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禅 [公元1904年-1988年]

  • 伍禅,1904年8月31日生,广东海丰人。1956年加入致公党。1926年赴日本留学东京高等师范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回国,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广西南宁第一中学任教,后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沙捞越,在石隆门、古晋等地从事华侨文化教育工作,任石隆门华侨学校校长,《...[详细]

吴沧桑 [公元1906年-1936年]

  • 吴沧桑(1906~1936),名经界,字行,-镇小麻村竹洋人。 沧桑年十五,走潮州依其叔,司广和昌库务。其后广和昌以逋负过多倒闭,其叔稼荪远走南洋,沧桑陷缧绁数月。自后回里养晦,肆力于学,日则闭户攻读,夜则谈经论史,督教诸弟。 民国14年(1925),沧桑只身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卒...[详细]

巫国璋 [公元1902年-1971年]

  • 巫国璋(1902—1971),原籍丰顺县金湖乡下村。其父巫鹤龄是缝衣工人,基督教徒。其母曾春,在揭阳县五经富福音医院从医30多年。父早丧,他自小随母生活。宣统二年(1910)至民国8年(1919)他在五经富念小学、中学;民国9年到揭阳水流埔小学任教。其母病逝后,他于民国11年来到大埔县。 他...[详细]

吴健民 [公元1921年-2015年]

  • 吴健民,1921年3月出生于广东惠来,1936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惠来县委组织部长,普宁县委宣传部长,潮澄饶中心县委书记,汕头地委委员、潮安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农村工作部处长,广东省水产厅副厅长,中共中央中南局计委农林局副局长,中共中央中南局计委委员、局长...[详细]

吴稼秋

  • 吴稼秋(1898~?),名超,家名瞻云,字行,洲瑞镇蒹葭村人。 稼秋幼时就读村塾,后进北埔坝小学,17岁考入潮州金山中学。卒业后,他任培兰公学教员、校长,-中学教员;后往印尼苏门答腊任美仑三育学校校长兼《苏岛日报》特约记者。值孙中山在广州召开党代表大会,其为文论列,颇负时誉,致不容于居留地政...[详细]

吴介民 [公元1922年-2008年]

  • 吴介民同志生平(1922-200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政协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秘书长吴介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月5日21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吴介民同志,广东增城人。学生时代接受进步思想,1938年参加革命,同...[详细]

伍觉天 [公元1910年-2007年]

  • 伍觉天,广东海丰人。1910年9月生。1926年在沙捞越读书。1928年后,在沙捞越金矿区、金矿公司当学徒,后任技术员、工程师。1934年从马来西亚移居香港。1935年后,任成都新新印刷厂印务主任,四川省建设厅技正,重庆华懋公司襄理。1939年后任康宁公司工程师、副经理,蜀和公司副经理,川盐银行...[详细]

吴克清 [公元1916年-2007年]

  • 吴克清(1916-2007),祖籍五华,出生于广西平南县。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系毕业。1945年后,历任《柳州日报》总、《广西日报》副总、西南专科学校副教授、泰国曼谷《商报》社副社长。同年7月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加影中学、中华女中任教。1950年后先后调任民盟南宁市专职主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详细]

吴履和 [清][公元1699年-1783年]

  • 吴履和(1699—1783),湖寮古城人。廪生,乾隆十八年(1753)癸酉科以礼记中广东第七十二名举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恩科三甲进士。归班铨选,曾任山西省曲阳县知县。同年(公元1699年)出生的名人: 曹庭栋 (1699~1785) 浙江省嘉兴嘉善县 林枝春 (169...[详细]

吴妙胜 [公元1940年-2004年]

  • 吴妙胜(1940-2004),转水镇蛇塘村人。1958年考入天津大学。1963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轻工业部钟表科学研究所工作。后被评为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担任博士生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仪表协会元件学会理事、陕西省轻工业会钟表学会理事、陕西省仪器学会工艺学组委员、中国钟表专家...[详细]

吴师光 [公元1914年-2014年]

  • 吴师光,曾用名吴澄民、吴英、大陈、老郭等,男,汉族,1914年10月生。广东潮阳人,1929年春到暹罗(今泰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泰国曼谷参加各侨校的反日反蒋宣传活动;1933年初回国,1935年广东汕头海滨师范毕业,参加推行拉丁化新文字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6年8月潮州培英小学任教...[详细]

吴思立 [明]

  • 吴思立(生卒年不详),字叔礼,福建省南平县(市)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以选贡任大埔县知县。在任4年,尚德体民。有关民生利害,尽力兴革;凡县城、县署、学舍、仓库、社坛,有所颓圮,尽行修复。又念大埔自开县以来尚无地方志书,为使后人能追往而开来,遂倡撰《大埔县志》,与教谕(学官)陈尧道、训导...[详细]

吴秀峰 [公元1898年-1993年]

  • 吴秀峰(1898-1993),增城市新塘镇官道村人。1919年公费赴法勤工俭学,是我国最早的一批留法学生之一。在巴黎大学及巴黎外交学院攻读法学,1927年获法学博士衔。1924年在巴黎加入中国国民党。1928年受聘“国际联盟”。翌年,随国际联盟访问团回国,为促使国际联盟断绝与北洋政府的关系...[详细]

吴耀南 [公元1915年-1996年]

  • 吴耀南(1915—1996),1915年出生于白鹤洞。1939年起在白鹤洞、梯云路、芳村等地从业中医。1958年6月在广州市郊区联合诊所任中医师。1966年6月起在芳村卫生院任中医师。1979年4月,广州市革命委员会授予他“名老中医”称号。1980年4月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1988年1月晋升为副...[详细]

吴与言 [明]

  • 吴与言(生卒年不详),字志默,湖寮镇人。父大宾,以岁贡任宁国府教授。与言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乡试中举人,四十四年中进士,授汉阳府推官,主管一府刑狱。任职期间,鞫断冤狱,终以执法不阿,与当权者不合而受排挤,调任杭州府同知。三年后,提升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不久,父死而归家服丧。万历二年(157...[详细]

萧翱材 [清]

  • 萧翱材,字匪棘,号右溪。百侯人。顺治八年(辛卯,1651)举人,十五年(戊戌,1658)进士。康熙元年知巴陵县。时值西山用兵,巴陵为往来孔道。徭役既繁,征输尤急。前令宋象贤已以是罣误,翱材继其任,不忍以是病民,尝作《催科》、《劝垦》二诗冀闻于当道。已作是二诗,上官不喜之。谓其躭癖诗文废事,劾罢,...[详细]

肖光 [公元1917年-2014年]

  • 肖光,原名肖锡禄,男,汉族,1917年4月生,广东大埔人。1929年5月参加红军,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历任红一方面军三纵司令部、总前委勤务员、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师部、红四军十二师师部、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员、青年干事、新兵连政治指导员。1934年1月历任中央军委机要科译电员...[详细]

萧冠英 [公元1892年-1945年]

  • 萧冠英(1892~1945),字菊魂,百侯镇帽山村人。8岁随表叔赴新加坡学做生意,常积小钱购书,勤奋自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表叔资送其回国就读,考入黄埔陆军学校。因受孙中山反清革命思想影响,加入同盟会,秘密从事爱国反清革命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详细]

萧宸捷 [清]

  • 萧宸捷,字俞聘,号筠洲,百侯人。父翽材,号鸣西,邑诸生。治家有法,和睦邻里,年八十卒。宸捷幼聪颖,出语惊其长老,伯父翱材深异之。为诸生学使试辄冠军。而数奇,棘闱不遇,友教四方。承其指授者多得雋以去。五十一始始于康熙五十年举乡试第二,五十七年成进士,时年已望六矣。改庶吉士。百侯之入翰林者自宸捷始。...[详细]

萧捷明 [公元1931年-1997年]

  • 萧捷明(1931~1997),百侯镇侯北村人,中共党员。 民国38年(1949)4月,捷明参加工作。1953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体育系专科,8月到武汉体育学院任教。1956年12月,在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57年1月在沈阳体育学院工作,1960年升为讲师,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