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勋 (1920-)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地质学家。 广东省番禹县人,1920年7月21日生于北京。幼年随父母在平、津读小学。1932年全家迁回广州,入广州私立培正中学读书。1938年考入中山大学。1940年转学到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夏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详细]
何深( 1678~1743),字顷波,别字让川,连平元善镇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与其叔何多学同科中举人。康熙四十五年会试中进士,殿试中三甲第六名。历任河南扶沟县知县、山东高苑县知县、湖南长沙县知县等职。后告病回乡,旋被地方公举为孝廉方正,于瑞溪书院掌教。 何深自幼聪颖,才华横溢,一生...[详细]
何天衡(生卒年不详),字大行,荷城街道幕岗村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乡试中获得第二名。初任安徽旌德县儒学辅助教员,后升任广西贺县知县。当时贺县民生凋敝,他不遗余力地扶助弱小,压制-,处理侵蚀和消耗社会财富的败类。碰到荒年,他想方设法以钱物救济贫苦或者受灾的人,提供耕牛土地,帮助特别贫困的人...[详细]
何恬斋(1721~1807年),名甘泉,字若虚,恬斋是他的号。阳西县织篢镇大洲村(大)人,人称何五公。何恬斋原籍江城,20岁时在织篢镇上行街买下一块地,开设福记油糖铺(即后来的南盛源、同盛祥两铺),除经营油糖外,还进行凉果加工。何恬斋利用商船到各地收购生果,制成果品,销往各地。其中最出名的是“软...[详细]
何廷楠( 1704~1780),字鹤巢,别字松亭、乔林,何深之长子,连平元善镇人。清雍正七年( 1729)己酉科拔贡。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中举人,乾隆七年壬戌科会试中进士。历任甘肃庄浪县知县,壬申恩科乡试陕西同考试官,甘肃西和县知县,平凉府、庆阳府、宁夏府通判,直隶保定县知县,甘肃平凉府...[详细]
何万杰 (1912-1966) ,三溪镇人。出身贫苦,仅读过半年私塾。11岁学戏,后成为乐昌花鼓戏师傅,擅长扮丑角、彩旦。19 岁时已名扬粤湘边境一带,29 岁时曾到湖南的宜章、临武等地传艺授徒。 解放后,何万杰继续从事花鼓戏艺术,历任粤北民间艺术团、乐昌民间艺术团、乐昌花鼓戏团师傅、导演、...[详细]
何惟恕(生卒年不详),字养矩,明城镇麦塱村人。明泰昌元年(1620年)贡生,任福建宁德县县丞。做官清廉勤政,体恤百姓,减轻赋税。该县有不少人沉迷于-,他惩罚, 徒,扫除, 风,百姓风俗大变。后升迁为浙江卫的重要幕僚,最后一身清白地归隐,流连于山林田野,并著书立说教育后人。 明城镇 明...[详细]
何文绮(1779~1855年)号朴园,九江烟桥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因修筑桑园围出力,加员外郎衔。假归授徒为业,门生甚众。居省城,很少与地方官员来往,遇有民间疾苦,便向官衙直陈。为文以清真雅正为尚,教人善于诱掖奖励。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受聘主讲粤秀书院,数年间人...[详细]
何吾驺(1581—1651) 自龙友,初字瑞虎,号象冈,晚年更号“闲足道人”,小榄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己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天启初,授编修,能文敢言,著史立论以弘扬正气为宗旨。崇祯元年(1628),因学问渊博,通达时务,晋升为左春坊充经筵日讲官,承命讲述时务之策。 崇祯二...[详细]
何先觉(1923~1979),优胜镇人。民国29年(1940)考人四联中学,次年春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2年初中毕业之后,组织上安排他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直到家乡解放。期间,曾先后在古寨、贝墩、优胜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民国34~36年,先在贝墩南径,后到优胜李塘创建党小组,常自带领小...[详细]
何显庭(1894-1980年),又名次南,乳名亚旺,以“蛤仔旺”绰号著称于世,原名鲜为人知。松柏镇青山茅坡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身躯高瘦,自幼从师学习蛇医,学轻功,仿蛙跳,能跳跃2.7米,善捕蛇捉蛤。 蛤仔旺治蛇伤,能鉴别各种蛇伤口齿形状,对症施治,有起死回生之功,名扬全县。...[详细]
何醒民(1918-1979)湖口镇白木村人。1935年参加油山游击队,1938年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教导员、团长。1939年在苏北曹撤战役中受伤。1949年随军南下,曾任广东警备区科长,荣管局局长。1952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任命他为省人民医院第一副院长。1979年7月...[详细]
何新荣(1890年~1946年),乐平田螺 村人,早年为生活所迫,参加过土匪队伍,后成为捞家。1938年10月,日军入侵三水,肆意残杀百姓,何新荣出于民族义愤,组织队伍,打起南三花抗日游击队的旗号抗日。后来,慑于日军力量的强大,受了“东亚共荣”的蒙骗,何新荣转而投靠日伪政权,当上了日军“菊机关”...[详细]
何锡祥,1951年出生于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一户农民家庭。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生活较困难。他只在乡村小学读了几年书,便辍学回家务农,帮助家计。但他不放松自学文化知识。15岁时,生产队开办工读班,乡亲们见他有一定文化知识,举荐他为教师。他工作认真负责,不但教孩子学文化,而且利用课余、星期天和节假...[详细]
何学文(1924年~1945年),乐平桃 村人。家庭十分贫穷,母亲早去世。1938年10月,三水沦陷后,日军占据沙头,经常向桃 这边的乡村炮击,开 ,因无法进行生产,饿病死了不少贫苦人。何学文的父亲和妹妹饿死,年青的学文携幼弟宋文帮人做短工、看牛维持生计。1944年8月,南海人民抗日独立中队扩编...[详细]
何衍章1905年7月2日出生于始兴新村一个清末秀才的家庭,从小就读乡村私塾、县立小学和中学。1927年3月被录取为北伐军总司令部工程教导队电务科学员。此后从电务员,逐级上升为少尉区队长、中尉排长、上尉参谋、省警卫队少校大队长、通讯兵营长,最高军衔为始兴自卫总队上校副总队长。 在国民党尔虞我诈...[详细]
何耀全(1897~1927),祖籍福建永定县,后迁居广州。少时家贫,只读过几年书。民国2 年(1913)16 岁时,在广州 局当电话员,后在军队里任文书。1921 年到香港电车公司当售票员。当时电车行业工人的工资很低,不能维护起码的生活,何耀全效法苏兆征、林伟民组建香港电车业竞进会,被选为委员。...[详细]
何一麒(生卒年不详),字文明,荷城街道石歧人。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人,任广西兴业县县学教谕,升任广西隆安县知县。在任知县期间,他公平、适当征徭役,取消不必要的开支。对有过失的百姓不用繁琐的法律处理。后再升职任云南大理府知府副官,代理知府职务。督促松懈者,责罚不良者,鼓励优秀者,被称为当时...[详细]
何艺恒(1984~1996),男,少先队员,斗门县白蕉镇工农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因救斗门县井岸镇联厂小学遇溺学生梁伟亮而牺牲。时年仅12岁。 1996年6月8日(星期天)上午8时许,何艺恒和几位同学到城东金山市场附近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水潭游泳。由于事前不知水潭深达1.8米,同学梁伟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