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是一位融合中西画法的绘画大师,但他走了一条与徐悲鸿不同的艺术道路。 林风眠(1900—1991)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家庭。祖父是一位木匠,林风眠小时候给祖父当助手,并学习书法和中国画。18岁的时候,林风眠赴法国勤工俭学,开始学习油画。后来,他又到德国,对欧洲古典绘画大师十...[详细]
林家有 林家有,1937年10月生,长山镇罗村村委会鱼良滩村人。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3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1963~1976年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民族研究,参加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编撰工作。后任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详细]
林良(附林郊)(约1416—1480年)字以善,大沥人,自幼喜欢绘画,所画花鸟很有新意。初在广东省布政司当差役,有一天,布政使陈金在堂上拿出名画观赏,林良从旁看了,诸多指斥,因此激怒了陈金,想把他打一顿。林良对画表白了自己的看法,应命挥笔写出画来,陈金见了大加赞赏。从此,林良的画名便在官员中流传...[详细]
林小妮 林小妮,女,1969年2月生,安铺镇人。著名跳水运动员。曾任广东省跳水队助理教练员。 1977年3月参加安铺镇业余体校跳水班训练。1980年7月入选省跳水队。1985年5月,被国家体委授予跳水运动健将的称号。同年,参加在郑州举行的全国首届青运会跳水比赛,获女子跳板、跳台、全能三项...[详细]
林熙春(1552—1631),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今潮安庵埠镇)宝陇村人,他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后来被起用为福建将乐县令。林熙春到任后,建杨龟山祠,为《杨龟山文集》作序;同时整修学宫,十分重视文化教育。此后,林熙春升任户科...[详细]
林正杨(生卒年不详),又名林伯焘、林振杨。清代归善县白芒花(今惠东县白花镇)人。天地会花旗头目。随翟火姑起事后于咸丰五年(1855)自惠州北上,加入石达开部太平军,封天将。同治三年(1864)2月改封列王,随侍王李世贤由江苏溧阳走浙江,旋合沛王谭星等进入江西。10月,由瑞金南下广东,经平远、龙川...[详细]
广东十虎之『俊面郎君』黎仁超 为人聪明能干,头脑灵活多变,每每洞悉先机,城府甚深。为“十虎”中之智将。绝招七星拳,拳术犹如“北斗七星”,静如穹苍天河,动如斗转星移。这“七星拳”本作“七伤拳”,招式以狠辣恶毒为主,务求一招杀敌。黎仁超虽有着一身好武功,却深藏不露,不会轻易出手。初时为不择手段...[详细]
李荣泰(1884-1914年),本县九和镇大田村人,出生农民家庭。1912年冬,在九和圩夺盐警枪3支,拉起队伍上乌禽嶂活动,提出“劫富济贫”等口号,深得贫苦农民响应。不到两年,聚集队伍3000多人。1914年8月,他接受孙中山指示,在九和红花埔树旗起义,成立“讨袁军”,任“讨袁大元帅”。同时邀...[详细]
李世辉 李世辉,笔名马云,1937年3月生,原籍车板镇禄地村委会禄地村。香港著名作家、香港文化界知名人士,香港《生活品味》杂志总经理、总编辑。 小时在湛江市赤坎区培才小学就读,后随父亲到香港求学,初中时已开始向报纸投稿,受编辑赏识。著名电视连续剧《大地恩情》、《自梳女》以及《铁拐侠盗》等...[详细]
李素娇(1911—1933年),女,紫金县龙窝黄洞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常跟人打猎、割草、学唱歌。12岁被卖到黄布村一个地主家当童养媳。1929年,她逃出地主家,到南山嶂参加了红二师叶振强连队,当炊事员。一次,叶振强率部队进攻惠东县马山禾多布。李素娇和女友钟灵娇装扮成村姑,尾随部队...[详细]
刘百胜(1863—1917),又名刘礼山,田心尾人,出身贫寒。1910年组织“0会”,1917年被捕杀害。 同年(公元1863年)出生的名人: 邵冶田 (1863~1944)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 黄庆澄 (1863~1904) 浙江省温州苍南 龙诚 (1863~...[详细]
刘伯群(1896~1973),广州增城县派潭镇人。家贫,仅念过几年书,稍长便靠肩挑卖石灰,担负起全家的生计。 民国2年(1913),为了谋生去了南洋。初时在矿场当苦工,每月所得仅可糊口。他为人老实,工作认真,很快熟悉采矿技能,颇得矿主的赏识和信任。后来矿主给了一部分...[详细]
刘尔崧(1899—1927年),又名福海,字季岳,生于紫城镇北门内花园一个清贫的书香之家。是中国0最早的党员之一。 1916年秋,刘尔崧毕业于紫金县高等小学。1918年春考入省立甲种工业学校(简称“甲工”)。次年担任该校学生会主席。在校期间,经常和阮啸仙等人阅读《新青年》、《每...[详细]
刘海帆(?—1952年),字尔翔,紫城镇下厚街人,出身于书香之家。1920年在省立惠州中学毕业后,任紫金县立第一小学校长。他与刘琴西等人经常聚集一起,阅读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1923年加入中国0。他经常向全校师生宣传革命道理,动员师生参加革命活动。1927年4月,刘海帆参与组织和领导了紫金...[详细]
刘名载(1769年-?),字其舆,号竹湄,紫城镇下厚街人。自幼聪颖,才学超群。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中举。嘉庆元年(1796年)丙辰中进士。历任吏部稽勋司主事,山东曹州府、武定府、济南府的知府,署督粮道、江苏常镇道、海兵备道兼署两淮盐运使、河道总督,官至正三品中宪大夫。他功在政位,勤政...[详细]
刘乃宏(1900—1930年),又名刘春,紫城镇人,出生于平民家庭。紫金师范毕业。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和赖炎光、刘琴西、钟灵等在县城成立青年联合会和学生联合会,投身反帝爱国斗争。8月,他参与筹办《救国周刊》、《紫金山小报》、紫金新学生社和劳动夜校,传播马克思主义。1923年加入中国0。...[详细]
刘庆初(1911—1932年),紫金县青溪乡南坑村人,出生于富裕家庭。1927年秋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同年加入中国0。后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9月,他赴炮子革0据地工作。次年11月,任共青团紫河特区委宣传部长,和蓝蔚林接受县委指示,带领紫河游击队20多人回紫河边开...[详细]
刘琴西(1896—1933年),原名尔奎,字昌文,紫城镇人,出生于书香之家,是刘尔崧胞兄。1916年秋考入广州农林学校读书。五四运动期间,他和赖炎光等组织县城青年学生上街00,开展 日货运动。1920年刘琴西出任中坝区长。1921年,他通过刘尔崧介绍,进入广东宣讲员养成所学习,结识了阮啸仙...[详细]
刘永成 刘永成,1952年7月生,廉城南街人。0党员、大学毕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校务部部长,正师级,海军大校。 1968年11月,从廉城上山下乡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八师十六团(今国营晨光农场)工作。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海军南海舰队某部文书、司务长、助理员、主任、军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