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东,又名郑罕、郑天鸿,新丰县马头镇福水村人,1912年10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郑大东从小聪明勤奋,高小毕业后,考入新丰师范学校。1934年10月,到陈济棠部队当兵,后被选调到广州燕塘军校学习。1936年毕业后,回到家乡。1938年,新丰县组建民众抗日自卫团,被聘为小队长、大队军事...[详细]
郑国雄,1935年12月生,广东中山人,195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后任广东省中山县、顺德县土地改革工作队队员、组长。1953年任广东省顺德县区团委书记。1956年1月任中共广东省顺德县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组织部副部长。1966年1月任中共顺德县桂洲公社、杏坛公社党委书记。1970...[详细]
郑锦波同志生平(1915-2015)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军联络战线的忠诚战士、解放军总政治部广州联络局原政治委员、广州军区政治部合群干休所正军职离休干部、老红军郑锦波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0月21日5时42分在广州逝世,享年101岁。 郑锦波同志1915年3月21日出生...[详细]
郑明新(1906-1948),别号燕庭,华城镇人。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六期毕业。1936年任第四十师二六五团中校团副、上校代理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师参谋处长、第五十二军第二师参谋长。1939年6月,任第五十二军一九五师少将师长。1942年7月,任第九集团军参谋长。1...[详细]
郑士超(1755—1808),字卓仁,号贯亭,广东阳山县通儒杨梅坑(今七拱镇)人。祖籍福建,徙居台湾,后迁阳山。清乾隆二十年(1755)八月,生于台湾府淡水。乾隆三十二(1767),随祖父迁大陆广东阳山县。少力学,举乾隆癸卯乡试,乾隆六十年以二甲第三名登进士,授工部主事,后补都水司。两充嘉庆辛酉...[详细]
“神舟五号”副总设计师郑松辉是广东汕头市澄海区人。郑松辉1937年10月生,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任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在飞船的设计阶段,他提出自动测试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减少了劳动强度,并在飞船上首次使用。他还首次将潜...[详细]
郑绮文,出身于粤剧世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在中山文联的红旗剧团与古耳峰、李自由、关文峰、王芝兰等常到农村演宣传戏,任花旦。由于年纪尚小,其母不时随团照料,后回广州参加靓少佳的新世界剧团,并拜著名的粤剧演员郎筠玉为师。在靓少佳、郎筠玉的悉心指导下,艺术上大有进步,很快成为粤剧著名演员。郑绮...[详细]
郑文础(1930~1988),原名郑国梁,原籍广东中山,出身于教师世家。初中尚未毕业,就报考师范学校并被录取。民国38年(1949)1月在广州国立第二侨民师范学校毕业,即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在广州河南开办私立基立小学,先后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1956年响应政府号召,把私立基立小学无偿献给政府,...[详细]
郑选民(1916-1945),又名郑盾、郑公盾,出生于新丰县黄磜镇雪垌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书靠亲属及公尝的资助,1938年夏,毕业于新丰县立初级中学附设高等小学。 郑选民青年时代,正是日军大肆进犯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灾难沉重的年代。他耳濡目染国土沦亡,人民遭殃,立志投奔革命。抗...[详细]
郑益龙,男,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广东省武警总队广州市支队四大队原副政治教导员。 郑益龙勇于担当,敢于牺牲,在生死面前,不顾一切勇救群众,最终英勇献身。他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出一曲舍己救人的感人赞歌。 2013年3月1日下午,陈永标、徐小蓉夫妇和朋友吴志平来到珠江西堤码头游...[详细]
郑一嫂(1775-1844),原姓石,乳名香姑,系广东新会籍疍家女。其前夫姓郑,因排行而俗名郑一,新安(今深圳宝安)疍家人。郑氏夫妻生有两子。 在明末时期,当时就有著名的郑、石、马、徐四姓疍家贼横行珠江口。当代回族作家杨万翔的《海阔疍家强》曾提及一位在18世纪后叶越南内战中起过重大作用的疍家...[详细]
郑远飞(1903-1946)(燕飞),周江镇蓝坑村人。授少将衔。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军团副。北伐后,任广东省保安第二十八大队上校大队长,闽粤赣边区司令部少将高参。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李宏达 (1903~1950)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古鸿烈 (190...[详细]
钟道,生卒年不详,字子宏。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乡试举人。初任山东昌邑教谕。后历升福建邵武府同知、南京户部员外郎、工部郎中等职。为人简易,不事外饰。与人交,峭直无所屈。在任北津关税监督时,曾有内廷中的权势人物,其家倚势偷漏数十船货物的税收,不肯依法纳税。钟道不讲情面,秉公办事,依法课税。同时...[详细]
钟定天(1906-1963),又名鑫盛,字人可,岐岭镇王化村人。中央步兵学校第五期毕业。之后,到国民革命军服役,24岁任营长。抗日战争爆发后,调任陆军中校营长、团长,调驻潮州。广州沦陷后,他在敌后随部乘机袭击日寇的 据点,随后转战于闽粤赣等省。1940年,他任196师团长。钟定天曾设法营救钟靖寰...[详细]
钟健飞(1914~1995),乳名甘常,字达经,桃源镇新东村山下人。 健飞8岁入桃源公学,继读于高陂中学、省立大埔中学、会文国学讲习所。民国24年(1935)夏,他到南京考入军政部所属通信兵团兼办的教导大队,民国26年毕业。他初任准尉通信兵,参与“八·一三”上海战役。他从通信勤务干起,先后担...[详细]
钟毓灵(1897-1969),岐岭镇皇华村人。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造兵科,回国后一直受国民党军队重用,任沈阳兵工厂少将副厂长。1928年调任军政部兵工署专员,1930年任汉阳兵工厂少将厂长,1933年任第一集团军军械处处长。后辞职归家。 同年(公元1897年)出生的名人: 曾志民 (189...[详细]
钟木贤(1846-1922),字国柱,号瑞养,岐岭镇王化村人。17岁为契约华工赴南洋,在夏威夷茂宜岛做苦工,期满后,便独立从事种植业。清光绪四年(1878)与土王血裔玛莉结婚,拥有大量土地,三年后成为忌亚奶一芋园之主。光绪十年(1884)他移居美国檀香山,转为经商,不几年成为巨商,被举为美国檀香...[详细]
钟奇(1870-1923),字正而,号少峰。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1905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返乡创办乐群公学和正始学校。1911年参加光复梅县之役。后组建民军南下攻克潮汕,任中华革命军第四军总司令部军法处长、同盟会紫金分会会长。第二次革命失败后到香港主编《民报》。1915年任广东讨袁第六军总司令...[详细]
钟世谦(1902-1977),周江镇冰坎村人。1928年12月于黄埔军校第七期步兵科毕业后,在陈济棠第一集团军教导队学员大队任少尉助教、中尉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37年7月,调159师任营长,先后参加过“八•一三”淞沪、广西昆仑关、南宁和桂柳等战役。后任副师长、师长,被授少将军衔。1948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