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麒(生卒年不详),字振公,今南街镇护国村人,增贡生。他性格深沉刚毅,忠厚待人,而且讲义气,好施舍。在古水有仓库常储谷3000多石,每年三四月青黄不接时,借给佃户贫家,等到秋收后归还,不收利息。有的无力归还,既不追索,次年复借。乾隆七年(1742),天大旱,发生饥荒,他捐米、平价出售,救活很多...[详细]
陈昭常(1867—1913),新会县潮连坦边巷头(今属蓬江区)人。昭常少聪颖,勤奋好学。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考廉,官内阁中书。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成进士,入翰林,改庶吉士。游俄法德美英伦日本,鉴材异地,自厉自淑,学识以此益深。奏调回国,调广西总办洋务局,旋任右江兵备道,擢升吉林...[详细]
陈昭遇 南海县人。幼承先世医术,悉心研究。宋开宝初年(968年)被引荐至京任翰林医官,领温水主簿职,官至光禄寺丞,受赐金带紫袍。开宝六年,与翰林医官刘翰、道士马志等审定《唐本草》,取名《开宝新评定本草》。全书20卷,另目录一卷,宋太祖亲自作序,国子监印行。翌年,对该书又进行修订,易名《开宝重定本...[详细]
陈振光(1926~2000),香山县第八区(今斗门县乾务镇南山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新中国成立前,从事教育及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山县委机关和政协机关工作。曾任中山县委副书记、中山市政协主席,1989年离休。是中山诗社社长,著有《镇南楼诗集》。2000年逝世,享年74岁。同年...[详细]
陈镇庭(1 898—1 957),澄海县澄城镇城北人。自幼喜爱国画,4岁时,他骑在父亲肩上,随手在粉墙上画出麒麟,使观者惊叹不已。镇庭就学于上海美专,成绩卓著,得到刘海粟、谢海燕、马公愚、诸闻韵等画师所器重。毕业后,赴泰国、越南从教,办国画社,学生遍及泰、越。他兼擅书法、篆刻,在泰出版《陈镇庭画...[详细]
陈振先 (1877—1938) 陈振先,字时铎,外海东升街人。早年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光绪三十年(1904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农科,获农学博士学位。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参加学部外国留学毕业生考试,名列第一,获赐农科进士。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己酉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翌...[详细]
陈智超,新会县棠下石头村(今属蓬江区)人,民国23年(1934年)生于上海,历史学家。陈乐素长子,陈垣嫡孙。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专业,196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历史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至退休。研究领域涵盖宋代至明代历史、历史文...[详细]
陈知我 (1894~1960年),怀城镇兴贤村下郭人。青年时代(约1916年)就读于怀集县立中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外语系英文科学习,受蔡元培校长倡导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熏陶,树立“爱国、民主、自由观”,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活动。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青年-,陈知我与北大学...[详细]
陈志英,又名陈福令(1913.3~2003.8),河源县上莞镇新民村人。 陈志英毕业于河源三江中学,1936年到曾田横坑小学教书,1938年参加革命,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回上莞君陈小学任教。同时参与组建上莞农民抗日救国会和农民抗日自卫队。1942年春夏间,“上莞农民抗日救国会...[详细]
陈志远(生卒年不详),字霖敷,今东乡镇江美村人。生活俭朴,知识渊博,廉正不阿,淡于名利。雍正十二年(1734),以拔贡上京朝考,随即出任八旗官学教习。三年期满南归,在乡间设馆讲学。主张做事身体力行,读书要细细地玩味文章的精华,领会先贤的义理。前来求学的人天天增多。乾隆十四年(1749),选授江西...[详细]
陈中夫于1917年6月出生于广东省防城县那梭村的一个中农家庭。 1932年,陈中夫的父亲由乡亲介绍到广州一家同乡开设的布店当店员,母亲也在市郊的石牌一个农场谋得一个工人差事,这样,15岁的陈中夫就和父亲一同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省城—广州市。他考取了离住处较近的一所中学就读初二。来自农村的陈中夫,...[详细]
陈重光(女)(1917~1968),阳明镇人。出生于博罗响水乡,父早丧,由其母刘满抚养。1927年夏,就读响水学校,受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教育,倾向革命。后考入杭州行素女子中学读书,继在上海“白鹅绘画学校”学习,并参加黄惊白等进步青年组织的“线上画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她与黄惊...[详细]
陈中坚(1913-1972),乳名添华,字刚象,月坑村人。出生农家,幼在乡读书。20岁在乡当小学教师。其父陈锦彪于民国13年(1924)参加月坑村农会,任自卫军连长,民国16年(1927),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中山县卖蔗埔农民起义。家庭的革命氛围给他深刻影响。 民国28年(1939)初,参加中山...[详细]
陈中理(生卒年不详),号卓如,陆丰县城人。事父母至孝,对兄弟友善,具才识,沉着坚毅,虽无言爵封邑,而家庭富有。本人朴素节俭,屡任约正。 清咸丰四年(1854年),贼寇蜂起,潮阳陈名墙,归善(惠阳)罗亚添,海丰吕亚江等攻陷惠来、海丰两县,官民俱损。继而贼寇合股约定攻打陆丰,加之陆丰有盗匪歹徒与...[详细]
陈卓云(1871一1953),号额,和陈丰仁(1895一1953)都是外砂中医“万春堂”陈才子的后代,人们尊称为“额仙”和“丰仁仙”。 卓云自幼随父陈其丰学医,得真传。精研温病学说,善治时行热病,尤其对伤寒杂症,更是得心应手,为贫苦患者治病分文不取,施医赠药,为群众所赞誉。 丰仁随父学医...[详细]
陈子巽(1862~1932),名步谦,绰号陈跳,翁源南浦沙坪村人。巽少倜傥不群,赋性刚直,胆略过人,勇于负责,廉介自守。虽为文精警,但因写字手颤,字体欠工,屡试不第,三十岁才中秀才,在家乡私塾任教。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连平某武官与州官不睦,率部叛乱,焚毁衙署,大肆劫掠。余党乔装潜入...[详细]
陈紫(1919~1999),原名陈先艺,曾用名陈子树,笔名循民、吴化常、彭彤等。惠城区桥西人。著名音乐家。1937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赴延安,先后入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任鲁艺音工团团员、华北联大文工团团员、科长。东北鲁艺音乐系教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戏剧学院...[详细]
陈子达(1915~1973年),本县五经富镇陈江村人。1934年,他进湖南省湘雅医学院攻读,1940年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后在南京中央医院任医师。1944年8月,陈子达赴印度留学,进热带病学院攻读,毕业后,经世界卫生组织考试,被送往美国士伦大学深造,1949年获医学硕士学位。该校称其成功的试验...[详细]
陈子典 (1937~) 笔名陈晨、陈蔚。广东新丰人。农工党成员。1960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华南师大附中、广州市第九十中学、广州市师范学校教师,广州师范学院教师、副院长、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广州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常委,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写作学会副会长,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