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绍尧(1885~1944),别名昭典,赞韶,广东五华县人。自幼随父学医,并攻读私塾和自学,以儒通医,后在顺德县沙洛行医。民国24年(1935年)来到广州,在西关青紫坊(今龙津东路)开设医馆。因医道精湛,医德高尚,声名日盛,被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和广东中医院聘为教师,专门讲授儿科疳积、麻痘学。他讲...[详细]
古世亮(1910—1989),蕉城镇直径古屋人。他仅读过七八年私塾,自学古代汉语。10多岁开始在县城盛生堂中药店当学徒,白天按方抓药,晚上苦读药书,学习《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陈修园的《时方妙用》等中医经典著作,勤奋攻读加临床实践,对医生开的处方用心记忆,勤于搜集“古方”、“秘方”,...[详细]
古卓伦(1885—1964) 五桂山桂南马溪村人。京师大学堂毕业,香港现代知名绅商,任香港先施人寿公司司理、香港中山侨0董事、副主席及所属汉文学校校长、平粜仓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山海外同乡济难总会委员兼总干事、保良局总理等职。民国18年(1929)应邀兼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财务委员。民国30...[详细]
古宗悦(1007—1062),字裔臣,古成之子,河源出生,后迁居梅州。宋皇祐五年(1053)癸巳春三礼进士,初任广东英州司户,迁广东新兴县令,因捕盗寇平乱有力,升礼部侍郞,佥幕广西宾州知府,政声卓著,后升殿中丞、勋骑都尉(宋室京畿将领)。死后,曾任宋神宗宰相的王安石亲自为他撰写铭文及挽诗。诗曰:...[详细]
韩明 (1929-)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外科专家。 广东省新会县人,1929年4月21日生于英属南美特立尼达岛,获英国国籍。先后在特立尼达教会学校上小学、初中、高中。1945年考入美国密执安州安德鲁斯大学医学预科,3年后毕业。由教会出面介绍,1948年9月回国,进入湘雅医学院攻读医...[详细]
韩伟煜 1932年12月出生,广东番禺人。南华西街原党委书记。曾任广州市委委员、海珠区政协副主席。在任南华西街党委书记期间,带领全街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城区街道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使这条原来沉寂无闻的街道跃为载誉全国的“中华第一街”。198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详细]
韩元勋(1608~1650),字昌颖,号雪岩,又号奕候,平远县八尺凤头村人。自幼天资聪颖,7岁就能与人应对。小时父母送其到黄畲九龙庵私塾攻读“四书”、“五经”。韩元勋17岁考取秀才。后来随其叔父韩谷余宦游江南,居住于无为州衙署。谷余聘请名儒,督导元勋攻读经史典籍,遂于明崇祯庚午年(1630)赴科...[详细]
何昶 何昶,名楚,又称高祖,生唐光化庚申(900年),是后唐同光元年(923年)进士、洛阳令何泽之子,原居阳山通儒坊。后晋时,昶仕晋拜侍御史。后周显德时拜南海参军,持节谕南汉,使通中国。南汉主刘晟不纳,何昶乃携家寓居浈昌(今南雄)之沙水前村,持节待命。后因雄、韶、浈、连一带盗贼蜂起,民不聊生...[详细]
何铨(1866~1936年),字史华,生于阳江县县城(今江城区南恩街道)近贤里。父何基祺是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朝考一等第二名,为光州知州,题补东昌府知府。何铨幼承家学,稍长,从姜太史芝眉游,致力于学,道德文章,为世所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中举人,拔选知县、云南试用盐运使。后为...[详细]
何璟(1816—1888) 字伯玉,号小宗,香山县(今中山市)小榄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三十年(1850)授编修。咸丰二年(1852)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授江南道监察御史。咸丰七年(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其奏请调集弁兵、民团至广州 ,命英人...[详细]
何爱玲,女, 1959年生,初中文化,农民技术员。何爱玲是白云区神山镇科研示范户,夫妻俩人创建了广州大鹏家禽养殖公司,从事水产、家禽养殖。其中水产养殖面积380多亩,四大家鱼年产量95万市斤;育鹅存栏量5万多只。年出口毛鹅72万只,出口冰鲜鹅28万只,冰鲜鸭65万只,冰鲜鸡12万只,年创汇折合人...[详细]
何秉钧(1878~1911),字子衡,连平大湖油村何新屋人。何秉性刚烈,爱好武功,原是清末武秀才,因参加过“洪门”组织,当地办清乡时-逃亡到广州。后来,考入虎门武官学校。在该校就读期间, 加入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兴中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受到校方注意。校长曾带人到宿舍搜查他与革命党人往来的密信...[详细]
何伯逵(1887年~1962年),西南长清村人。早岁在香港当汽车司机及机器厂工人,是香港五金工会、摩托车总工会创办人之一,曾作这两个工会首届常务理事。民国14年(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省港大-时,他率领五金、摩托车工人回穗支援,被委为-委员会招待部主任。曾任全国第一届工代会代表。参加全国...[详细]
何长清(?—1909) 字杨宗,号榆庭,小榄人。清咸丰辛亥年(1851)中武举,同治二年(1863)癸亥恩科殿试三甲第二十一名武进士。以营守备任用。同治九年(1870)入四川,委长清带领兵勇,剿平贼巢,克复城垒,顺序保戴花翎,尽先授游击参将加副将衔。光绪三年(1877)至十二年(1886)署...[详细]
何大傻(1897年~1957年),著名广东音乐演奏家和作曲家。原名何福如,又名泽民,西南石湖洲村人。10岁随姐旅居香港,在圣保罗书院读书。后参加香港钟声慈善社,师从何柳堂。他擅长琵琶、扬琴、古筝、吉他、木琴等乐器演奏,并将夏威夷吉他进行改革,首创三条弦线的“广东吉他”和探索出一套较完美的演奏技法...[详细]
何冠梧(生卒年不详),号凤霄,荷城街道石歧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历任甘肃文县、礼县、安定县知县。太子的辅导老师杨老师器重他,保荐他,被加知府官衔。不久因亲丧回家,居住16年,以教学维持生计。荷城街道 荷城街道位于高明的东部,西江之滨,被西江、沧江二水环抱,素有“西江明珠”之...[详细]
何红(1929~1948),翁源新江人,粤赣先遣支队翁西大队武工队队员。1948年3月的一天,何红执行任务后回到新江镇欧东王屋住宿。次日凌晨,敌人包围了王屋,扬言要活捉何。何临危不惧,击毙了上棚搜查的敌军班长,敌人始终不敢近前。最后,敌人纵火烧屋,何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9岁。同年(公...[详细]
何华益,女,1898年8月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现广东省中山市)。9岁随父去美国旧金山。20岁被父亲送回国,经宗亲介绍,嫁给下梅林村读书人郑满容。婚后先务农,后从本地0、互助会借钱,在深圳南圹街的两间祖屋开办“鸿安旅馆”,经三次扩建具一定规模,成为深圳旅业早期龙头。1937年“七·七”事变后,叶挺...[详细]
何慧明,女,1948年8月出生,广东三水人,中师学历,中共党员。1969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广州市横江农场新星小学、从化流溪小学任教,1995年8月调西宁小学任校长。任西宁小学校长期间,她带领全校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开展数学科珠心算课题研究取得突出成绩。1995年9月,被广东省人事厅、广东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