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芝草 刘芝草(?一1897年),原名刘吉六,安铺西街人。清末粤西地区0会的主要领导者。刘芝草广额丰颐,中等身材,左镶假眼,右眼有神。自幼学医,18岁行医,善医疮疥,擅长眼科,曾在安铺开设中草药铺“芝草堂”。他仗义疏财,乐意济贫,热情待人,喜欢为人说话、办事。 光绪...[详细]
刘子兴,字宾之,号见湖,明海阳县隆津都塘湖(今龙湖镇龙湖乡)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 年)辛丑科进士,曾任浙江临海县知县,后历任兵部主事、车驾郎中兼职方事、福建参议、四川建川兵备道、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广西左布政使等职。后托病退居乡里。到了万历十年(158...[详细]
李肖龙,字叔膺,增城龟峰铺(今增城荔城街龟峰里李屋)人。其父李光发为南宋的通直郎。李肖龙在咸淳七年(1271)中进士,官历赣州司户,代理长乐(今五华)县事,太令,朝议大夫。李肖龙为官清正严明,在他出任代理长乐县事期间,因知县腐败,常有大姓人家欺小姓人家,小民受苦,治安混乱等现象。李肖龙上...[详细]
黎正 黎正(生卒年不详),原名帧,字端伯,号建峰,廉城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进士。个性深沉隐伏,醇厚不华,虚心孝友,尊敬长者。勤奋好学,有志气,重节操,遇事公正不阿,曾任朝廷户部员外郎。他学高品洁,不事权贵。耻与弄权者同流合污。遭权贵中伤排斥,便告病归里,潜心读书,一日...[详细]
卢次伦,号月池,广东中山县翠享村人,清咸丰八年(1858)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农家,自幼好学,15岁,即读完《四史》、《通鉴》、《诸子》等书。以后,随哥哥在家务农,农闲学医。不久,便能在种田之余义务行医。此外,还研究方舆、地志一类的学问。24岁,借行医游历,探测矿产资源,先后到过桂林、个旧、衡岳、...[详细]
卢 侗(1023—1094年) 字元伯,号方斋,上华镇冠山人(今汕头市澄海区上华街道镇冠山乡),赐谥“文肃”。潮州前八贤之一。博通经史,尤精《周易》。宋皇祐五年(1053年)授本州长史。嘉祐年间,经余靖、蔡襄、王举元等人推荐,调惠州归善主薄,不久又调广州帅府,任佐靖之职。宋英宗治平年(1064年...[详细]
陆皓东(1868~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清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蓢翠亨村人。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陆皓东是独子,9 岁时,父亲病逝。 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两家相距不远,两人年龄相近,性情相似,都好对世俗表示-,从小便成为挚友。 清光绪九年...[详细]
罗家杰 原名罗伯隽(1866~1927),高潭镇岭头村人。自幼勤练武术、臂力过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参加戊子科试高中进士。清光绪十八年(1892)赴京殿试,考取壬辰科武状元第四名,获钦点御前花翎侍卫,官至三品。后出任直隶省(今河北)游击府总领,至民国二年(1913)退职返乡,卒于1927...[详细]
罗仲霍 (1881~1911),名璋,号则君,白花镇联丰村人。其堂叔祖罗添,是太平天国时农民起义军的将领。 仲霍幼年丧父,母杨氏,生有三子,仲霍居长,日常生计,靠母亲帮人缝补衣服维持。仲霍幼时靠族人资助,在乡间私塾就读。他聪明过人,重师好义,深得老师赏识,悉心教诲,学业日...[详细]
吕龙光 字慕津,一字宾南 生卒年不详,增光镇凤岗人。少负隽才,曾为村中醮会撰联: “绿豆初生合掌向天求雨露,禾黄米熟低头伏地谢苍穹。”博通经史,下笔千言,立就。道光二年(1822)高中会元。后经殿试中式第37名,赐进士出身。历任四川永宁、峨嵋知县。兴利除弊,诸多善政。峨嵋向有兄死娶嫂之俗,龙光严...[详细]
吕文成 (1898-1981)石岐南门新墟(今石岐南下)人, 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最卓越的演奏家、作曲家,也是广东曲艺、粤曲的出色演唱家和革新家。他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广东音乐的发展事业中,为广东音乐传播国内外,成为我国独树一帜、蜚声乐坛的乐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吕文成1898年(...[详细]
马应彪(1861—1944),乳名马味。广东香山县沙涌乡(今中山南区)人。香港先施公司创始人。少时家贫,1880年赴澳洲,初在矿山淘金,继种蔬菜,后设小肆于雪梨出售蔬菜。1890年开永生、永泰生果栏。1892年,与友人在悉尼创立永生公司,专营各埠土产及中国杂货,业务发达。及回国探亲,娶霍静山牧师...[详细]
马镇寿 马镇寿,1933年8月生,安铺镇人。高级农艺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58年华南农学院土壤农化专业毕业后,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副总农艺师、高级农艺师,兼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遥感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和土壤改良工作,...[详细]
马子荣(1906-1928),又名马石兰,高潭镇杨梅水村人。幼时丧父,孤儿寡母,生活艰苦,七八岁时就随母上山下地劳动。11岁时得私塾老师关照,减免学费,允予就读。五年后,经先生举荐,子荣被聘到中洞塘肚村教书。 民国11年(1922),黄星南、杨国辉等人酝酿组织农会,到中洞串连时,首...[详细]
梅益(1913年生),原名陈少卿,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城(今湘桥区)。1935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5年在上海与周扬、周立波、徐懋庸等人创办《文学界》月刊,1937年加人中国0。1937—1942年,在上海主编《每日译报》、《华美周刊》,并筹办新四军江淮大学及南通学院。1942—1945...[详细]
莫怀 莫怀(1919—1980年),原名莫卫,又名莫王某,字炽泰,河堤镇下插村人。其父莫昌碧是前清秀才,废科举后一直当小学教员,思想进步,支持革命。莫杯从小就受其父的良好影响,在小学时就爱读《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崇拜英雄人物。 莫怀在遂溪中学读书时,正值“九...[详细]
莫玖(1655-1735年) 又名绍原,广东最早旅居海外的华侨之一,17—18世纪越南著名的华侨领袖,越南河仙镇的开拓者。白沙镇东岭村人。出身贫寒,胸怀大志,明亡时,飘流海外,先到真腊(柬埔寨),后迁安南(越南)。带领一批侨胞,在荒凉的海边开荒种地,艰苦创业,历经20多个春秋,终于开发出一个...[详细]
欧汝颖(1921-1948年) 附城镇土角村人。1938年毕业于雷州师范,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3年加入中国0,先后任雷州独立营教导员,第九团、十二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和政委, 1947年8月任0海康县工委委员, 12月任0海康县委-。1948年8月,在南兴镇岭高村被-海康县大...[详细]
漆璘,生卒不详。清代诗人。字仲深,又字龙渊,号东樵,番禺【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人,仁宗嘉庆三年【1798】举人。著有《思古堂诗抄》。附,漆璘诗一首金陵怀古江水滔滔去不归,后庭花谢美人非。多情只有台城柳,犹有东风作絮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