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伯耀 [公元1863年-1940年]

  • 黄伯耀(1863~1940年前后),清番禺县茭塘司崇文二十四乡大桥(今广州市芳村区)人。他少年时期在佛山读书,十三四岁时就帮助父亲所管理的纸店记账。成年后回家乡麦村学堂教书,郁郁不得志。1891年(一说1894年)与其弟黄世仲前往吉隆坡谋生。当时,尤列创设中和堂于英属南洋各埠,工界从之如归,伯耀...[详细]

黄昌儒 [公元1904年-1980年]

  • 黄昌儒 (1904-1980),字石震,河南塔头人,先后毕业于乐昌师范讲习所、广东陆军测量学校、中央军校高教班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二期。 民国 14 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底参加海南岛讨伐军阀邓本殷的战役。此后先后任陆 军第四军李济深部师长、参谋长、陆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总部副参谋长、...[详细]

黄昌贤

  • 1983年,世界上第一个无籽西瓜在美国培育成功了。美国的各大报刊纷纷以《中国人育成无籽西瓜》、《无籽西瓜由年青华人育成》为题,刊登了无籽西瓜培育者的事迹及照片。这个被誉为“无籽西瓜之父”的人,就是当时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研究院的果树研究生黄昌贤。他原籍广东佛冈,汕头出生,是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详细]

黄道开 [公元1946年-1999年]

  • 黄道开(1946~1999),增城新塘镇东华村人。1968~1973年服兵役,196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任东华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心系群众,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几年间,在全村创办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共139家,村集体收入除分配村民外,投入大笔资金用于治安管理、教育、卫生等公...[详细]

黄德基 [公元1927年-1981年]

  • 黄德基(1927-1981年),原籍阳江县新州表竹村人。1947年在阳江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阳江县土改,土改运动后期被调来阳春工作,全家遂落籍阳春县。 德基在阳江中学读高中时,负责江城中共组织刊物《流萤》,宣传革命真理,反对封建-制度。学校当局怀疑其为赤色分子,组织即通知他离开...[详细]

黄德维 [公元1918年-1995年]

  • 黄德维(1918—1995),家名锦炜,蓝坊镇程官村人。他于1939年投奔抗日部队黄涛部62军157师任中尉科员,参加两次粤北会战,以军功升为少校。 1943—1945年,他担任民办报纸《蕉岭新报》,该报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对国民党腐败现象予以揭露抨击。群众对该报有好评。 1945年春,经...[详细]

黄恩荣 [公元1855年-1938年]

  • 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大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会试,与邑人梁知鉴等十人在有名的《公车上 书》上签名,主张变法图强。后授职法部主事...[详细]

黄发仔 [公元1920年-1948年]

  • 黄发仔(1920~1948),祖籍河源县黄村文秀塘,生于荷属东印度雅加达华侨家庭。1939年春,黄发仔参加雅加达华侨青年回乡抗日服务团。1940年2月,他回到家乡黄村文秀塘,后跟随黄中强参加革命。1945年初,正式参加抗日游击队,担任交通员。1948年春,黄发仔任后东特委总部交通站站长。后在前往...[详细]

黄飞 [公元1921年-1947年]

  • 黄飞(1921~1947),原名黄士杰,曾用名黄一平、黄文升,新华镇黄歧山村人,革命烈士。 黄飞出身于商人家庭,祖父黄镜波在香港经营米业,父亲黄祥徵在港开设船务公司。从民国15年(1926)起,黄飞先后就读于广州市立第四十九小学及培英中学西关分校;后又转读于香港华侨中学和南华中学,毕业后,到...[详细]

黄福 [公元1890年-1975年]

  • 黄福(1890~1975),原名贵福,字文燰,香山县黄梁镇斗门(今斗门镇)人。出身于华侨之家,祖辈皆务农,厚重少文。黄福少年从事革命后,孙中山视之为子侄,常呼其为“福仔”,久之,遂以“福”名。黄福以舞勺之年即加入同盟会,为革命党人之最少者。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冬,孙中山派遣黄明堂发...[详细]

黄高扬 [公元1918年-1945年]

  • 黄高扬,又名炳增,1918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县西村乡高龙里村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在美洲谋生,高扬在母亲身边长大。1925年,黄高扬进入本乡的绍宪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1931年秋到广州念中学,正值九一八事变,黄高扬立志要学好本领,拯救国家。他奋发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利用假期练枪习武。 19...[详细]

黄戈平 [公元1920年-1949年]

  • 黄戈平,原名黄新能,曾用名杨华、张忠良、黄兆强、冰天、汉琴,1920年2月19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籍广东省大埔县-镇昆仑管理区)。父母和三个弟弟均在雅加达以做小贩为生。1935年,黄戈平从印尼回国后,先后就读于大埔县-中学,梅县东山中学。 1938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潮汕,梅...[详细]

黄光炎 [公元1903年-1942年]

  • 黄光炎(1903~1942),原名行仁,字强恕,大坝镇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步科毕业。初在湘西地方军供职。民国20年(1931)转入十九路军,次年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日,任作战工程中校大队长。民国22年参与反蒋的“闽变”,民国23年入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受训。民国25年冬在广州行辕供职。民国...[详细]

黄官贺 [公元1890年-1973年]

  • 黄官贺(1890—1973) 大涌青岗村人。爱国侨领。15岁在大涌缸瓦铺当店员,16岁往香港,在真光公司属下商店当店员,20岁赴秘鲁谋生。22岁加入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大力资助孙中山革命。在秘鲁期间曾任介休中华会馆主席,抗日救国分会常委、抗日总会执委,中山会馆委员、隆镇隆善社主席等职。抗...[详细]

黄桂荣 [公元1875年-1915年]

  • 黄桂荣(1875~1915),字林一,附城镇人。清宣统元年(1909)拔贡,候补府经历。辛亥革命时参与推翻清帝制,在本县驱逐封建势力。民国元年(1912)3月初,广东代都督陈炯明并吞王和顺部后,授命桂荣驱逐驻在和平县城的王和顺部廖容。黄联合绅耆于同年3月8日(农历正月28日)领民团围攻县城,廖部...[详细]

黄国

  • 黄国,男,曾用名黄国伟,1926年出生于宝安县上沙村(现深圳市福田区上沙村)。 1943年4月入伍,194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战士、班长,东莞大队通信班班长、警卫员;东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小队长,西北支队第一大队小队长、副中队长、中队长;两广纵队教导总队副连长,第...[详细]

黄国梁 [公元1898年-1978年]

  • 黄国梁(1898~1978),字日如,广州增城县人。其父黄俊明早年赴南洋谋生。他13岁时随母去南洋读书。后于民国6年(1917)返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二十期步兵科。毕业后,在粤军第一师任教官、排长等职。1923 年,因讨伐军阀建功,升为连长。曾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东征诸战役。1925 年秋又升任...[详细]

黄海歌

  • 黄海歌 (1936~) 原名黄世雄。广东化州人。中共党员。1953年后历任广东省化州县城小学教师,县文化馆文艺创作组长,湛江地区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湛江电视台文艺部、对外部主任,天地人报社社长、副总。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宝鼎奇缘》、《金湾奇情》、《逸斋奇爱》,中篇小说《...[详细]

黄汉杰

  • 黄汉杰(?—1938),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孙中山创立的中国同盟会。翌年奉命往菲律宾组织同盟会,创立《中国时报》,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曾受孙中山委任筹饷接济革命军需。民国初期,黄奉孙中山之命急返菲律宾筹饷10余万元,秘密带返乡,并到阳江、阳春等地招募兵...[详细]

黄汉荣 [公元1902年-1938年]

  • 黄汉荣(1902~1938),字少桓,阳明镇人。就读中山大学时曾参加有名的广州沙基反帝--。沙基惨案使他认识读书毋忘国耻。民国17年(1928)于中山大学毕业后,先后任雷州省立十中主任、海康县教育局长和雷州《民国日报》总等职。民国18年任和平中学校长时,曾创立和平乡村师范学校并兼任校长,为本县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