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斯迪,女,汉族,1982年2月生,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广州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 “丈夫倒下了,我就要撑起这个家。”2006年蔡斯迪丈夫因公身负重伤,她毅然辞去工作,包下家里大小事,夜以继日精心照料丈夫,仅熬的中药就有1400多包。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丈夫重返工作岗位,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详细]
蔡哲夫,(1879-1941),原名守,一作有守,字成城,号寒琼、寒翁、寒道人、茶丘残客、折芙。斋堂为茶丘、寒庐、有奇堂、味雪庵、砖镜斋、二条一廛、寒琼水榭、茶四妙亭。 广东顺德龙江乡人。早年加入南社,襄助黄节和邓实主办《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与王秋湄、潘达微合编《天荒画报》。工诗...[详细]
曹集(1906~1973),广东省台山县人。出身于华侨工人家庭,原姓余,有兄妹5人,他排行第五,因家贫,父母把他卖给那章村曹翔富为养子,改名为曹集。民国16(1927)年,因在美国做工(洗衣)的养父年老不能干重活,为了家中生计,他踏着养父的足迹出洋谋生。民国20年,曹集赴美后,先在美轮渡,继在纽...[详细]
曹朗初(1893—1948),长治乡蓝田村人。父亲在清末到江西贩 ,略有资财,娶江西人徐金莲为妻,生三男二女,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最初,曹氏父子在南昌城北街开设一家布店,用自己特有的配方,将洋纱加工后,染成黑布,取名“广东青布”。因为不褪色,又不起毛,他又采取每购“广东青布”一尺,赠送印有广益昌...[详细]
曹铁城(1906~1999),又名曹有光,家名曹福基,长治镇蓝田村人。高小毕业后,其父要他经商,但铁城毫无兴趣,毅然投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毕业后,历任国民政府陆军连长、营长、团长,中央军校第二分校上校副总队长,军事委员会西南区校阅委员等职务。 民国30年(1941),铁城调任国民政府陆军军...[详细]
陈铿,1962年生,198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8年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结业,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研究生课程结业。任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详细]
陈槃(1905-1999),字槃庵,号涧庄,河东镇平东村人。1925年毕业于梅县省立第五中学(今梅州中学),后考入广东大学。初从事研究中国文学,受业于词学大师陈询和诗文名家古直。1927年后,追随傅斯年学习古代文学史、史记研究等科目,深得赏识,招收为研究生,后又师从顾颉刚学习上古史、春秋研究等科...[详细]
陈达明,原名梁瑞琨,男,1919年出生,广东珠海市金鼎区人。曾入读中山县翠亨村中山纪念中学,后入读迁往香港的广州大学经济系。在香港组织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香港学生赈济会党团书记,后任中共香港市委委员。1941年12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政...[详细]
陈恩,1921年出生于广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35年就与同学组织读书会。一二九运动爆发后,陈参加了广州的声援活动。1936年初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大附中参加了地下党组织的“中国青年同盟”。1937年8月正式入党,任中国青年抗日同盟中青部书记。1942年作隐蔽的地下工作。1949年回广州筹办成立青...[详细]
陈鲠斧(1892~1969),男,汉族,别号亮安,文化程度大学,广东省南海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陈鲠斧出身于工商业家庭。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2年(1913)在美国读书。民国3~18年在香港先后任大成制纸厂厂长和广利洋行经理。民国19~20年在上海国丰行任经理,民国21年起在广州...[详细]
陈干臣(1896~1958),广东南海县人。原在今北京街辖地居住。少年时曾在私塾熟读四书五经。成年后,在陈李济药厂当掌柜。民国21年(1932),广州电专学校广播电台招考讲古(故事)员,36岁的陈干臣应征获选。他擅讲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以音色浑厚、词藻典雅、感情真挚动人而备受欢迎,其代表作有《杨...[详细]
陈国凯(1938-2014),安流镇半径村人。中共党员,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初中尚未毕业的陈国凯因家庭成分被迫辍学离开家乡,到广州氮肥厂当工人、宣传干事等,开始写作。陈国凯在广州氮肥厂工作之余,不断...[详细]
陈纪(1254—1345),字景元,号淡轩,一号陵交,东莞(今属广东)人。南宋末年诗人、词人。代表作《贺新郎·听琵琶》、《满江红·重九登增江凤台望崔清献故居》等。有《越吟斐稿》传于时,又有《秋江钦乃集》,均已佚。《全宋词》录其词七首,《全宋诗》录其诗二十六首。...[详细]
陈坚,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广东兴宁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1978年9月至1982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系非金属材料科学及工程专业学习;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国营128厂(华阳电工厂)技术员、助理工...[详细]
陈家震,1919年10月生于广东省兴宁县,1937年6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广东梅县县立中学党支部书记、梅县学生党总支委员、梅县学生抗敌同志第五届理事、中共梅县中心县委学委书记、中共兴宁中心区委青年部长、兴宁县工委青年部长等职。后转入云南工作,历任昆明市工委委...[详细]
陈景文(1916-2004),原名训言,横陂镇联长村人。1936年,辗转到潮州、兴宁当印刷学徒工、排字技工。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后,他先后任中共五华县工委委员、第三区工委书记。1945年后,任中共连(平)和(平)县工委书记。1946年4月被派赴香港任《华商报》印刷厂主任兼党...[详细]
陈克,籍贯广东顺德,1919年1月出生,1937年3月参加革命,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江西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革委会副主任。(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3年5月2日在广东顺德市逝世,享年95岁。...[详细]
陈克宁(1912~1980),原名光北,西河镇上黄砂村人。他幼年在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厦门集美学校,毕业后曾赴德国、法国留学。得其父资助,婚后又赴日本留学,改名克宁。他广习外文,通晓英、日、法等国文字。 抗日战争爆发后,克宁从日本回国到四川重庆军校受训,结业后留校任教官。后历任冀热辽边区司令...[详细]
陈可奇(生卒年待考),茶阳梅林人。附生,乾隆九年(甲子,1744)甲子科乡试,以书经(一说以诗经)中广东第四十七名举人。次年连捷中乙丑科三甲进士。初任四川三台县知县。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改任肇庆府儒学教授;乾隆三十一年(丙戌,1766)调任直隶南雄州儒学教授。...[详细]