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复礼1916年出生于潮安县官塘村。1936年赴南洋谋生,先侨居泰国,1942年旅居越南。在此期问开始学习摄影。作品陆续人选世界各地国际摄影沙龙。1951年联合当地摄影爱好者,组成越南摄影学会,任副会长。1955年定居香港经商,任香港泰华贸易公司总经理,继续摄影艺术创作。1958与影友创立...[详细]
程庚(190O-1926年) 号烈保,英利镇英利圩人。1921年为逃避土豪谋害到香港做长工,1925年参加著名的省港-后,于广州加入中国0。1O月,任-中央农民部农运特派员,南下徐闻、海康,致力于农运工作。1926年2月,任徐闻县党部筹备委员,兼管农运工作;4月,任0海康县党支部委员,9月1...[详细]
陈恭尹(1631-1700),字元孝,晚号独漉。广东顺德人。清初广东名诗人。 其父陈邦彦是明末清初广东抗清斗争的发起人之一,也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宿儒。他自小受父亲的思想影响颇深,并在父亲的指教下攻读诗书,擅长写诗作赋。清顺治四年(1647),他的父亲于战败后被清军俘获并处死,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详细]
陈果(1917—1977年),原名子如,别名陈强、陈棋。紫金县古竹水东村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939年7月,陈果加入中国0,投身抗日战争。1940年春,0紫金县党组织转入秘密活动。他被派回家乡,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发展党组织,建立起古竹水东、河源黄泥金党支部,并任古竹区委书记。1944年春,古...[详细]
成子学,字怀远,号井居,明海阳县隆津都龙湖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考中举人,至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考中进士,初任江西峡江县令,政绩卓著。后来,成子学被提升为两淮监察御史,官至苑马寺卿。 他在任峡江县令时期,留下许多感人事迹。峡江县原来有很多苛捐杂税,成子学到任后对其进行...[详细]
陈乔森(1832—1905年) 原名桂林,字一山,号擎雷山农。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官户部主事,原籍遂溪县钢排村,同治初年迁居雷城东郊。乔森天资聪敏,记性惊人,能诗善赋,学识渊博,少小便有“雷州才子”之称。最擅长书法、绘画、诗词,并独具匠心地将书、画、诗、印融于一体。在京都、羊城名...[详细]
讳传贤,潮安县鳌头乡人。生于民元前四十六年(一八六六),殁于其故乡。其父永锡翁,为新加坡潮侨商界领袖,有声于时。创有永合成布店及万成顺暹郊,系当时有数之商号。……嗣其封翁年迈,新加坡所营之生意,亟需后辈接管,乃命其南来,从此弃学就商,征逐什一,管理先业之商务。彼除接管永合成布店及万成顺暹郊外,...[详细]
陈少白(l869——1934) 陈少白、原名闻韶,号夔石,186年(同治八年七月廿日)出生于江门市郊外海镇南华里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 陈少白六岁人私垫,天资聪敏,勤啻好学,习字、念书、学写诗文均是同窗中的使使者。到少白步人青年时,适产美国教会哈巴牧师来广东开办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详细]
陈仕元 陈仕元,曾用名陈闻、思源等,1931年12月生,平坦镇松屏村人。著名剧作家、0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0年南方大学毕业。历任华南文联研究部干事、广东省文化局剧团辅导组长、广东省文化局创作室专业剧作家、广东粤剧院编剧、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副厅)、广东省粤剧研究中心主...[详细]
陈树人,名韶,又名哲,别号葭外渔子,番禺县明经乡人。自幼喜爱美术,早年师事著名画家居廉。后在香港的《广东日报》、《有所谓报》、《时事画报》任主笔,和当时兴中会的《中国日报》共同鼓吹革命,反对康、梁的君主立宪。1905年,在港会见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190j,自费留学日本京都美术学校。1...[详细]
陈天资又名陈汝学,号石冈。生于明正德年间饶平县宣化都上里(今大埕镇上东村)。明嘉靖十年(1531年)登辛卯科举人,十四年(1535年)登乙未科进士,钦选为户部给事中(正五品)。出任叙州(今四川省宜宾市)知府,二十九年升辽东道监察道员(正四品)。在任时曾上疏请开登州海禁,升山东右布政使。后调任湖...[详细]
与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苏灿、梁坤共称“广东十虎”。 广东十虎之鹰爪王陈铁志[1] 陈铁志又名陈长泰, 一身武功刚猛雄劲,出手疾如闪电,指劲雄浑,坚如铁石,故人称“铁指陈”。陈铁志出身低下,只是莽夫一名,惟利是图,恃强凌弱,深明无权势不富之道,可惜处...[详细]
陈唯实(1913—1974),原名陈英光,又名陈励吾、陈悲吾。1913年出生于潮安县官塘乡。1927年就读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范),1931年毕业后执教于澄海县永新乡小学。1934年赴北平,进北平图书馆自修哲学,一年中读了许多中外哲学书籍,被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所吸引。 1935年到上海...[详细]
陈维扬(1923—1948),化名陈杆,东凤人,自小受家庭和社会进步思想的影响,倾向革命。1941年春,他参加中国0。1946年,他以其父主办的《复兴报》作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担任0潮安县工委主办的《络报》社长兼发行人。 1947年8月初,0潮汕地委宣传部长吴健民在东凤南光书店开...[详细]
陈文玉(570~638),齐康县(今海康县)榜山村人。雷州首任刺史,被尊为“雷祖”。 文玉于南北朝陈太建二年(570年)出生在一个狩猎之家,少时生得貌相超群,明敏而健壮;年长又涉猎书传,具有过人的才智和武功,在“土著”人中享有崇高威望。陈、隋之世,他屡被荐举,都以双亲年老为由拒不出仕。 ...[详细]
陈吾德 (1529—1591) 陈吾德,字懋修,号省斋,外海人。自幼勤奋好学,遍读经史,尤好研读陈白沙理学,并以其为宗。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考取举人。嘉靖四十四年登进士,上京授任行人司行人之职,掌传旨,册封事宜。在任期间奉旨使蜀册封汶川王,祭葬李襄敏,在公务中皆拒绝收受他人送赠;...[详细]
陈献章(1428--1500) 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人,后迁江门的白沙村,故世人多称之为陈白沙。 初受学于吴与弼。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他的著作後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陈献章是岭南最负盛名的理学家和诗人,...[详细]
陈宪章:明代书法家,字公甫,号石斋,新会(今广东省新会县)人。因住白沙里,又号白沙子。著有《白沙集》、《白沙诗教解》等。擅行草书,不墨守成章,能大胆独创。他家贫不能买笔,便就地取材椎茅为笔,称之谓茅龙。茅龙笔质地坚硬,不宜吃墨有如棕麻,但由于他功力深厚,能掌握茅龙的性能,所以运用自如,有拙而愈巧...[详细]
陈旭年(1827-1902年),又名毓宜,清代海阳县上莆都(今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乡人。早年丧父,少时家境贫寒。 贫穷和屈辱使年仅17岁的陈旭年决意出洋谋生。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身无分文的陈旭年冒险躲进开往马来半岛的红头船,只身来到柔佛国(现马来西亚的柔佛州)。起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