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娘康(?~ 1854),潮阳县大长陇村(今属普宁县)人,从小愤恨权势,清咸丰四年(1854),与潮阳县梅花村郑油春聚集农民于陈店圩起事。三月二十二日晨,乘着浓雾突袭潮阳县城,闯击县署,与县守备李从龙巷战,后撤出。 四月十四日,潮州知府吴均、惠州协副将膺保和鮀浦巡检司巡检章坤,带兵到潮阳围剿...[详细]
陈年伟,1935年4月生,1951年4月参加工作,195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起先后任广州市芳村区团委干事、广州市郊区团委干事、团委宣传部长。在参加广州市郊区土地改革工作中,被市委授予土改复查二等功臣。1959年任中共江村区委办公室干事。1961年5月起任江村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书...[详细]
陈沛 (1910~1978年),男,排沙镇扶罗村永安人,高小文化。1938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6年2月任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筹粮组长,5月任第三大队军需主任。1947年5月任第一区大塘乡民主政府乡长兼第六大队队长。1950年1月任城关区区长、区委书记,4月调任第一区区长、区委书记、土...[详细]
陈培兴,男,1912年生于始兴县外营村。青少年时,思想进步,1932年,在广州读书与曾谊勋、凌约翰等组织“狂流社”,介绍进步书刊,评击-腐败。1936年,组织始兴青年“歃血团”,任书记,同时,在外营村创办日兴小学并任校长。1938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派回广东工作,同年7月...[详细]
陈蓬(1900-1928年)出生于陆丰县湖东深田湖村一户贫苦家庭。由于生活所迫,曾给地主做长工。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农会,随后到海丰参加吴振民率领的农民自卫军。后来负伤转到地方,先后任农军小队长、中队教练官等职。民国16年6月3日,地主武装陈子和保安队100多人,进剿湖东村农会。适陈蓬在...[详细]
陈鹏(1917—1986年),原名陈美材,通门镇人。民国28年(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1940年)任中共罗沙党支部书记。民国30—32年(1941—1943年)任通门中心小学校长,并任中共通门支部书记。民国33—34年(1944—1945年)任郁南县民众武力指挥部通门独立中队队...[详细]
陈普之(1911—1950),澄海县东里镇南社人。我国著名版画家。3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美专。民国21年(1932)在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鲁迅亲手培育的中国第一代出色的青年版画家,也是当时上海左翼“MK”木刻研究社创建人之一。 普之版画富革命性、人民性,特色鲜明。代表作有《黄包车夫》、木刻...[详细]
陈启珩(1910~1987),字莫若,林寨镇人。民国25年(1936)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初,执教于该校附中。民国26年夏抗战爆发,上海沦陷,与同乡同学陈慧生一同回乡,随即创办“抗战学校”,亲自担任校长。乡间失学青年通过“抗战学校”培养,激发了爱国热情,纷纷参加抗日自卫团队,有的直接参军奔赴抗日...[详细]
陈其铨,号奇川(1917.2.13~2003.12.14)丰顺县潘田镇南溪村人,1917年2月13日生。为当代书法大师。抗战时任职海军总司令部主任秘书。1949年去台湾。曾任台湾东海大学教授,台湾中国书法学会理事长,新加坡书法研究院名誉院长。书法造诣很高,享誉中外。在台湾创办弘道书艺会,桃李遍海...[详细]
陈强,字福田,1894年1月出生于始兴县八约乡(花山)兴仁里村,家境贫寒。 14岁就被送到围溪村谢寿元家看牛。1915年20岁刚出头的陈强投入粤军邓仲元部充当士兵、班长,从此开始了一生的戎马生涯。不久,他调入军事学堂训练,毕业后任广东陆战队教练。1922年,孙中山在韶关督师北伐,陈强随粤军第...[详细]
陈斐琴(1911—2003年),兴宁石马郑塘人,原海军政治部文化部长。 陈斐琴于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参加梅县-并加入工农革命军。1929年入读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留学日本参与左联刊物《东流》。1937年到延安,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晋南前方...[详细]
陈庆涛(1889-1949年),字月侣,春城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于小商家庭。少年就读于阳春高等小学堂,勤勉好学,立志成材,民国初年进阳春师范讲习所,毕业成绩优异,先后被委任为阳春县署总务科长,阳春县立高等小学校长等职。 民国9年(1920年)进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深造。民国12年...[详细]
陈庆祥 (1944~) 广东东莞人。1962年毕业于广东省东莞中学。历任东莞小学、中学教师,东莞虎门文化站站长,《少男少女》杂志副社长、副主编。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我们正年轻》,中短篇小说集《孖女》,...[详细]
陈庆宜(1903~1959年),阳西儒洞边海人,出身贫苦, 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当过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和合作社主任。1952~1954年,先后被评为阳江县、粤西地区和广东省特等劳动模范。 陈庆宜所生活的边海村,是临海一外岛屿,水、旱、风灾肆虐,1954年春,陈庆宜带领边海人成立了边海第...[详细]
陈庆云(1897—1981) 字天游,香山县南溪村(今属珠海市)人。旅居日本华侨子弟。民国3年(1914)在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美国寇狄斯飞行学校毕业即回国。1918年4月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处副官、航空局第一飞机队副队长,与杨仙逸、张惠长等人奉孙中山命令赴福建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详细]
陈遐球,字新元,号一寰,始兴花山乡兴仁里村人,1911年8月24日出生于书香门第。 1930年,年方20的陈遐球,在始兴中学初中毕业后,考入国民党广东省党务训练班。结业后先后派到广州市、乐昌县党部任干事。后在国民党军队十九师所属一个营部当文书。1941年任仁化县党部书记长,后到广东省教育厅(...[详细]
陈秋安 (1889~1969) 陈秋安,曾用名陈佩蓝,广东南海县人。父亲陈伯贵,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广州创办利济轩药厂。 陈秋安幼年在乡读小学,1904~1910年,在香港和广州读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西根大学读政治经济学。民国4年(1915)毕业后返国。1916年在香港华英...[详细]
陈秋波(1889--1961),澄海县莲下镇建阳村人。早年参加同盟会,结识李济深后参加革命。民国23年(1934)福建成立人民政府,他任华侨委员会委员长。民国30年,任李济深私人顾问。民国37年,李济深、何香凝等人在香港组织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陈秋波任该会委员。民国38年,周恩来派李维汉到香港邀请...[详细]
陈权 (1900—1929) 陈权,化名陈麟,外海西安里人。少时随兄至澳门、香港做童工。民国4年(1915年)在英国昌兴公司“亚洲皇后”号万吨客轮当海员。其间,参加中国国民党组织的海外联义社,在轮船工人组织的“工余乐社”当粤剧演员。曾与“工余乐社”海员为孙中山偕宋庆龄乘“亚洲皇后”轮自香港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