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干 [公元1919年-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林为干,微波理论学家。1919年10月20日生于广东台山。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电子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关于一腔多模的微波滤波器理论》首先发现一个圆柱谐振腔中有5个同谐振频率的简并模可资利用,受到同行们...[详细]

林一元 [公元1906年-1988年]

  • 林一元,1906年3月15日生,广东省罗定市素龙镇龙税乡人。 1926年7月,林一元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任某团政治指导员。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任叶挺十一军政治部总务科科长。1932年参加十九路军淞沪抗日,任十九路军七十八师驻粤办事处中校主任。1933年参加十九路军发动的抗日反...[详细]

林尊琪 [公元1942年-201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林尊琪,高功率激光技术专家。1942年6月3日生于北京市,原籍广东潮阳。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系,后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现任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总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和X光激光...[详细]

黎尚豪 [公元1917年-199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 黎尚豪(1917年4月10日—1993年1月24日),出生于广东梅县。藻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 黎尚豪出身于广东梅县的中医世家,5岁时进入本乡崇德初级小学,1927年考入梅县县立高级小学,1929年毕业后考取省立梅州中学;1935年毕业于...[详细]

李绍珍 [公元1932年-200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李绍珍(1932.9.16-2001.3.14)(女)眼科学专家。1932年9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台山市人。1954年毕业于华南医学院医本科,1962年于中山医学院(以上均为中山医科大学前身)眼科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山医科大学眼科教授、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眼科中心学...[详细]

李铁夫 [公元1869年-1952年]

  • 李铁夫(1869~1952),油画艺术家、民主革命家,原名玉田。雅瑶镇陈山村人。1885年随叔父往加拿大谋生、求学。1887年考入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后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画9年,成为学生首领及副教授。1907年在英国与孙中山等改组兴中会后,到英美各埠组织同盟会分会。1909年任同盟会纽约分会常...[详细]

刘玢 [五代十国][公元920年-943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

  • 刘玢(920年-943年),原名刘洪度,一作刘弘度,南汉高祖刘龑第三子,母昭仪赵氏,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第二位皇帝,942年-943年在位。 刘玢初封宾王,后改封秦王。刘玢继位后,骄傲奢侈,荒淫无度、政事废弛。使得其弟晋王刘弘熙生取代之心,南汉光天二年(943年),刘弘熙找来力士数人在刘玢观赏角...[详细]

刘晟 [五代十国][公元920年-958年,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

  • 刘晟(920年—958年9月18日),原名刘洪熙,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皇帝,南汉高祖刘龑第四子,南汉殇帝刘玢之弟。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自立,改元应乾。刘晟继位后,诛杀大臣、兄弟,数年之间,刘家被他诛杀殆尽。又任用宦官、宫女为政,使南汉国力日益衰弱。乾和十六年(958年),刘晟去世,终年...[详细]

刘安仁 [五代十国]

  • 刘安仁,《新五代史》称刘安仁迁居福建,以经商为生,常到南海做生意,所以改居岭南。其子刘谦,其孙刘隐、刘龑。917年,刘龑称帝,国号汉,史称为南汉。追尊刘安仁为文帝,庙号太祖。 考证 日本藤田丰八、中国史家陈寅恪等指出南汉国主先世刘安仁为大食商人,从西亚来到泉州,谎称河南上蔡籍。而唐宋蕃...[详细]

刘弘弼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弼(?-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六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弼为第六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弼被封为齐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刘弘弼出为建武军节度使(治邕州)。后来刘弘杲得罪被杀,刘弘弼害怕,自请入朝。中宗同意。回到兴王府(广州)...[详细]

刘弘杲 [五代十国]

  • 刘弘杲 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杲为第十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杲被封为循王。刘弘杲和五哥刘弘昌拥立四哥刘晟有功。为副元帅、参预政事。刘弘杲多次要求杀死谋害殇帝刘玢的凶手刘思潮,刘思潮于是诬蔑刘弘杲谋反。一天,刘弘杲正在宴客,刘思潮与谭令...[详细]

刘弘暐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暐(?-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一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暐为第十一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暐被封为恩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刘弘暐与哥哥刘弘弼、弟弟刘弘简、刘弘建、刘弘济、刘弘道、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详细]

刘弘邈 [五代十国][?-954年]

  • 刘弘邈(?-954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二子。 南汉高祖刘邈有19子,刘弘邈为第十二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邈被封为高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应乾年间,刘弘邈为雄武节度使,镇守邕州。因为齐王刘弘弼、镇王刘弘泽被刘晟杀死在邕州。他不想去,刘晟不...[详细]

刘弘操 [五代十国][?-938年]

  • 刘弘操(?-938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九子。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操为第九子。 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操被封为万王。大有十一年(938年)杨廷艺的旧将吴权从爱州起兵攻打在交州的皎公羡,皎公羡求救于南汉,刘䶮以万王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并徙封为交王,统兵去救皎公羡...[详细]

刘弘昌 [五代十国][?-944年]

  • 刘弘昌(?-944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五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昌为第五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昌被封为越王。刘䶮临终想传位给刘弘昌,被萧益阻止。刘䶮的第三子南汉殇帝刘玢即位,刘弘昌多次劝谏,殇帝不听。刘思潮杀死殇帝,刘弘昌拥立四哥刘晟。刘弘昌为太尉、中...[详细]

刘弘道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道(?-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六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道为第十六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道被封为贵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刘弘道与哥哥刘弘弼、刘弘暐、刘弘简、刘弘建、刘弘济、弟弟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详细]

刘弘济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济(?-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一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济为第十五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济被封为辨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刘弘济与哥哥刘弘弼、刘弘暐、刘弘简、刘弘建、弟弟刘弘道、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详细]

刘弘简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简(?-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三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简为第十三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简被封为同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刘弘简与哥哥刘弘弼、刘弘暐、弟弟刘弘建、刘弘济、刘弘道、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详细]

刘弘建 [五代十国][?-943年]

  • 刘弘建(?-943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四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建为第十四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建被封为益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乾和五年(947年),与哥哥刘弘弼、刘弘暐、刘弘简、弟弟刘弘济、刘弘道、刘弘照、刘弘益同日被中宗所杀...[详细]

刘弘雅 [五代十国][?-945年]

  • 刘弘雅(?-945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七子。 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雅为第七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刘弘雅被封为韶王。刘䶮的第四子南汉第三代皇帝中宗刘晟即位。应乾年间,勒令刘弘雅致仕。乾和三年(945年),刘弘雅被中宗所杀。是中宗刘晟即位后杀死的第四位兄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