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用良 [公元1903年-1986年]

  • 陈用良(1903—1986年),又名运业,紫城镇人。广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紫金县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19年五四运动后,参加革命运动。1926年任紫金县总工会主席。1927年4月,他参加了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于1928年出走马来西亚沙巴洲山打根定居。1934年起在山...[详细]

陈垣 [公元1880年-1971年,中国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 陈垣(1880~1971年),字援庵,曾用名援国,字圆庵,别号圆庵居士。新会县棠下石头村(今属蓬江区)人。5岁随父亲迁居广州。自小在父亲指导下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书。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以廪生身份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未中,回到广州教私塾。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取秀...[详细]

陈子褒 [公元1862年-1922年]

  • 陈子褒(1862-1922),名知孚,号荣衮,又号耐庵,江门外海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光绪三年(1877年)考取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广东举人第五名。他在中举后,潜心学习,准备参加会试。然而,在他中举的第二年,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痛感屡遭外国侵略,丧权辱国;又...[详细]

陈自先

  • 陈自先 陈自先(1888一1933年),字绩宣,原名庆绍,良桐镇良田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读于廉江师范速成讲习所,每试名列前茅,为师友钦佩。继而弃文就武,转考广东陆军速成学校。笃信-,投身辛亥革命,英勇善战,随军攻克高州,进军省垣后,任陆军第二师...[详细]

陈宗南 [公元1886年-1962年]

  • 陈宗南(1886~1962),字伯熙,广州市增城县石滩镇三江白石岭村人。性聪慧,读书过目成诵,曾在增城高等小学堂读书,每试必名列前茅。后入广府中学,光绪三十年(1904)学使案临考试,被录取为秀才。翌年,考入两广留学预备馆,适该馆改组,于是转入唐山矿学堂就读。因成绩优异,于宣统元年(1909...[详细]

崔与之 [宋][公元1158年-1239年,宋朝宰相,南粤先贤]

  • 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少年时即“卓有奇节”,不畏路途遥远,到京师(今杭州)太学就读。南宋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成为广东由太学取士的第一人。授任浔州司法参军。那时,储存谷物备荒的常平仓年久失修,每逢雨季,粮食受潮变质,与之及时修复,受...[详细]

戴德芬 [公元1886年-1976年]

  • 戴德芬 (1886~1976),白花镇水口村人。辛亥革命时在两广高级师范大学堂(今中山大学)毕业。因品学兼优,被校方推荐到广州禺山中学执教,从事教育事业40载,先后被礼聘为海丰中学、河源中学、木余山中学、老隆师范学校、越秀中学、平山中学等校校长。后被广东省文史馆聘为馆员。1928年,约集热心办...[详细]

戴焕其 [公元1882年-1928年]

  • 戴焕其 小名戴煌(1882~1928),高潭镇中洞村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父亲戴梅是清朝贡生,幼时家景殷实,每年可收二、三千担租金,高潭圩开有“昌号”染坊,在海丰有“中兴”副食店,住宅有“百庆楼”、“百祥楼”两座大宅弟。戴焕其早期在外读书,思想活跃,早期接触新思想,信仰孙中山,从外地...[详细]

戴瑞玲 [公元1906年-1928年]

  • 戴瑞玲(1906—1928年),女,紫金县古竹镇人,出身平民家庭。小学毕业后,随父迁广州东沙角居住。后考入执信中学,被选为广州市学生联合会执委兼宣传部长。1926年秋,加入中国0。7月调入0广东区委妇女工作部工作。1927年4月,由于坏人告密,她被国民党广州警备司令部逮捕。后将她释放,派特务跟...[详细]

戴耀田 [公元1903年-1935年]

  • 戴耀田(1903—1935年),紫金县古竹镇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与进步青年黄伯洪、黎伯均等组织宣传队在古竹圩张贴标语,进行演讲,开展 日货运动。1924年春,戴耀田加入中国0。在古竹地区组建农会,并组织起18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同年冬,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任广东...[详细]

邓世昌 [清][公元1849年-1894年,南粤先贤]

  •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州番禺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人。父亲邓焕芬是茶叶商人。少年时期,世昌目睹清政府腐败,逐渐荫发了反侵略的爱国思想。在随父飘泊上海的日子里,又亲眼看到外国兵舰在黄埔江上横冲直撞,胡作非为,更使他感到国家要有强大的海军,才能不受外人欺凌。同...[详细]

邓缵先

  • 邓缵先(1875年-?),号芑州,紫金县蓝塘镇布心村人。13岁中秀才,博学经史,尤工诗词。任过本县议长。民国初年,他赴京参加县政人才考试,派任新疆叶城县县长。任职期间,教民造水车,灌溉农田,促进了边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位十余年,政绩甚丰,民多拥戴。后在回族-中丧生。 邓缵先生前著述甚多,曾在赴...[详细]

丁日昌 [清][公元1823年-1882年,南粤先贤]

  • 丁日昌(1823年—1882年),字禹生,又作雨生,号持静。广东丰顺人。20岁中秀才。初任江西万安、庐陵知县。1861年为曾国藩幕僚,1862年5月被派往广东督办厘务和火器,1864年夏任苏淞太兵备道,次年秋调任两淮盐运使。1867年春升为江苏布政使。1868年任江苏巡抚,1875年9月任福州船...[详细]

杜林芳 [公元1853年-1933年]

  • 杜林芳(1853—1933年),号翰笙,紫金县蓝塘围背村人。19岁中秀才至岁贡,后屡试不第。1911年任县劝学所所长。一生大部分时间致力教育事业,门生遍县。1921年至1923年任紫金县长。1925年,杜林芳与邓纪瑞、甘仿渔在家乡蓝塘创办“紫金县第二高等小学”,并任校长,建起800平方米的3层...[详细]

方献夫 [明][公元1485年-1544年,明朝首辅]

  • (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贤,南海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进士。历吏部员外郎。世宗初,以议大礼称旨,骤进少詹事,恃宠放恣。累迁吏部尚书,入阁辅政。攻者四起,上疏引疾去。卒,谥文襄。献夫撰有西樵遗稿八卷,与周易传义约说(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重大事...[详细]

李曲斋 [公元1916年-1996年]

  • 李曲斋(1916—1996),原名浀,字秋晓,号曲斋,祖籍广东省顺德县人。李曲斋自幼在西关生活习文。1950年初被聘为黄沙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参加基层群众工作,长期从事市、区绿化文化宣传活动。1978年初,担任荔枝湾园林学会顾问,区地名办公室顾问。 他的祖父李文田,是清咸丰年间探花,授职...[详细]

傅晋淮 [公元1901年-1977年]

  • 傅晋淮(1901—1977年),字焕然,紫金县乌石乡大陂村人,生于农民家庭。古竹乐育中学师范班毕业后,在河源县城乐育小学、本乡荷树湾乐育小学任教。后因父亲患“麻疹”病逝世,而弃教学医。1926年春,他在紫城镇伞子行首设“维爱西药房”,接触了刘乃宏等一批县城进步青年,同情和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详细]

冼夫人 [隋][公元512年-602年,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 冼夫人(522—602年),广东南部俚族人(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部落首领,史称谯国夫人 冼夫人是当地少数民族诸部落共同拥护的领袖。她一生致力于民族团结,促使民族交融合作,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当时广南各族人民爱...[详细]

符晓云

  • 符晓云 符晓云,女,1971年12月生,安铺镇人。著名蹼泳运动员。 在安铺镇中心小学读三年级时开始学习游泳。1981~1983年先后多次参加湛江地区和广东省少年体校游泳班培训。1986年9月调广东省蹼泳队。1987年9月参加在江门举行的第六届全运会蹼泳决赛,与队友以6分32秒52的成绩打...[详细]

傅修 [清][公元1739年-1812年]

  •  傅修(1739—1812),号竹漪,清代海阳人。明御史傅天祐之后裔。世居上莆(今潮安县彩塘镇) ,至其父迁徙浮洋。父以做买卖为生,清乾隆四年 (1739年) 在龙溪都(今庵埠)生下傅修。 傅修少年聪敏,读书过目成诵。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以举人身份参加“大挑”,分发山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