绣线掺合交错使用,色彩丰富,用来绣刻荔枝和孔雀的翎毛及鸡冠花最为神似,其法称为...[详细]
黄梅林生于1876年,又名黄德安,出生于仁化县石塘镇黄伍村农民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第五区农民协会常务执行委员。 1925年春,黄梅林在石塘京地乡组织农民协会,成立京地农会,并任农会会长,向农民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6年5月推选为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代表...[详细]
黄慕昌,男,1948年5月生,河源县埔前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工程师,经济师。1968年10月起任河源县埔前公社泥金大队团支部书记;1969年10月起任埔前公社办公室资料员;1970年10月起在中山大学读书;1974年1月起在河源县科技局工作,先后任路线教育工作组组长,工作队副队长、队长;19...[详细]
黄培芳(1778—1859) 字子实,号香石。石岐人。清嘉庆九年(1804)考取副贡生,道光二年(1822)补武英殿校录,道光十年(1830)授乳源、陵水教谕,升肇庆府训导,得赏内阁中书衔。晚年主讲羊石书院。自称“粤嶽山人”,工于诗文书画,善作行草,以诗闻名。与番禺张维屏、阳春谭敬昭并称“粤...[详细]
黄彭年(1865-1932年),原名德鑫,号少铿,八甲黄垌六吉堂人,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幼年丧父,家世清贫。少年在私塾读经书,聪明机敏,能文能医,青年时,卖过豆腐,当过医生。 宣统年间,彭年来往省港之间,与同盟会成员有过交往。民国5年(1916年),护-都司令岑春煊命彭年回乡招抚绿...[详细]
黄平(1901—1981) 又名黄有恒、黄国佐、黄思明、黄文治,石岐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8月出生于湖北汉口,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1918年上海沪江附中毕业,凭借英文专长,进入北京《英文导报》任翻译,1920年转至苏俄远东通讯社,1923年经加拉罕推荐赴苏联留学。在莫斯科的东方...[详细]
黄平(1918~1999),广东龙川县人,高中文化程度。1939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龙川县武工队指导员、九连总部青干班党支部书记、河源铁牙山增田横坑武装斗争工委书记兼连指导员、东二区支前司令部工作队队长。建国后,从1950年10月起,任龙门县土改队中队长,...[详细]
黄其桢(1881-1925年),字爱棠,祖居阳春河西塘基头村,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 其桢少年就读于阳春县立高等小学堂及广东陆军小学堂,后加入广东新军,曾任营长、团长、协统参谋长和花县清乡司令。清宣统二年(1910年),参加“庚戌起义”。民国建立后参与建立庚戌女子中学,以纪念死难同胞。...[详细]
黄谦(1880~1928),祖籍南海县神安司大通堡西滘村(今东漖镇葵蓬村凤溪),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7岁开始读书,13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其后除教过4年私塾和经营毛衣缝织店外,长期在家务农,深受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 民国13年(1924)1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是年秋,国民党中央...[详细]
黄强(1888—1972年),男,字莫京,生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科。后留学英、法等国,习工、农、航空等专业。通畅日、英、法语。“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海外,1916年,回国参加讨袁军。尔后发起组织广东青年赴法勤工俭 动,任广东检学会会长。投效孙中山参...[详细]
黄勤(1921.8-1987.3),曾用名榕芹,从化街口人,小学学历。1947年,在街口与人合股创建合益隆商号,经营副食品。1956年,带头接受工商业改造,合益隆转为公私合营。此后,历任私方副经理,公司副经理,县财贸农场副场长,县工商联主委,县政协副主席(不驻会)。1984年9月,主持兴办“从化...[详细]
黄器先(生卒年月不详),翁源人。幼年聪慧好学,十一岁游学于邑庠(学堂)。其后,韶州知府和提学看中他的文章绚丽多彩,大有培养前途,乃叫他到郡学堂继续攻读。其时,适有经略王守仁到招抚南越族,在郡学堂中接见了他,看他谈吐自如,博学多才,即委任他传习录。不久,他便考取岁贡,出任建宁训导。任期一年多,便托...[详细]
黄其裕(1925.7~1988.5),河源县叶潭车田村人。 1946年7月,惠州高级中学毕业后分别在叶潭儒步小学、车田小学任教。1947年7月参加能溪乡武工队,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车田农会党支部书记、农会长,东江人民抗征队总队干部、粤赣湘边纵队东二支队四团干部。1949年5月起,黄...[详细]
黄任恒(1876~1953),字秩南,祖籍广东南海,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早年就读于广州越华书院。毕生埋头读书,专心著述,未曾涉足社会任事,是一位资历颇深、默默耕耘的历史和乡邦文献学者。广州建国初期,朱光副市长曾 驰书聘请他任市人民政府参事,但他始终未到职。 任恒熟悉...[详细]
黄荣寿(?—1956),河源县城镇上城人。他待人诚恳,为人厚道,热心慈善事业,乐于捐助。建国前,在县城化龙路开设“宏昌”杂货店,同时在茶行街设“元兴”烟丝店,生产加工精制的“顶雾”烟丝,品质纯正,配方精致,香味浓郁,畅销全省各地,远销东南亚各国,深受海外华侨的喜爱,近年仍有一些华侨问及此烟。 ...[详细]
黄如航,1969年1月1日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在佛山市第一中学读书期间是“三好学生”,198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高中毕业后,他考进广东省人民警察学校,1989年7月毕业分配到佛山市-从事侦察工作。 黄如航非常热爱公安工作,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善于思考,具...[详细]
黄骚(1887—1942) 字深微,祖籍石岐。青少年时期赴美国檀香山半工半读,继而在纽约圣劳伦斯大学及哈佛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受聘为毕图钢厂技师,后再赴美考察工业,1919年返粤。1921年2月,被孙中山任命为-技正,不久奉命到澳门创办 ...[详细]
黄森,1920年农历九月二十日生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岩内村,祖籍郁南县连滩镇。民国22年(1933年)回国读书,民国25年(1936年)2月参加革命,民国27年(1938年)4月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120师宣传部干事、358旅宣教干事、二支队股长等职。民国34年(1945年)任吉林...[详细]
黄绍昌(1836—1895) 字芑芗。长洲后山村人。居住于石岐仁厚里。出身书香世家。早年游学于陈澧、刘融斋。曾被闽督何璟聘为记室。清光绪四年(1878)选学海堂专课肄业生。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举人,官为中书。同治十二年(1873)小榄第二届菊花会征集诗词,其所作五首均登榜首,被称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