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弘益(?-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九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益为第十九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益被封为定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刘弘益与哥哥刘弘弼、刘弘暐、刘弘简、刘弘建、刘弘济、刘弘道、刘弘照同日被中宗所...[详细]
刘弘泽(?-944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八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泽为第八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泽被封为镇王。刘弘泽为雄武节度使,镇守邕州,有善政。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非常猜忌他。乾和二年(944年)据报凤凰出现在邕州,刘晟大怒,派人...[详细]
刘弘政(?-955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八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政为第十八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政被封为通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十三年(955年),刘弘政担任祯州刺史。同年夏天被中宗所杀。高祖的19个儿子,除了早死的刘耀枢、...[详细]
刘美含(Mikan Ryu),1991年04月09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流行乐歌手。 2005年,14岁的刘美含便以电视剧《女生日记》出道。2009年,刘美含参加湖南卫视快乐女声比赛打入全国15强,随后加入中韩泰跨国女子团体i Me并正式进军歌坛 。2010年,刘美含随...[详细]
刘谦 (南汉代祖) 其父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刘谦从军,初任为广州牙将,约于公元880年,唐丞相韦宙出镇南海。见谦气宇非凡,不顾夫人反对,把侄女嫁给他。还说:“此人非常流也,他日吾子孙或可依之”。当时黄巢率部转战南方,遇到瘟疫。因邀击黄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贺江镇遏使,有兵万人,...[详细]
刘森波,1926年出生于恩平县(今恩平市)中洞村。其祖上几代以农耕为主,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外出做些杂工。该地不知何时起有一个传统,男人们大都出外谋生,或打铁、补镬,或打锁匙、做木工,甚至有的会制造枪、炮,能工巧匠极多。刘森波的父亲叫刘暖长,也像大多数本地人一样,从小替铁匠当锤工。这工作不但劳动...[详细]
刘守节,十国南汉宗室,后主刘鋹的长子。 南汉后主刘鋹有4子,刘守节为长子。生母不详。史书没有记载刘守节在南汉的封爵,971年,南汉灭亡,刘守节和刘鋹一起投降宋朝。刘守节在宋朝被封为崇仪副使。其后事迹不详,不知何时去世。...[详细]
刘守素,十国南汉宗室,后主刘鋹的第三子。 南汉后主刘鋹有4子,刘守素为第三子。生母不详。史书没有记载刘守素在南汉的封爵,971年,南汉灭亡,刘守素和刘鋹一起投降宋朝。刘守素在宋朝咸平年间被封为侍禁。他家贫,宋真宗下诏赐给他白金百两。对宰相说这些伪王子生活窘迫,是他们原来奢侈的缘故。刘守素后来...[详细]
刘守通,十国南汉宗室,后主刘鋹的第四子。 南汉后主刘鋹有4子,刘守通为第四子。生母不详。史书没有记载刘守通在南汉的封爵,971年,南汉灭亡,刘守通和刘鋹一起投降宋朝。刘守通在宋朝被封为供奉官。其后事迹不详,不知何时去世。...[详细]
刘守正,十国南汉宗室,后主刘鋹的第二子。 南汉后主刘鋹有4子,刘守正为第二子。生母不详。史书没有记载刘守正在南汉的封爵,971年,南汉灭亡,刘守节和刘鋹一起投降宋朝。刘守节在宋朝被封为崇仪副使。宋太宗听说他家贫,下诏每月给万钱。死后,其子刘克昌为三班奉职,刘国昌为借职。...[详细]
刘颂豪,光学与激光专家。原籍广东顺德,1930年11月生于广东广州市,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研究稀土玻璃化学成分与其光学性质的关系,发展了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稀土光学玻璃...[详细]
刘允怡,肝胆胰外科学家。1947年6月22日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南海。197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医学院,199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席。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创建了香港中文大学肝移植中心和肝癌诊疗研究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以“...[详细]
李衍达,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原籍广东南海,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详细]
李友庄,广东罗定县人。1936年起任国民党驻汕一五七师九四○团长。1938年1月驻防潮汕。6月,日军侵占闽粤咽喉南澳岛,是为占领广东的第一个县,妄图据此犯我华南。驻汕最高军事长官、爱国将领黄涛师长决定收复南澳。团长李友庄奉命开进与南澳隔海相望的海山岛黄隆乡,用无线电报话机指挥由营长吴耀波为总指...[详细]
李元元(1958.10.3- )粉末冶金和铸造专家。广东省梅县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和1998年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分别获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金属材料近净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详细]
卢慕贞(1867年—1952年),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原配夫人,广东香山县恭常都外坣村(今珠海市香洲区金鼎镇外沙村 )人。 十七岁时与年方十八岁的孙中山结婚,并诞下三名子女:孙科、孙娫及孙婉。与国父孙中山先生离异后,卢慕贞夫人一直蛰居于澳门,寓所位于文第士街一号(即今澳门国父纪念馆馆址...[详细]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 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章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湖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巡抚,入湘...[详细]
罗大纲(1804—1855年),原名亚旺,广东揭阳县西门外蓝田都上阳乡寨内(今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种玉上围/上围古寨)人。洪秀全金田起义,固然主要是依靠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上帝教”骨干,而没有参加“上帝教”的罗大纲也是一位一开始就对太平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将领。 ...[详细]
罗瘿公 名敦曧,字掞东,号瘿公。男,诗人,京剧剧作家。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1872年(同治十年),1924年9月23日(农历甲子年八月廿五日)逝世于北京东交民巷一家外国医院,葬于北京西山,享年52岁。其父供职于翰林院,任编修。 他幼攻诗文,青年时期就读于广雅学院,为康有为弟子。23岁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