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1902~1976),原名德润,又名忏庵,阳明镇人。仅读四年私塾,自学成才。民国15年(1926)与黄惊白、张觉青和卜恨生等三人组建的“新和平青年团”,参与组织工会农会,进行街头宣传,组织--支援北伐。“四·一二”-政变后,“新青团”被取缔,他-远走他乡。 民国26年(1937)陈仁被...[详细]
陈任枚(1870~1945),广东南海县人。自幼读书,科举不中,在乡办私塾教学。笃好医学,与一精于医术又藏书甚丰的归隐先辈结成忘年之交。清末民初,先后担任南海小学校长、南海中学(现广州西华路第十一中学)教师兼学监,仍潜心研读医书,业余时间常为人治病。因求诊者日众,便辞去教育职务,专心行医。对温病...[详细]
陈荣琚,号阿左,1938年出生于广东省龙川县,祖籍为福建省永定县。1964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美术系本科,同年留校任教。1965年入上海戏剧学院全国绘景进修班进修。1966年调任中国京剧院美术设计组组长。1970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任副教授。1980年任美术系风景画教研组组长。1991年任学...[详细]
陈荣衮 (1862—1922) 陈荣衮,字子褒,号耐庵。外海人。清光绪四年(1878年)庠生。光绪十六年(1890年)于广州六榕寺旁设馆教学。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中式第五名举于乡,名列南海康祖贻(有为)前。后读康有为应试文卷,自愧不及。当康设帐授徒于广州府学宫,遂拜为师。与邑人梁启超、...[详细]
陈荣光 (1933~) 笔名东云。广东番禺人。中共党员。历任广州重型机器厂铸造工人、车间工会主席、厂团委书记、厂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广州市革委会报道组副组长,广州市委秘书,深圳市委办公厅秘书处长、办公厅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详细]
陈荣机(—1948年),字子略,曲江(今武江区龙归镇)坳头村人。青年入伍,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参加过0、讨伐陈炯明以及国民革命军北伐等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九十师少将副师长兼二六八旅旅长,参加了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为第四军勇将之一。先后任九十师中将师长,九战区长官司...[详细]
陈瑞琮(1908-1962),别名德光,今排沙镇三角村人。家境贫寒,少年时到广州、顺德等地学艺打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民国15年(1926)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省农协主办的广州农民军事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到顺德任农运干事。民国16年,广州发生“四·一五”-政...[详细]
陈瑞朝,字乐普,外海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武举,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登武进士。由宫廷侍卫出仕贵州都司。逢白莲教举义,参与平定,克复达州立有大功,晋升安义镇游击,赐顶戴花翎。继而擢升贵州提标左营参将。因患喘疾请示军门告病养归。督军勒某允许其离营调理,并道:“稍待,即凯旋班师。汝是...[详细]
陈润贞(1941.6—2002年),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红星村人,初中文化,1965年参加工作,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1998年,他先后任武江区河西乡廓西管理区党支部书记,西河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红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带领下,红星村在韶关农村率先兴建农民大厦——武江大厦,创办首...[详细]
陈汝针(1955~1979 年),龙潭高平乡人。1963 年至1974 年,先后在高平小学和龙潭中学读书。在校期间,他努力学习,团结同学,尊师守纪,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74 年7 月,陈汝针高中毕业,不久被高平小学吸收为民办教师。他努力钻研教学业务,认真备课,耐心教育后进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详细]
陈尚兰,字郁初,号文川,192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始兴县顿岗镇贤兴村人。高中肄业,后毕业于华南分局党校。1945年5月加入始兴人民风度抗日自卫大队,参加了攻打在县城的日寇、收复县城和反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围攻外营、花山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后以教书职业为掩护,转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任交通员。1...[详细]
陈善文 (1922~1985) 原名陈货。广东潮安人。中共党员。1939年-香港,参加中共组织的香港文艺青年团体,1941年回内地参加新四军,曾任1师文工团创作员,《抗敌报》及《淮海报》、记者,新华社华东分社前线记者。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新华书店,《学习杂志》主编,关东文专教师。1949年后历...[详细]
陈少岐(?-1945年),陆丰县东海镇人(原籍潮汕)。 陈少岐青年时期投靠在陆丰乡绅黄华门下。民国11年(1922年)冬,陆丰进步青年郑重、张威、黄振新等20多人,组建以革新社会不良风气为宗旨的进步团体协进社,引起陆城官绅的不满,黄华、陈少岐、宋笃群等人组建同进社,进行对抗。 民国17年...[详细]
陈绍贡(1911~1951),惠城镇西联村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世代书馨”家庭。民国19年(1930)肄业于潮安省立第四中学。在读书期间,醉心拜读中共秘密刊物《红旗》、《生活》和社会科学等杂志和书籍,积极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反蒋活动。 民国22年(1933)5月,在-遍布整个潮汕的严峻情况下...[详细]
陈绍箕(1870-1952年),字业裘,春城县前街人,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少年在县瑞云书院读书,为晚清监生。青年时,到府考试,曾进肇庆东岳庙学院,学习勤奋,谦逊诚恳,得到晚禅大师留训,传授中医技艺。且有名医师郑芷芗指点,医学造诣较深,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医生。 民国初年,绍箕曾参与组织...[详细]
陈绍良(1973~),惠城区桥西人。跳水运动员。1981年入惠州市(今惠城区)业余体校。1984年入选广东省体工队集训。在训练中摔伤,致使颈椎第三节移位。一些体育运动医学专家认为他不能再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否则会瘫痪。但他却边治疗边逐步加强运动,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伤疾,重返泳池,并于198...[详细]
陈少陵(1906年~1939年),又名长游,广东台山人。青年时期目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种种黑暗,对社会腐败和不平等现象十分气愤,立志为拯救祖国,解放劳苦大众奋斗终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共合作的大好形势推动下,农-动的革命风暴席卷台山县,年仅18岁的陈少陵毅然投身革命。他走村过寨,向...[详细]
陈绍明(? -1978),女,今联和镇塘角马寺村人。为人勤劳正直勇敢、机智,爱憎分明。民国34年(1945),义勇队进驻马寺村,他家成为部队的交通联络站和伤病员的疗养所。经她精心疗养痊愈归队的伤病员达40多人。次年,她的丈夫为革命献身后,仍坚持为义勇队送信、带路、筹粮、筹款,为疗养伤病员出力。一...[详细]
陈绍儒字师孔,黄歧泌冲沙凤村(今属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谪福建泉州知府同知,转江西南昌知府,升广西按察司副使、福建参政,补四川参政,转四川按察使,升广西右布政使,补云南左布政使,顺天府尹,调太常寺卿,累官南京工部尚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