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瓒 [清][公元1638年-1708年]

  • 胡瓒(1638~1708),原名胡应瓒,字日忒,号刚麓,大坭都荆陇乡(今仙庵镇京陇村)人。少有文名,好读书。清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人,时年二十三岁。 康熙年间,胡瓒将届花甲,始授任为浙江绍兴府嵊县知县。时正值旱灾,胡瓒抵嵊时步祷,甘霖立注。人们称之为“随车雨”。 任职三个月,政简刑...[详细]

怀迪 [唐]

  • 怀迪,生卒年不详,唐代循州(今惠州)人。初受法于罗浮南楼寺,广习经说,深通教义。因往来梵僧常游罗浮,渐通梵文。长安年间,被召至京中参与翻译《大宝积经》。是经49卷,欠译26卷。怀迪与僧深亮等人负责证义,并订正旧译之误。事毕仍返罗浮,乞准于卓锡泉畔建中阁院。神龙元年(705),印度僧极量驻广州光...[详细]

黄璧 [清][公元1720年-1780年]

  • 黄璧(约1720—1780年)字尔易,号小痴,澄海下外都(今澄海市区)人,清初著名画家。少年时拜翁铨为师,善画山水,兼长虫鱼鸟兽。集闽派海派之所长,画风兼收并蓄,作品笔墨浑厚,构图自然。黄璧足迹遍及温陵、武夷、西湖、虎丘、罗浮等名山胜迹。他技艺精湛,所绘山川名胜气势磅礴,生活气息浓厚。性情高傲,...[详细]

黄琮 [清][?-1846年]

  • 黄琮(?~1846),男,字节庵,南澳深澳人,左翼镇总兵官黄标之次子,勇猛不次其父,后由监生例捐千总。 嘉庆二十二年(1817)秋,黄琮任广州协右营,不久代理千总,后改调内河水师,历任虎门提标、千总、守备,陆丰碣石镇标、守备、都司。 道光二年(1822)夏,总督阮元知黄琮曾随父海上捕盗,...[详细]

黄甦 [公元1908年-1935年,红军虎将]

  • 黄甦(1908~1935年),生于佛山镇的一个粤剧艺人家庭。年幼丧母,随父亲卖艺度日。民国12年(1923年),15岁的他去香港做杂工,后成为电器工人。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香港工人在苏兆征等领导下,举行-。黄甦是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他发动了一批工人参加-,后返回广州...[详细]

黄棨 [公元1908年-1976年]

  • 黄棨(1908~1976),原名黄耀棨 ,字广厦,号少痴,广东三水县芦苞人。自幼勤奋好学,少时从三水县立中学转广州南海中学读书。25岁毕业于广东国民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与父亲(黄祝蕖)开办祝蕖补习学校,任校长。广州沦陷时,回家乡继续办祝蕖国文专科学校。芦苞失守后,举家迁入曾洲茶园村,被推选为三水中...[详细]

黄梓 [公元1876年-1939年]

  • 黄梓(1876—1939),字悦华,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少年时在乡务农,青年时代随族人黄汉杰游港,后加入香港同盟会,结识革命党人黄明堂,引为知己。清宣统二年(1910年),奉孙中山之命,黄明堂到江门、会城一带活动,黄梓领黄明堂潜回新会杜阮,勘探地形。以杜阮井根为根据地,联络三合会首...[详细]

黄瑾 [公元1892年-1932年]

  • 黄瑾(1892~1932),乳名炳宣,又名黄凯,大坝镇人。“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十九路军黄汉廷团部连长。民国21年(1932)日寇在上海发动“一·二八”战争,黄瑾连长奉命增援前线。日寇凭其陆、空军优势,向吴淞、闸北、江湾发起总攻,十九路军全体官兵誓死抗战,激战五昼夜,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2...[详细]

黄衢 [清][公元1819年-1883年]

  • 黄衢(1819~1883),字云阶,谥号云峰,清龙溪都青坑乡(今青山乡青坑村)人。其祖父黄远登,清嘉庆年间岁贡,为一方巨富。他很注重培育人材,亲自在本村创办山房教学。一家四子,或进邑庠,或捐州同,成为书香门第。黄衢幼年在这种家庭环境熏陶下,也聪明好学,喜作诗,有文名。后进邑庠,曾几次参加乡试,未...[详细]

黄铮 [公元1903年-1968年]

  • 黄铮(1903~1968),字铁中,惠城镇南美村人。 民国15年(1926),于惠来县立中学毕业后,考进黄埔军校,于第三期毕业。毕业后,任过多种军职。 民国26年(1937)世界童军第五次大露营,时黄铮任中国童军干训班副主任,政府派他为中国童军代表,周游欧洲各国,考察各国青年组训事宜。 ...[详细]

黄瑜 [明][双槐先生]

  • 黄瑜(生卒年月不详) 字廷美,祖籍江西,明初定居香山石岐仁厚里。明景泰七年(1456)丙子科举人。天顺元年(1457),帝颁诏求直言,其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授惠州府长乐县知县,有惠政。后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亲手种植槐树两株,又盖一凉亭,吟啸其间,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详细]

黄畿 [明][粤洲先生]

  • 黄畿(生卒年月不详) 字宗大,石岐人。黄瑜之子。7岁能对对联和弹琴,被誉为奇童。精通《毛诗》、《春秋》,更博览诸子百家之书,吸其精华,撰文章涤弃陈词滥语,欲成一家之言。督学佥事张习见其文章,誉为旷世奇才。但竞试不逮,愤然收拾书卷,绝意科举考试,以侍奉亲老,隐居于罗浮山麓。自号“粤洲学者”,世...[详细]

黄邦镇 [明]

  • 黄邦镇(生卒年不详),字乃康,三洲街道伦埇村人。明崇祯三年(1630年)贡生,任雷州府儒学辅助教师,转任信宜县县学教谕。知县赵挺行委派他守城池,适逢数千农民起义军进入县境、逼近县城,他领兵督战获胜。岭南西道巡道嘉奖他,御史李云鸿推荐他,提学使张镜心也推荐他,后被提升为湖北荆州府松滋县知县。 ...[详细]

黄编 [公元1926年-1948年]

  • 黄编(1926~1948年),原名碧汉,本县坪上镇员埔西门村人。自小家庭贫苦,只上过两年小学。年青时,受雇为船工,练就强壮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1947年10月,黄编参加潮汕人民抗征队,当上机 射手,练就了一手好 法。在第一次机 实弹射击比赛中,弹无虚发,荣获第一名,围观者无不赞叹叫好。...[详细]

黄标 [清]

  • 黄标,男,字殿豪,南澳深澳人。他幼年丧父,靠上山打柴颐养0,及长,其臂力过人,能开二石强弓。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0),黄标充当南澳镇标步兵,拔补外委,后升把总。乾隆四十一年,黄标被提升为镇标右营千总。乾隆四十五年,补升为香山协右营守备,后任左营都司事。乾隆四十六年,调任新安营游击,他对军...[详细]

黄炳财 [公元1969年-1998年]

  • 黄炳财(1969~1998),原籍东莞,后入籍增城新塘镇渔民村。1991年参加公安工作,任卫山派出所民警。1998年11月21日凌晨5时许,卫山派出所民警徐景华、吴星杰等执勤在清查新与美旅店房间时,突然遭到4名案犯开枪射击。正在执行公安巡逻的黄炳财上前截查,又遭到案犯开枪射击而中弹,送医院抢救无...[详细]

黄秉常

  • 黄秉常,生活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广东台山县人。早年在美国当工人,后来成为华侨资本家。 19世纪后期,美国掀起排华逆流,侨商受歧视极为严重,处处受到排挤威胁。黄秉常为了保障财产安全,想将资本转移到广州市办电灯业。黄秉常的设想得到驻美大臣张荫桓的大力支持,并向两广总督张之洞推荐。后来继任...[详细]

黄炳登 [公元1909年-1938年]

  • 黄炳登(1909~1938),斗门大濠涌人。祖父黄开基是旅美华侨,曾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在祖父黄开基的支持下,黄炳登于民国19年(1930年)10月投考广东航空学校第五期学习飞行技术。民国21年(1932年)4月2日毕业后成为广东空军飞行员。同月,黄炳登因支持张惠长脱离广东空军的决定,离开广东到...[详细]

黄病佛 [公元1902年-1961年]

  • 黄病佛(1 902一1961),原名黄羲之,澄海县澄城镇城东人。民国1 6年(1 927)赴泰。先执教,继任《华暹报》、《国民日报》、《华侨日报》、《中国报》、《星暹日报》等报、总。并自创办《社会日报》和病佛文化书局,传播中华文化。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年近六旬的黄病佛自费在泰国全境7l...[详细]

黄炳南 [公元1867年-1941年]

  • 黄炳南(1867~1941年),又名纲宁,河婆镇马头村人。黄炳南年幼家境贫寒,1884年只身前往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当矿工,刻苦经营锡矿致富,乃旋乡建筑万福楼住宅。1926年春,他迁往马来西亚柔佛洲士乃埠,以雄厚资力,远大眼光,大规模开辟山芭种植橡胶、菠萝,并兴建戏院及商店百余间,为河婆人民在柔佛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