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明, 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教授。1961年10月生于广东揭阳,籍贯广东揭阳。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198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作访问学者。现任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详细]
陈行范:唐朝初期泷州人(今广东罗定市),“春、泷等州獠首领”,是当地僚族酋长。任泷州刺史、澄州刺史等。 开元十六年时,岭南地区爆发了空前的大叛乱,这次叛军的领袖是泷州(罗定)的刺史陈行范。泷州是广东西部地区,而在有的史书上陈行范又被写作了“泷州蛮”,因此也许他是当地的土官也不一定。和他一起叛...[详细]
陈新滋, 有机化学家 1950年10月30日生于广东台山。1975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化学系。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讲座教授,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院长。曾先后任美国Monsanto公司高级研究专家、台湾大学访问专家、中兴大学访问教授...[详细]
陈宜禧(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详细]
陈运泰(1940.8.10-) 原籍广东潮阳,生于福建厦门。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0年8月10日生于福建厦门,4岁启蒙,先后就读于大同小学、侨师附小、粤侨小学、大同中学,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58年该系一分为四,分在地球物理系...[详细]
陈章:(1902~1948年),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 字戎光,罗定县围底区杨村人。 曾入广东省立第八中学。1921年考入福建军官学校炮兵科,后毕业于广东讲武堂。 1923年后在陈济棠部下历任连、营长,第五十九师第二三五团团长。1931年5月调第二师第二团团长,7月改任第一集团军独立第二旅...[详细]
陈志杰(1963.1.18- )空管技术专家。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现任空军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担任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航电空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空管专家。获军事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空中管制技术研究,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项目,...[详细]
陈仲民,英文名朱利叶斯·陈,祖籍广东省台山市。上世纪80年代初出任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总理,是该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华裔总理,也是旅外台山籍华人第一位国家总理。上世纪90年代,陈仲民连任总理,被誉为该国的“政治明星”,颇受该国人民的爱戴 陈仲民的父亲陈柏来到巴新以后,做零售生意,在第二...[详细]
陈灏珠(1924.11.06- )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县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详细]
邓景发,物理化学家 1933年8月4日生于上海,籍贯广东番禺。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59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5月12日逝世。 曾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在国内首先研制成电解银催化剂,并用于-制-的工业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行设计、组装了...[详细]
邓锡铭,邓锡铭(1930.10.29-1997.12.20),光学、激光专家。广东东菀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六十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开拓激光科技新领域,组织并参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详细]
邓荫南(1846~1923),名松盛,字荫南、有相。广东开平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早年赴檀香山经营农场,后又开办糖厂。由于经营得法,成为当地著名富商。 光绪二十年(1894),孙中山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邓荫南被选为8 个值理之一。他曾对孙中山说:“我生平喜猎, 法甚准,能以身后...[详细]
禤全光——无产阶级革命家、农-动家 1927年,禤全光在澳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他奉命返回故乡恩平圣堂镇,以圣堂镇的长安村、水松塘村、塘皋村为革0据地,组织农民革命军,进行革命武装-。要推翻国民党 派在恩平的统治。9月在农民革命军攻打恩城县府的战斗中失败,他被国民党追捕,被逼...[详细]
冼鼎昌(1935~),冼村七朵云之一冼翰云的后人。199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成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6年冼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进入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1959年~1961年在前苏联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核物理,期间创立一种计算反应过程终态有多个粒子产生时的相对论不变相空间方...[详细]
丁惠康 (清末四公子之一) 丁惠康(1868—1909),清末藏书家。字叔雅,号惺庵,广东丰顺县汤坑镇金屋围人,福建巡抚、藏书大家丁日昌之子。“持静斋”所藏之书,他尽发所藏书读之,悉数被其继承。与谭嗣同、吴保初、陈三立并称“岭南四公子”。 20岁赴京读书,结交名流谭嗣同等,忧国伤时,...[详细]
丁颖(1888~1964),字竹铭,别名君颖,广东高州人。 丁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期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目睹农民受压迫剥削的痛苦,激发其学农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的理想。 清宣统二年(1910年),丁考入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就读。民国2年(1913年),考取日本公费留学...[详细]
方寿林1934年出生于恩平市牛江镇梨园沙安村一户贫穷农家。其父母早年在香港谋生,抗战时期日军入侵香港,为避战乱和谋生计,父母留下寿林的哥哥在香港便回家乡,以晨耕和做些小买卖为活。恩平在1943年发生了大饥荒,霍乱、痢疾流行,其父在这场大灾难中不幸逝世,遣下母子二人在家乡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的生活...[详细]
芳艳芬原名周东仕,又名梁燕芳,1922年出生于恩平县东成南坑珑村的一个农家。3岁时,她的父亲周瑞强因家境困难,把她送给邻乡歇马村梁簪姑抚养。梁簪姑是清代咸丰进士、台(湾)澎(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梁元桂之孙女。她承祖父余荫、丰衣足食。簪姑喜爱束仕聪明活泼,以亲生女儿相待,把周束仕易名梁燕芳。 ...[详细]
范海福, 晶体学家 1933年8月15日生于广东广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世纪60年代主持测定在我国发现的天然氨基酸—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